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91)
“我本来还想着让我家老杨弄张票买一台,家里孩子多,这衣服鞋子做得就多,有台缝纫机能方便些。一看价格,我再也不敢想了,太贵了!”
杨参谋是副团级干部,拿十六级工资,一个月也有一百一十三块钱,在这个普遍二三十工资的年代,工资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但架不住他家孩子多,儿子大了要娶媳妇,闺女大了要嫁人,再加上老家的爹娘、兄弟姊妹家家要帮衬,这么一来,手里的钱就得紧巴着用,虽不至于过得困难,但是遇着价格上百的大件物品,也只敢想一想,舍不得这么花费。
“我要是有个班上就好了,攒几个月的工资也能买台缝纫机。”
一说起上班,她又聊到之前的事,“年后招待所缺人,给安排了个岗位,我本来想去的,老杨没让,把岗位让给别人了,那家人家里比较困难,男人是个连长,家里也是一堆的孩子,老家在山沟沟里,比我们老家那边还穷,我一想人家比咱还需要工作,干脆就让出去了。”
像刘桂兰这样发扬风格把工作让的军属不止她一个,一般都是团级干部的家属,团级干部待遇高,家里也不缺这点儿,便把工作让给手底下家庭负担重的军属。
当然,这也得看军属干不干得了,要求高的岗位,还得得看能力。
像这种能让给别人的工作,一般都是体力劳动。
苏昭昭进供销社前发生的事儿,极个别军属听说后还是有意见的,私底下嘀咕她,嫌她没发扬风格,一个正团级家属和连级营级的家属争岗位。
苏昭昭不知道这些嘀咕她的话,就算知道也不在乎。
刘桂兰道:“下次我再也不让了,肚子里的这个一生下来,每月的开销又得加。”
赵素芬织着毛衣,“等生完再说呗,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来咱们托儿所,孩子还能带来所里自己看着。”
刘桂兰不是很想去托儿所,家里那么多孩子叽叽喳喳的就够她受的了,找个工作还是伺候孩子。
她把目光看向裁缝铺,“要是裁缝铺招人我一定去。”还能学缝纫机。
苏昭昭:“……裁缝铺好像是想招个学徒工。”
刘桂兰把手里的活儿停了下来,“真的?啥时候的事儿?”
“我也说不准,之前就听了那么一耳朵,最近几天也没听到消息,也不知道还招不招。老师傅毕竟年纪大了,早晚肯定是要招人的。”
刘桂兰:“我让我家老杨问问。”
苏昭昭看了看她的肚子,“你怀着孕呢,能行吗?”
刘桂兰挺了挺肚子,“这有啥不行的?在裁缝铺多轻松啊!我生前面几个的时候生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在咱们乡下,把孩子生在地里的都有。这次我家老杨要是再让我让,我可不让了!”
苏昭昭没再说什么行不行的话了,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这个年代的女同志,这是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时代。
总之一句话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没过两天,苏昭昭就看到刘桂兰来人事关系科办手续了。
办完手续过来找苏昭昭说话,“晚上别做饭了,我请你去食堂吃,带上孩子咱们下馆子去!”
刘桂兰感谢苏昭昭提前给了她消息,要是晚一点儿,这个岗位肯定就没了,被供销社内部消化了。
小唐好奇,“为啥请苏姐吃饭?”
刘桂兰和苏昭昭对视了一眼,都没说实话,“咱们以后都是供销社的同事了嘛,吃饭庆祝庆祝,对了,小唐也一起来呀。”
小唐摇了摇头,“我下了班还有事儿呢。”
刘桂兰就这么的在裁缝铺上起了班,老裁缝对她还挺满意,虽然年纪大了点儿,还大着肚子,但胜在胆大心细,手脚麻利,缝纫机敢上手,不像别的小姑娘让她碰她都不敢碰,家里有底子,胆子都要大些。
供销社里一下子进了两位团级干部的家属,胡副主任还找刘主任聊了聊,觉得这是请了两尊大佛。
“这怎么能是请了两尊大佛呢?胡主任啊,你这思想要不得啊!”
第79章 粮食拉回来了
刘主任语重心长,特别的情真意切,“咱们的供销社开在部队安置区,就该担起军属工作安置的担子嘛!”
“你不能因为她们爱人职位高,就排斥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供销社不想让安置军属呢。”
胡副主任沉着脸,“我可没这个意思,我是怕她们会仗着她们爱人的势,不好好工作,到时候咱们反而还不好管理。”
刘主任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水,撇了他一眼,放下水杯又道:“怎么会不好管理呢?你看看人家小苏同志,爱人还是正团级干部呢,人家上班不是上得好好的吗。上周日人家还一个人值班了,让其他同志先休息。她要是仗势欺人,她自个儿就休了。”
“老胡啊!你得改改你的思想了,她们来了供销社就是咱们供销社的同志,和咱们其他同志一样,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军民一家亲,都是亲人,这可都是首长说过的话,你可不能把这话忘了,弄出阶级问题来。”
胡副主任憋了一肚子气离开了办公室,下班回到家,他媳妇一上来就问他,“我咋听闺女说,裁缝铺已经招好人了。”
胡副主任把公文包往他媳妇怀里一塞,“安置了个军属。”
“咋又是军属,不是说好让我表侄女去吗?我还想让她赶紧坐火车过来呢。”售货员做不了,裁缝铺总行吧。
“别想了,部队安置了个副团级干部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