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263)+番外

作者:春山有信 阅读记录

明朝。

朱元璋眼里泛着冷光:“卖国要不得,闭关要不得,他国侵略更是要不得。果党奉行卖国,清廷闭关之举余毒未消,异邦诸国在华夏领土上占地为王乱我国民,后世的华夏,‘热闹’得很呐!”

朱棣同样目光冷冷:“果党与清廷想必相去未远,却一样救不了华夏。”

朱标温润,不似父亲和弟弟那样凛冽,语气还算稳重:“清廷腐朽,果党软弱,所以才需要楚姑娘的那个党么?”

朱元璋一愣:“也就是说,那个党赶走了侵略的异国,推翻了果党,肃清了清廷遗毒,最后建立了新中国?”

“嘶~”朱樉搓了搓手臂,“这个党有点东西啊!”

朱棣眸光深深作着总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居功至伟。”

众人没说话了,后辈真的……好能干!

北宋。

李清照以手支颐换了个姿势,疑惑道:“虽然我理解其中的想法,但是不是闭关就是排外,是不是都太偏颇了些?”

人家鲁迅多通透啊!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

很明显,易安居士有些被迅哥儿圈粉了。

【讲到这里大家想必也听明白了,迅哥儿这篇文章表面讲的是文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政治影射的。

面对当时如杂乱的思想一般的纷乱时局,鲁迅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的看法也经受住了检验。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后来的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和文化,在开眼看世界中逐渐看清楚了我们与他国的差距,在不断地挫折中苦苦图强。

随后是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马克思主义……这些都是我们在救国背景下进行的“拿来”,洋为中用,取长补短。

拿来的怎么不能变成自己的呢?我们从俄国取来了“真经”,又结合本国实际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中特。主人是新主人,宅子自然也是新宅子。】

这一段众人听的有些云里雾里,陌生的名词实在太多了。

太极宫。

李世民脸色微沉:“技术、制度、文化,那时候的华夏竟是方方面面俱不如人么?”

殿中的文臣武将脸色也不好,向来都是异邦到大唐来学习,结果呢?这落差也太大了,他们有些接受不来。

未央宫。

刘彻心中疑惑:“十月革命?后世的革命是学俄国的?”

明朝。

李贽倒是对这一番话大为赞赏:“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外邦的东西用好了也可以变成自己的嘛!中国化,这个说法有智慧!就是这马克思主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若是能有幸一观就好了。”

义,就前所说,约可为一种观点、思想,后世的思想啊……李贽感叹一声,心里神往极了。

【其实哪怕是古代,我们也从外国拿来了很多好东西啊!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进了苜蓿、葡萄、石榴、大蒜等东西。苜蓿是一种牧草,极好的马料。

顺便,猪猪还喜欢大宛的一种汗血宝马,曾写作《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汉乐府里也可以见到对天马的赞颂,天马就是汗血宝马。】

未央宫。

一干臣子要笑不敢笑,被点名暴露爱好的刘彻黑着脸咬牙。

这楚棠,说他就说他,就不能尊称一声武帝吗?非要一口一个猪猪,朕跟你很熟吗?

在心里反复默念不要和后辈一般见识,刘彻轻哼一声,故作骄矜道:“引进良马才可更好与匈奴骑兵作战,这种好东西朕能不拿来吗?”

桑弘羊难得说句好话:“陛下圣明。先前楚姑娘只是提了一嘴丝绸之路,如今看来,它的好处比我等想象的还要多。”

“不好能惠泽千年吗?”

刘彻看了他一眼颇为高傲,虽然那句“猪猪”听着不顺耳,但刘彻自觉这是在夸大汉胸襟开阔博取众长,所以心中很是得意。

朕可比那什么清朝、果党有眼光!

被怼了一把的桑弘羊眼皮微跳,自动屏蔽自家陛下的态度。他想得深,大汉引进外邦的东西,外邦就不需要大汉的东西吗?何况大汉此时强盛,奇巧先进之物数不胜数,不信外邦不动心,两边商贸一起,这钱不就来了?

出于此,桑弘羊很是能屈能伸,顺着奉承道:“陛下说得极是,张使节出使真是收获颇丰啊!”

刘彻笑着点点头:“张骞是个不错的,只是朕派去找寻的人至今还是杳无音讯,也不知道他如今是在何方。”

听了这么多好东西,刘彻也心动了。

“陛下放心,无论如何张使节定然会平安归来的。”

刘彻面上颔首,心里却是盘算着是不是再派几队人出去找找。他还真……挺着急的。

【葡萄,那时候还写作蒲桃,“空见蒲桃入汉家”说的就是这个。曹丕好像挺喜欢吃葡萄的,还很爱喝葡萄酒。之前看到过一张Q版曹丕抱着一串葡萄的图,还挺可爱。】

并没有想到自己是以这种面貌出现的曹丕:“……”

“后世果真物阜民丰。”

“噗嗤——”

曹植没忍住笑出声,接触到自家二哥的死亡射线又低头收敛了一点,只是嘴角还在可疑地抽动。物阜民丰,所以养出来的人很清闲吗?平时怎么没有发现二哥原来这么幽默。

上首的曹操摸了摸下巴:“后世知道子桓喜欢葡萄,那知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他觉得自己应该比儿子有名一点吧!

上一篇: 重度依赖[女A男O] 下一篇: 昨年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