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绑定内卷系统,我在年代嘎嘎建厂(59)

作者: 鱼鱼酱耶 阅读记录

本想摇头的,但不知怎么滴,瞧着良甜那笑靥,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摇头,最后竟不知觉地点了点头。

待反应过来时,她已经加入三人,并手握笔,开始刷题了。

“...”算了,反正作业早晚都要写的。怎么写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王婆子拉着秦惠指挥做早餐,李香荷拧着良山的耳朵做木活儿。

至于良海?他也没闲着,跑去地里翻地去了。

除了集体上工,每家都有自留地。

自留地很小一块,但只要好好侍弄,可比村里集体经营的土地长势好得多。一般都用来种点蔬菜,供家里吃用。

吃过饭,老样子,去学校读书。

只是在路上的时候,发生了点小意外。

村里的一个老太太,拎着一篮子鸡蛋,要跋涉俩三小时,去县城换鸡蛋。良甜顺嘴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等供销社过来收购。

奶奶说,县城能多卖一分钱,一篮子差不多多卖3毛钱。她家孙儿生病了,需要去镇上抓药。药多贵啊,她家没什么钱,只能攒一点是一点。

良甜听着心酸,但也知道,这是时代背景下最平常的家庭状况。

这个年代的人,勤劳、努力,肯吃苦受累。但并不是你努力,就能得到相应成果。受苦受难的百姓,那是海了去的。

她人小甚微,哪里能帮那么多人。

可放学回来路上,没想到再次遇到老奶奶。

跟先前的忐忑中带着一丝希望不同,老奶奶神情恍惚,脸色苍白,身上的绝望气息老远都看得到。

良甜很少主动去跟人讲话,但她实在不放心老奶奶,便走过去,想要问问情况。

没成想,她刚起个话头,老奶奶便崩溃似的,拉着她嚎哭:“闺女啊,我咋办,我咋办,活不下去啦....”

“我的怪孙,怎么就,就不等等奶奶....”

“怪我,都怪我,我要是早些去换鸡蛋,就不会...”

老奶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神情似疯似傻,嘴里也说不清话来。

但根据这些,再加上围观的村民补充,良甜明白了。

原来是老奶奶家里的孙儿没挨过去,没了。

这是一个对疾病没有太多普及的时代,有人生病,顶得住的大人就生扛过去。顶不住的,多半去村里赤脚大夫那买俩药片。

老百姓很少想过去医院,主要还是太贵了。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老奶奶家里挺苦的,儿子是个当兵的,早两年战死,为国捐躯。儿媳妇顶不住压力,好不容易将娃拉扯到会走路,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个走,是走出阴阳两隔。

老太太就受罪了,她就一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远嫁,指望不上。现如今,家里一下子死了俩人。要不是还有个孙儿,她就活不下去了。

老头子走得早,现如今就剩她孤苦伶仃。

良甜都不敢相信,把自己代入到老奶奶,自己能不能做到老奶奶这般坚强。

骆驼会紧紧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可这最后一根稻草没了该怎么办,谁也没说。

等待老奶奶的,又会是怎样的折磨?

每日都在悔恨与自我厌弃、自责中煎熬吗?

“哎哟,桂婶子这下可遭罪了。”

“老天爷不让人活的法子真是太多了...”

“我看桂老婆子就是命里带煞,这都快把全家克死了!好在她闺女嫁的远,不然也...”

这道别样戳心窝的话,刺伤了桂老婆子,她突然眼神坚定,朝着一棵大树跑去。

良甜只来得及瞪一眼那人,急忙冲过去,与此同时大喊:“快拦住她!”

好在秀山村的村民虽然嘴碎爱凑热闹吃瓜,可心肠不坏。桂老婆子这架势,一看就是想寻死,离大树近的俩大男人,急忙拦着桂老婆子。

桂老婆子挣扎:“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求求了,带我走吧...”说完,在巨大的情绪崩溃下,眼一番,昏了过去。

“快,送她去县医院!”良甜冷静地指挥道。

第54章 下乡收购

“村长,为啥供销社去秀山村收购?”

“凭啥啊?他们秀山村可以,那我们李家村也行!”

“大队长,是不是他们给供销社的送礼了?咱也送呗!”

不管其他村乱成什么样,秀山村的村民是高兴坏了。

第一遍的时候没听清,第二遍的时候不可置信,第三遍的时候开始互相打听了。

“明天有供销社的来村里?”

“收购粮食?粮食我家自己都不够吃了,攒的鸡蛋和干菜倒是可以卖一些...”

“太好了,我儿子今年要娶媳妇儿,正愁着怎么攒彩礼呢...”

一个月不一定有一次社会主义大集,那平常有急用的时候,只能去县城供销社自己换钱,但是鸡蛋这种易碎的,很容易在路上有损耗,好不容易攒十几二十个鸡蛋,苦哈哈走几个小时到供销社,然后发现烂了几个,谁能接受得了?

所以,有供销社来收,那真是再好不过。

所以家家户户都将鸡蛋备好,还有就是些多余出来的干菜干果,至于粮食,准备的人并不多。吃不饱的年代,鸡蛋都攒着舍不得吃,就是为了换更多的粗粮来填饱肚子。

秀山村的村民在翘首期盼,供销社的气压却空前沉闷。

“杜主任,真不是我不愿意去,我是明天真的有急事!你也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那个在家闹,小的那个闹我媳妇儿。这不,刚家里来人说我娘病了,我得回村一趟!”

“主任,虽然李采购员请假我就不应该再请了,但是这不是撞上了嘛,我明天相亲...我的情况主任也知道,老大不小的年纪了,再不娶媳妇儿,我娘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