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86)

作者:燕三月 阅读记录

“行呀,那我待会儿去找他们帮帮忙。谢谢科长!”价格能便宜些当然更好。她近期不打算去城里,这个礼拜日要上班,也没空去。

谢科长摆了摆手,端着茶杯慢悠悠的走了。

小唐凑过来,“苏姐,你以后是不是打算让你闺女进文工团啊?”

苏昭昭笑了笑,“现在说这个还太早,她还小呢。”

“八九岁还是十岁了?其实也不小了,等她十四五岁,就让她爸安排到文工团去呗,这么一算,其实也没几年了。”

还十四五岁就进文工团,她干啥让自己闺女这么小就进文工团?

“部队征兵有年龄限制的,十四五还没成年呢。”

“这有啥?凭着顾团长的级别,直接办个特招就行了呀!”

苏昭昭摇头,“这可不行,得按规定来,咱们可不搞特殊。”

小唐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啊,怎么就想着走后门呢?

第74章 手风琴

苏昭昭本来打算下班前去趟办公室找两位采购聊聊的,没想到陆浩然自己到前面来了。

“苏姐,听科长说你要买手风琴是不是?”

“对呀,我正想着待会儿进去找你们帮帮忙呢。”

陆浩然咧嘴一笑,“客气啥呀,一句话的事儿,我明天刚好要去一趟城里,到时候给你带回来就是了,对了,苏姐,你想要什么价位的?”

“我对手风琴不怎么了解。”

苏昭昭以前看影视剧看小说,只知道手风琴在这个年月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是西洋乐器却做到了广泛普及,想来价格应该不会特别的贵。

要是价格特别高,在困难时期,流行不起来。

陆浩然是采购,家庭条件也不错,见多识广,便和苏昭昭说:“手风琴是西洋乐器,你要是买进口的价格肯定贵,而且也比较难买,主要是货少,但咱们海城前几年办了个手风琴厂,价格上就便宜很多,两三百就能买到,就看苏姐你要进口的还是咱们自己产的。”

“国产,当然要国产的。”不管啥时候咱都不能忘记支持国产!

“那成,那我明天给你带回来,买来给孩子学的,咱们也不要太贵的,能便宜点儿就便宜点儿。”

苏昭昭身上没带钱和票,说好明天一早过来给他。

陆浩然道:“不急,咱们走社里的采购单,由财务结账,到时候货回来了,再把钱结给财务也是一样的。”

小唐咋舌,“手风琴这么贵呀!比自行车手表都贵。”

“那当然了,这可是西洋乐器,要是学民乐就便宜些,一把笛子才多少钱?几块钱就能买到。”

苏昭昭点头,的确不便宜,顾衡工资高,家里负担得起。

“妈妈,你中午是不是去学校了?”放学一到家,顾念便跑到厨房来问。

“对呀。”苏昭昭拎着大铁壶的手柄,把里面的开水往暖水瓶里倒,“你们郑老师和你说了?”

顾念点头,“郑老师让我跟着她学手风琴,说妈妈找过她了,你们已经谈好了,还说国庆学校要准备合唱节目,让我领唱,妈妈已经同意了,郑老师在班里还挑选了几位同学,让他们回家通知家长,说演出服装要自己准备,要是家长不愿意,就去学校找她。”

小嘴叭叭的,可开心了,“哥哥也被选中了,还有小军,小军还说呢,说王婶婶才给他做了新衣服,她肯定不愿意再花钱给他买演出服装,他要背带裤王婶婶就没给他做。”

苏昭昭放下壶,“那小军可能想错了,在国庆演出上露脸的事儿,你们王婶婶肯定会同意。”

话音才落,隔壁院子便响起一阵欢呼声,周小军在院子里吼,“顾想顾念,咱们从明天开始一起排练。”

学校把排练时间安排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从明天开始孩子们回家就要晚一个小时。

苏昭昭没把买手风琴的事给孩子说,打算等买回来后再给她一个惊喜。

坛子里的泡菜泡好了,晚上简单的熬了个红薯粥,就着泡菜吃了,简简单单的一餐。

吃完饭苏昭昭把之前买的毛线拿了出来,坐在摇椅上尝试着织织试试看。

顾念小手撑着下巴在旁边看,“妈妈,你要给我们织毛衣吗?”

苏昭昭低头排针,“我先试试能不能织出来。”

“妈妈肯定行!”当闺女的对妈妈很有信心。

“我也觉得我能行。”

这句话说出来没多久就打脸了,苏昭昭漏针了。

“妈妈,这里有个孔。”

“我看到了。”苏昭昭面不改色,拆了重新来,“针排少了,你站起来我量一量你的尺寸。”

顾念乖乖站起,让妈妈用手在她脖子上比划。

一个小时后,苏昭昭终于织出来一个浅浅的领口。

看着自己手里的半成品,满意得不得了,“也不是很难嘛。”

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赶紧打发两个孩子去睡觉,苏昭昭去洗漱。

偷偷摸摸的从碗柜里拿出半碗羊奶,用干净的毛巾布打湿了往脸上敷。

幸好顾衡不在家,要是被他看到了,肯定要说她糟蹋粮食。

这年头羊奶也算口粮啊。

为了白回来,她也是拼了。

……

苏家村。

在地里干活的村民刚抬起头,就看到远处驶来了一辆军绿色的卡车,村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赶紧揉了揉眼睛。

“嘿!你们瞧那是啥?我不是眼花了吧?”

他这么一喊,好些个佝着背在地里忙后的人都站直了腰,手杵着锄头,眯着眼睛往他指的方向看。

有点儿见识的村民立马认了出来,“是卡车!我的天,咱们村里来卡车了!不会是那个大领导下乡视察来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