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卷系统,我在年代嘎嘎建厂(67)
“哎!”有人有心想问问多少钱,但张了张嘴,又没问。
如果问了,岂不是自己要先掏钱?
好心是一件事,超出好心的范围,透支自己去帮助人,那就是蠢。
“那丫头读书好,脑子聪明,肯定知道该咋办,咱就在这看着桂老婆子就行。”有人出言安慰。
良甜这边,她直接自己掏钱垫付了。
别管是哪里,医院都没有同情心这个说法。
人,那肯定是有同情心的。
但在规章制度之前,都是浮云。
因为同情一个人,去打破医院的规章制度?那不能的。
别说后果惨烈,就说这一道道的程序,都够人头疼了。你说服一个人或许简单,你能说服医院上上下下、不同岗位、不同性格的人?
所以,什么找医生说和说和,把医药费晚点交这种事,那绝对不可能。
买了药,村长这边带着筹的钱来了。
良甜只能说自己先找人借的,村长想到林晓佳跟这丫头玩得好,也能理解。就没有过多的问,只是把钱递给良甜:“你看够不够?不够我这还有点。”
良甜数出来刚刚垫付的医药费,剩余的还给村长:“村长叔叔,剩下的不需要的,医生说了,等桂奶奶醒来就可以出院了。”
估计是知道村里人穷苦,医院没有让住院,只是给桂老婆子免费住半天。
医生是好心,但他们不能不懂事。占用公共资源是大忌,可不能给医生拖后腿。
差不多过了半小时,桂老婆子醒来了。
许是清醒冷静了,没闹着要死要活的,只是精神头也不好。
“劳烦大伙儿操心了,还把老婆子我送到医院...何德何能啊,我孙儿都没能来医院...”越想越难过,眼瞅着桂老婆子又想起伤心事,村里人赶忙转移话题。
“桂老婆子,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对对对,可别乱想了!”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再怎么体谅人,都没法真正站在经历痛苦之人的角度看问题。
除非自己经历。
第61章 中风
处理完这件事,良甜总算能回家了。
路上已经做好了被家里人批评的准备。可没想到,回到家等待的确实另一个坏消息。
院子里冷冷清清,天色已经慢慢晦暗。以往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在院子里围着桌子坐下,然后趁着天没完全黑的时候吃饭。
可今天,没有炊烟袅起,没有饭菜香味,甚至没有人情味。
堂屋的门大开着,一家子都在屋里,却没人说话。
“奶?怎么了这是?”良甜有些惴惴不安地问。
王婆子脸上是从未有过的疲惫,对于良甜的问话,她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良久才深深叹了口气:“你姥姥,中风了。”
姥姥?良甜穿来还没有见过的人物。
记忆中,姥姥对‘她"很好。并没有因为她不是男娃就不待见她,反而每次去姥姥家,都会被塞很多好吃的。
所以,姥姥家是‘她"为数不多愿意走动的亲戚。
甚至在她爹腿摔断后,第一时间送来了钱。
可这样的好人,怎么就中风了?
按理说良甜对这个姥姥是没有感情的,可大概是原主的记忆中,对姥姥的情感过于浓重,以至于干扰到了她。
有点难过。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准备烧饭吧。明早老大一家跟我去一趟李家村。”王婆子说完这句话,就抬脚往屋里走了。
她也需要消化消化。
两个儿子,只有一个好亲家,没想到这个好的,还中风了。
中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能说话,不能走动,不能自理。简称:瘫在床上被人伺候吃喝拉撒。
你以为被伺候是一件好事?错了。
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没有尊严,没有自由。长此以往,生不如死。
趁着老太太清醒着,也还算体面,早早去看看她。
第二天一早,良甜便请了假,一家子被王婆子领着回了李家村。
李香荷难得安静,一路上都没说话,脸上却看不出喜怒。
待到了李家村,踏进自家的院子,见到病榻上的老娘,李香荷嘴一撇,眼泪跟断了线似的:“娘,娘你怎么突然就这样了?是闺女狼心狗肺啊,这么就没来看你...”边嚎边哭,直哭得床上的老娘眼泪汪汪。
多想坐起身来,抬起手给闺女擦擦眼泪。
老天爷,何苦啊!这般对待她。
王婆子和良甜父女俩默默站在一旁,待李香荷情绪平复,才上前。
王婆子拉着张婆子皱巴巴的手,以往分明记得这双手有福气得很,怎么生个病立马就变得干瘪,看着像是秋天掉在地上的枯树枝。
“亲家啊,我早些年就跟你说了,年纪大了,别瞎折腾!儿孙自有儿孙福,你非要硬撑...这下好了,你想起来干活,也不能了吧?老天爷啊,这是心疼你呢,想让你好好歇歇!”
张婆子被王婆子这通话说的又是感慨又是想笑,可嘴歪眼斜的,压根做不到笑这个表情。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想说啥。看见没?你女婿的腿好啦!香荷这边你放心,我是啥人,你门清儿着呢,你闺女的脾气你也晓得,那就不是个会委屈自个儿的!”
按理说良山目前的状态最好还是静养,但这不是老丈母娘病了吗?怎么滴都要来看看,也让丈母娘放心。
李家村距离秀山村不算远,走路一个多小时,赶车用不了一小时。但因为良山的腿脚不方便,今儿个还是借的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