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153)+番外

作者:春山有信 阅读记录

众人忽然一愣,想到曾经看过的《石壕吏》,再想到杜甫诗文中的种种记述,脸上顿时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算了算了,这糖里不仅有玻璃渣,还有屎。

小院里,白居易也被这首短短的七绝惊到了:“后朝,代有才人。”

民瘼不可忘,原来乐府一途,不止有他一人坚持。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不外如是。

【不过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歌颂李杨爱情,也有说是讽刺李隆基重色误国,还有双重主题说,也就是一半讽刺,一半歌颂爱情。

因为从起首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到第一部 分结尾,讽刺意味确实是比较浓的,但是后面笔锋一转,抒□□彩就开始浓厚了起来,也有人说,这首诗里夹杂着白居易的个人感情。】

白居易神情微顿,楚棠想说的不会是……

【白居易有一个青梅竹马,名叫湘灵,他们两情相悦,但白居易的母亲不喜欢湘灵,认为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白居易伤心不已,曾写下“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的句子,和《长恨歌》结尾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据说白居易曾多次提出求娶湘灵,但都被他的母亲陈氏拒绝,白居易顶着压力,不肯屈从,而湘灵也谨守情诺,没有嫁人。

白居易的抗争一直持续到三十七岁,他的母亲拿出了撒手锏——以死相逼,他才不得不妥协,一对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而湘灵似乎与白居易分开后,未曾嫁人,此后结局如何,不知所终。】

猝不及防地,一段悲剧后还有另一段悲剧,水镜下的众人纷纷觉得自己的胸口连中两刀。

汉末,庐江。

焦仲卿枯坐院中,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为白居易和湘灵,亦是为自己。天下的苦命人是多么相似啊!白居易与湘灵真心相爱,却无法婚配,自己与妻子兰芝琴瑟和鸣,却被母亲硬逼着和离。

院门被推开,焦母拿着一张画像走了进来,面带喜色边走边道:“仲卿,快看,这就是娘前几日和你说的,东家的好女,名叫罗敷,看这模样多俊呐,娘去问了,人家对你也很满意,你说这聘礼……”

说到一半见没人应,焦母抬头,就看见自家面上的哀戚,她的脸色顿时一变:“你又想到了刘兰芝是不是?”

“娘……”焦仲卿有些为难。

焦母粗暴地打断他:“你别跟我讲!你已经写了休书,她再也不是我们焦家的人了!那东家的罗敷女,比刘兰芝好一万倍,等你娶了她,就不会再总想着刘兰芝了!”

焦仲卿痛苦地摇头,想要辩解:“不是……娘,儿子只爱兰芝,您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兰芝啊!”

“没出息!”焦母狠狠地瞪他,“天下的好女人多得是,不是只有一个刘兰芝,更何况那刘兰芝,手脚愚钝,不事姑嫜,举止自专,我焦家庙小,容不下这样的儿媳妇!”

“兰芝并非如此……”他徒然挣扎,不自觉看向水镜,水镜上恰好是后人所绘白居易与湘灵渐行渐远的画面。

焦母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不怒反笑:“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白居易再是不肯,末了不还是娶妻了?仲卿啊,你听娘的,娘不会害你,那刘兰芝不适合做我们焦家妇,娘这次亲自为你挑选,保准让你满意。”

“是让我满意,还是让您自己满意?”他苦笑一声。

“你说什么?”焦母没太听清。

“没什么,”焦仲卿摇头,“儿子累了,想先去休息了。”

说完,也不管焦母的反应,失魂落魄地自顾自进了东房。

南宋。

再次听到这段爱情悲剧的陆游惆怅不已,当年读诗,尚叹他人别离,如今,自己已然成了诗中人。他又想起汉时的《孔雀东南飞》,想起自己的原配唐氏——表妹唐婉,终究是捶床大叹: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这世间的母亲,当真这样难违么?!

第62章 琵琶行12

小院里,白居易怔愣不已,湘灵她……白居易一时无言,湘灵是他邻家的姑娘,二人之间称得上一句两小无嫌猜,可是母亲不喜湘灵,他没有办法。

当年,他考上进士,满心欢喜向母亲提出求取湘灵,却被母亲断然拒绝;如今他已升任校书,正欲择日回到符离将一家人迁往长安。他本打算趁着乔迁的机会再向母亲争取,可听水镜的意思,母亲竟还是不允么?!

他心里忽然一片沉寂:“母亲她,怎会如此……固执啊!”

百行孝为先,为人子者不该言母过,可乍然听闻这些消息的白居易却是真的忍不住有一瞬间生怨。他以手抚额,神情哀莫:

“我对不住湘灵……”

“不知所终”四个字就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心里,他想起那个“娉婷十五胜天仙”的邻女,愧疚得不能自已。

白行简作为弟弟,很清楚兄长和湘灵的感情,也对二人的遭遇同情不已,见状便安慰道:“兄长不要灰心,水镜示下,你回去再同母亲商量,说不定她会同意呢?”

“不可能了。”

白居易苦笑着摇头,他了解他的母亲,这个妇人严格又执拗,她决定的事没有人能说动。史书里的白居易无法争取到,如今的他也不能。

符离。

陈氏夫人一脸气愤,她身形瘦弱,一张脸显得有些清癯,此时盛怒的样子竟无端让人觉出几分扭曲:

上一篇: 重度依赖[女A男O] 下一篇: 昨年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