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12)+番外
未央宫里的刘彻愣了一下,随即狂喜。这个作业交得值啊!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还有暴揍匈奴,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把匈奴打败了啊!
“去,传卫青,不,把所有人都叫来一起看水镜,朕看看谁还敢阻挠朕打匈奴!”
大明宫,李世民颇感兴趣地一笑,竟然是所有朝代都能看到这水镜,有意思,不知道那位始皇帝若是得知秦朝二世而亡,会是什么反应。
不得不说二凤也是有点乐子人天分在身上的。
奉天殿,朱元璋一下子坐起来:“老四怎么当皇帝了?!好小子,篡你大哥的位是吧?回来老子抽不死你!”
正在京郊农院里蹲墙角的少年Judy后背一凉,他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和大哥争的,也很清楚水镜里的话被自家老爹听到会有什么后果,未来的永乐大帝当机立断,转头就往厨房跑。
“大哥救我!”
【以我匮乏的美术素养来看,这几份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如果在学校都能上展览板的那种!就是这位不想写作业的朱棣陛下笔触略显……狂野,要向其他三位陛下学习哦!
另外友情提醒一下长生不老秦始皇嬴政同学,愿望是美好的,不过可别再吃丹药了哈,有毒!】
楚棠说到最后又忍不住笑,别问,问就是皮这一下很开心,见到披她爱豆皮的人就更开心了。
正在炼丹的徐福猛然一抖,炉子里的火蹭地升高,没过多久一声巨响,扑倒之前的徐福在心里哀嚎:水镜害我!
再次被cue的秦始皇:……
秦朝先君的寿数始终压在他的心上,大秦初立,百废待兴,他一面踌躇满志,一面又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所以选择那些方士学说,开始服食丹药,结果水镜告诉他丹药有毒?!
他沉下脸,嘴唇抿出一个冷硬的弧度:“看住那群方士,不得放跑一个!”
朕倒要看看,是谁包藏祸心!
【好啦,我们进入正题。所谓“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风骨一直是被后世文人仰慕的存在,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之一的曹操,他的《短歌行》又会向我们展现建安文学的何种风貌呢?一切都在文本之中。】
南朝。
刘勰放下刚刚写出的论稿,忽而大笑起来:“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好!好一个建安风骨!”
与此同时,颍川,钟嵘同样抚掌大赞:“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惜我朝风骨不复矣。”
【大家知道,曹家也是文德鼎盛了,除了曹操本人,他的儿子曹丕,还有四子曹植都卓有建树,被称作三曹,尤其是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堪为当世第一人!这种风光也只有北宋的三苏还可以一较高下。】
曹操脸上的笑怎么也止不住,儿子争气,流芳后世了,多挣脸啊!
曹丕也很高兴,他的文赋不为父亲所喜,所幸在后世还有知音,夫复何求?
曹植有些落寞,他之本心,并不在辞章,若后世传他文名,恐怕……
赤壁南岸,周瑜心下微沉,这曹氏父子在后世竟是如此得人心么?
同样看到水镜的刘备亦是叹了口气,水镜这么一说,天下多少人会望曹营而动?难道天命当真不在汉室吗?
宋朝。
苏辙正在跟哥哥喝酒,闻言感兴趣地说道:“也不知这北宋三苏是何人,竟可与三曹争光,说不定还与我们是本家呢!”
苏轼笑眯眯地饮了一口酒:“且听这位楚姑娘如何说道。”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文德只在魏,大魏文德,当然是我们曹老板奠定的啦!请大家暂停视频,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感受曹操作品的风格,并想一想,曹操写这首诗时的主导情绪是什么呢?】
水镜上适时出现了诗作的全文,左右分列,还配上来了水墨风的背景,众人不禁在心里默读起来,除了汉武帝刘彻。
他听到了什么?猪猪陛下怀疑自己耳背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是什么玩意儿?他的大汉怎么还被分了?
不对,汉就是汉,哪来的什么东汉?难道还有西汉南汉北汉?
后世这帮孙子到底做了什么好事?!!
第7章 短歌行2
和刘彻同样反应的还有汉高祖刘邦,正在喝酒看乐子的帝王敏锐地从这一句话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挠心挠肝地希望水镜里多讲点东汉的事,结果楚棠根本不提,好嘛,更挠心挠肝了。
比起刘氏双皇,其他人可是轻松多了,很有代入感地读起了课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观其诗文,愁绪可知啊!”夜幕下,司马相如品读着水镜中的文字,叹了口气。
人生如朝露,时不我待,他却还穷困至此,功业难成,想来真是令人惆怅。
贞元十九年。
白居易正与元稹在院中对饮。两年前,二人同中进士,一见如故,遂结下知交;前不久二人又同被授予校书郎的职位,任上清闲,二人便一同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好不和乐。
唐人是读过魏武诗篇的,元白二人更是十分喜爱这种言之有物的诗歌,当下元稹便笑道:
“所谓主导情感,想必就是诗眼,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武愁绪不绝一看便知,这位姑娘所提问题未免过于简单了。”
白居易摇摇头:“她口称同学,又言学习,该是授业夫子,故而如此提问,总要循循善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