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37)
几乎每年都有从乡下转来的孩子,有的说是读了几年书,可是一上课很多都不会,跟不上进度,这也是因为乡下教育资源滞后的原因造成的。
部队的子弟学校虽然也挨着村子,但和一般的乡镇小学并不一样,身后有部队背书,教育资源和城区比也不差什么,有时候可以说比城区更好,比如物资。
像顾想他们这样的部队小孩是不需要交学费的,报名就真的只是报名而已。
顾衡对孩子们的成绩不清楚,看向苏昭昭。
“上一期顾念考了两个一百分,顾想也考了九十分以上。”
一听孩子成绩这么好,郑老师眼睛都亮了。
“那太好了。”没有老师不喜欢成绩好的孩子。
顾想顾念被夸得有些害羞,周小军在一旁挤眉弄眼的对着他们做鬼脸。
郑老师转过头看他,“周小军,你要像顾想顾念同学学习啊!一天天的可别光顾着玩。”
周小军乖乖的站好,“郑老师我知道啦!”
报完名,郑老师就发了新的课本,并让孩子们明天早上八点半之前到学校。
“最好是提前十分钟到校。”郑老师对顾想顾念道。
兄妹俩抱着书点头。
从学校出来,顾衡看看时间还早,“一起去市场吧,应该能把你们送回去。”
于是又去了市场,周小军跟在一起,他本来想跑的,被苏昭昭给抓住了,王大姐把人递她手里,她就得把人还人家手里面去。
买肉的摊位前果然排了一长溜儿的人,买到肉的喜气洋洋,排在后面的踮着脚尖往前看,就怕轮到自己没有了。
苏昭昭还是想买点儿肉,“小想你排在后面,碰碰运气。”
顾想点头,站在队伍的最后面。
苏昭昭则开始买其他的东西,豆腐是肯定要买的,卖豆腐的摊子上竟然也排着队?
那她上次下午还能买到豆腐是捡了漏了?
幸好人不多,苏昭昭又打发了闺女,给了钱给她,让她排到了买两块儿。
现在还没人用蔬菜大棚种菜,菜摊上的菜都是应季的,种类不多,但也不算少,苏昭昭买了好几样,把菜篮子装得满满当当。
菜篮子被顾衡提在手里,苏昭昭选菜的时候递给他的,就一直被他提着了。
“这是你说的砂锅吧?”顾衡指着盖着盖子比碗大一圈泥巴色的锅道。
苏昭昭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没错!就是它!”
她上次来怎么没看到呢?还是说没注意?
买的时候才知道——“昨天才到的货。”
营业员觉得不好卖,这附近住的都是部队的人,谁家还买不起铁锅铝锅呀!
谁还用陶土制的锅?
废柴不说,还容易烂。
苏昭昭成了第一个买砂锅的顾客。
她不止买了砂锅,还买了一个泡菜坛子。
吃粥最好还是得配泡菜,泡菜简直是最佳搭档,还能做菜做汤。
后面得把泡菜也腌起来。
幸好穿之前她跟某音学会了。
顾念买到了豆腐,苏昭昭再到肉摊时,竟然已经快排到顾想了,下一个就是他。
割肉师傅的手速很快,一刀下去就是一小溜儿,半斤一斤都在他手上,不用下第二刀,难怪这么快就到顾想。
第32章 学习
“要多少?”师傅头也不抬的问。
苏昭昭和自己儿砸换了位置,“两斤。”
师傅看了她一眼,“一斤吧,没多少了,后面还有人排着呢,也给别人留点儿。”
后面的人也在闹,“就是,买什么两斤啊,这个天儿又不经放,买两斤吃得完吗?”
“人人都像你这样买,咱们还吃什么呀?”
“给我们留点儿吧,我都说好今天给孩子做肉的,孩子们都想了好几天了。”
得,拿钱买肉还要被人劝退,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买了十斤呢。
“行,一斤就一斤吧。”为了后面的妈妈能给孩子做肉吃,反正顾衡说了要去食堂打肉菜。
肉案也没有能让她挑的肉了,像是什么猪脚板油这类的好东西,早就被人给买走了。
这年头肥的比瘦的受欢迎,瘦肉没油,是大家最后的选择,所以,像他们这些排到后面的,就只剩下一些前夹肉和一些不好的泡渣滓肉了。
苏昭昭要了一斤前夹肉,前夹肉只有带皮的地方有点儿肥的,割下来怕是只得二两,剩下的八两都是瘦肉。
家里还是第一次买这么多肉,顾想把肉提在手里,兄妹俩走一会儿就要看一看,生怕不小心掉了。
顾衡急着去部队,步子走的很快,苏昭昭都跟不上。
“我先把东西送回去,你们慢慢回。”
苏昭昭手里抱着新买的砂锅点头,看着他一手抱着坛子,一手提着篮子在前面健步如飞。
等他们到家,顾衡已经走了很久了。
接了水,把泡菜坛子和砂锅泡一泡,肉也得用盐腌一下,怕天气热到了下午就变味儿。
顾想顾念在房间的看新发的课本。
虚掩着的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是王春花。
苏昭昭刚想招呼,就见周小军抢先一步钻了进来,怀里还抱着课本,“苏婶婶好!”
一边往屋里跑一边问苏昭昭好。
“跑啥呢跑?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就该写不完作业让老师罚!”王春花手里端着两个大碗,空不出手来,对着窗户喊:“小想小念,你俩可别帮他。”
苏昭昭连忙去接碗。
“这是我自己做的酱,做菜炖肉放点儿味儿可好了,这一碗里是咸菜,你也拿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