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霸总下乡后,被小农女娇宠了(146)+番外
接下来采茶闻祁都疑神疑鬼的,总是怀疑茶树上有无数的毛毛虫在等着他。
采到下午,两人收拾了准备回家,李岁安在地里挖了些鱼腥草,都是野生的,就长在她的地埂上。
鱼腥草嫩嫩的根茎上还带着一段嫩芽,这样的吃起来最香了。
回去的路上途经村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水池,这个水池都是平时村民用来洗菜、洗衣服的,将三轮车停在路边,李岁安拎着装鱼腥草的筐到水池里清洗。
这池子里的水算不得多干净,李岁安不让闻祁碰,让他在旁边玩。
水池边有几个村民在洗东西,李岁安一边洗一边和他们聊上了,至于闻祁,在水池边溜达。
看到有几个孩子脑袋凑脑袋的趴在水池边玩,他好奇的溜达过去,等看清他们在玩什么的时候,他的表情差点皲裂。
只见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带针头的注射器,从水池里抽了一管水,然后把针头插进一只棕红色的大毛毛虫身体里,将水注射进毛毛虫的身体里。
那毛毛虫本就长得肥胖,体内被不断注射进水后,它的身体也在不断的彭大,然后,破了!
注射进的水从毛毛虫的屁股流出,随之流出的还有它的内脏。
闻祁是皱着眉看完的,现在的小孩都这么生猛的吗?
虽然他讨厌毛毛虫没错,但也不得不说,这只毛毛虫死得太惨了,这只毛毛虫死得太惨了,这简直就是承受了人间酷刑!
李岁安洗完鱼腥草扫视了周围一圈,看到闻祁在看几个孩子玩耍,不免觉得无奈,他真是越来越像小孩了。
她吆喝了一声,闻祁腿脚迅速的跑回三轮车边,离几个生猛的小孩哥小孩姐远一点。
......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玉米丰收的季节,这是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候,比春种还要忙。
但对于农民来说,丰收季自然是越忙越好,忙就代表收成好,一年忙到头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吗?
以前收玉米都是用牲口去驮,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三轮车,都是用车去拉,给人省了很大的力气。
李岁安将三轮车开到地旁,然后背着大篮子进去掰玉米,手握住玉米包,一拧一拽,玉米就从秆上掰下来了。
将玉米掰下来后,玉米秆先留在地上,她之后再来砍,这些玉米秆都要拉回去喂牛。
冬天没什么草,这些玉米秆要存起来给牛过冬。
篮子里装满包谷后,她再背到三轮车车斗上去,一车一车运回家。
闻祁这段时间锻炼效果明显,都有力气掰包谷了,在李岁安的教导下,掌握了掰包谷的技巧。
离家近的地李岁安一天能跑三趟,离家远的一天跑两趟。
装好一车玉米后,闻祁开车将玉米送回家,用耙子将玉米从车斗上抓下来,堆积在院子的角落,等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就开始剥玉米。
他送玉米回去的时候,李岁安继续在地里掰,她速度很快,等闻祁来的时候,她又可以掰好几篮了。
收玉米时节的活很辛苦,家家户户都是早出晚归,李岁安和闻祁也是如此,早上天刚亮就出发,一直忙活到太阳快落山才回家。
不仅白天这么忙,晚上也不能闲着,点着灯坐在灯下剥玉米,将玉米的外皮剥掉,玉米包丢到走廊、院子上晾晒,晒干后再收起来。
对于一些个头大的玉米,剥玉米时留两张皮,之后用稻草将玉米扎成把,挂在房梁上晾晒。
闻祁这段时间更深切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晚上躺到床上,都来不及想什么,马上就睡着了,一觉直到天亮。
他难以想象,李岁安这么小的小姑娘,这些年来都是靠日复一日的做这些农活将自己养活下来的,而且,她不仅把自己养活了,还让自己过得不比村里其他劳动力充足的人家差。
初见时就觉得这个小姑娘,很坚毅很能干,可现在才发现,她的能干不止他想的那样。
玉米一车接一车的往家里拉,在院里堆成了小山,等晚上剥玉米的时候,小山又一点点消失。
种玉米不仅牲畜吃,人也吃,嫩玉米丢火盆里去烤,烤熟的玉米吃起来甜中带着焦香味,闻祁特别喜欢,就是吃多了上火,舌头上长了两个泡。
林特助现在在村民眼中就是个工程老板,除了跟进工程外,平时还是挺闲的,他这几天偶遇了好几次自家总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感叹还是他的日子好过,一边工作一边度假。
收玉米的同时,种在地里的瓜子也熟了,一个个圆盘里满是饱满的瓜子。
这样的瓜子收回去还需要晒干,但闻祁却觉得没干的瓜子别有一番风味,晒干的瓜子是一股油脂香,而嫩的瓜子却是清甜的。
第133章 重新装修
丰收的时节总是喜悦中带着枯燥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路上随处可见奔跑的三轮车。
要说三轮车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前些年村民们还得赶牛去驮庄稼,现在都换成用车拉了,就算家里没有年轻人在,老头老太太们也照样将三轮车开得起飞。
在繁忙的秋收中迎来了中秋节,这本该是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农村人来说却团圆不了。
年轻一辈多到外省打工去了,年底才回来一趟,像中秋节这样处在一年中间的节日,是没有人回来的。
给人打工请假比较难请,而且路途太远,回来一次也不容易,路费也比较贵,外出的农民工都是能省则省,有时甚至过年都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