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绑定内卷系统,我在年代嘎嘎建厂(135)

作者: 鱼鱼酱耶 阅读记录

人们总是对第一次记忆犹新。

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学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去陌生的城市,第一次获奖,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谈恋爱...

“走吧,该下去了。”

爬了一下午,肚子里早已空落落的,又渴又饿,得去吃点东西。

路过邮局的时候,良甜借了电话,打给了秀山村。

秀山村的小卖部是接了电话线的,只是常年很少用的到。所以在等待接听的过程,也浪费了不少钱。

但此时的钱是小钱,他们要着眼于赚大钱。

供销社那边,需要杜主任来通知。

要抓紧向省城申请,在镇安县建立香包厂。

依照良甜的说法,叫香包厂有点俗气。因为往后他们不仅要卖香包,任何服饰或者能够宣传文化的物品,都能卖出去。

可太文艺的名字,老百姓不买账。

无可奈何,良甜就接受了这土里土气却直抒胸臆的厂名。

“对,你去找隔壁粮站的,跟他们说我有事找他们!让他们待会,嗯,大概一个小时后给我打个电话!”

这么大的事,杜主任肯定不会直接跟供销社的说。跟那些不成器的东西说,还不如跟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聊。

至少处理大事这方面,找他们准没错。

但想来想去,还是粮站那厮跟他算是有点情义。说起来有些凄惨,这么些年,就没有交几个朋友!

虽说官场上没有知心朋友,但好歹也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不然出点啥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走吧,先去吃饭!”

依旧是国营饭店,杜主任十分大气地点了两盘子肉饺,还另外要了一盘子麻辣肉片。

一大盘饺子能有30个,每个个头都很大,所以良甜直接在吃之前就拨给杜主任一半。

“哎哟,你这丫头怎么吃这么少!那你待会多吃点肉片,吃得多脑子就好使,懂不?”

良甜:“...”怎么说呢,她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言论。

吃的越多,脑子越好使?

这话三岁小孩都不信吧!

吃完饭便往邮局走,刚走到一半,就看到邮局的人跑来,通知他县城来电话了。

这事良甜已经跟杜主任说的很明白了,他跟粮站的主任阐述一遍就行。索性良甜自个儿到处逛街去了。

七八十年代的街,真没什么逛的。

吃啥,啥没有。看啥,啥没意思。

也就看个情怀了。

此时,镇安县。

粮站宋主任挂掉电话,半晌没移动。他旁边的职工忍不住问:“主任?谁的电话啊?”

宋主任呆呆回答:“供销社的。”

“供销社打电话干嘛?”

“要开个新厂子。”

“开新厂子?供销社还能开新厂?啥厂子啊?”

宋主任似乎反应过来了,一句话没说,拿着钱包就往外跑。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搞破鞋,外头老婆堵门呢!

宋主任出了粮站,直接叫上了开大车的司机,让他送自己去省城。

司机都来不及多问一句,就被宋主任推上驾驶位:“啥也别说了,路上再跟你好好说,赶时间!”

可不是赶时间嘛!一下子跟京市的服装厂谈上合作了,甚至还跟国外的洋人拉上关系?!这还不是更离谱的,离谱的是,他们镇安县,要出名啦?

什么特产香包,什么文化传播...

他不懂。但是他直觉这肯定不是老杜那东西能想出的,指定有高人指点。

看来,这老杜还有

点用啊!

第123章 越升级越没用

良甜三两句吩咐家人,主要是让人去荷香村和蚕织村跑一趟,提前告知他们要扩大规模的消息。

厂子开起来,至少也要是两三个月后了。但是合作谈了两个,要的量还不少。这就需要两个村子赶紧加快速度做出成品。

但是人手肯定还是不够,不过镇安县那么多村子,人多力量大,肯定能在约定期之前完成订单!

而且,还能造福帮忙的村子。两全其美的事情,谁不乐意呢?

乡下人速度快得多,尤其是蚕织村的村长,他心里过了一遍,立刻下了决定:“辛苦你们了,劳烦你们去跟村长说,这些特产需要秀山村的村民帮忙!报酬什么的,你们别担心,肯定不会让乡亲们白忙活!”

第一个村子肯定得是秀山村,毕竟良甜就是秀山村的人。

他本来以为良甜这丫头整不出什么大动静,没想到都把镇安县的东西卖到了京市,甚至国外!

这家伙,前途不可估量啊!

好在之前,他没有给良甜使绊子,不然这会儿都不知道该怎么哭!

另外还需要几个村子,他打算找人一起跑一趟。尽量就近原则,找那些手脚勤快、心灵手巧的,别整的谁都做香包,到时候不知道是香包还是脏包、臭包了!

给京市做的产品,甚至还要拿到国外。即使乡下人见识少,也知道更要花心思、精心去制作。

必须要比那些样品做的还好一些,不然这就是丢镇安县的脸,丢江城的脸,丢国家的脸!

这种话放出去,所有参与制作的村民都不敢懈怠,一个个拿着香包跟供奉祖宗似的。

可不是祖宗嘛!这些香包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温饱,不久的将来,还会给他们带来好的名气。到时候,吃得饱,穿得暖,腰杆子也能挺直!

良甜和杜主任这边,因为要签合同,所以在京市又待了三天。这三天啥也没干,主打一个吃吃喝喝逛大街。

杜主任也跟着见识了不少,没忍住问良甜对这些建筑怎么那么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