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霸总下乡后,被小农女娇宠了(210)+番外

作者: 枝莺 阅读记录

老爷子不去看她,将视线移开,冷哼一声:“哼,冤枉?他若是冤枉的何需我去救他,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心里清楚!”

施妙心满怀希冀的眸光黯淡下去,哭得愈发的歇斯底里:“爸,阿晟他是您的亲儿子,您救救他吧,只要您一句话,局里肯定会放人的!”

“他以后一定会遵纪守法,不会再做这些事了,爸,您帮帮他好不好?”

闻老爷子满目沧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左右不了律法,求我也没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施妙心眼见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仿佛被抽干浑身力气一般,摔坐在地上。

陆云舒虽然一直和这个妯娌关系不太好,但看她这么狼狈,心里也不好受。

她上前去扶她,劝慰道:“大嫂,先起来吧,地上凉。”

她本是一片好心,可谁知施妙心根本不领情,她一把将陆云舒给推开,发疯般怒吼:“滚,不用你们假好心,你们二房不就是想看我们大房过得不好吗?现在你们如意了?”

“我不要你们假惺惺的关心,你们现在心底肯定得意极了吧?”

她双目充斥着血丝,又哭又笑,状若疯魔,她看向老爷子,目光里满是嘲讽:“老爷子,您可真是硬心肠,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救,这要是换做老二一家,你肯定已经巴巴的凑上去了吧!”

闻老爷子看着她,随后长叹一声,眼神里满是失望:“你若心里这么认为,那我说再多你也听不进去,还是那句话,他,我没能力救。”

施妙心哭哭笑笑,疯疯癫癫的跑出了闻祁家,陆云舒目露担忧:“爸,她这样真的没事儿吗?”

闻老爷子叹气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因果循环,在犯错时他们就该考虑到暴露时的下场,随她去吧。”

这件事让老爷子仿佛苍老了许多,他沉默着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不许任何人跟着,全家人只能担忧地目送他。

闻臻亲自去了一趟警局了解情况,目前助理已经招供了,闻晟的罪名逃不了了。

第191章 入狱

闻昭也来了警局,和闻晟见了面,隔着玻璃,闻晟抓狂的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他的只有闻昭冰冷的略带嘲讽的笑。

闻晟瞪着他,心里升起一丝恐慌,这是他头一次觉得这个儿子这么陌生。

闻昭薄唇轻启:“你瞪着我又有什么用呢,我劝告过你的,是你自己不听,所以,父亲,我只能大义灭亲了。”

这声父亲听得闻晟心头发凉,但他此刻却又做不了任何事,只能隔着玻璃无能狂怒,企图以此在这个陌生的儿子面前找回威严。

“你这么对你的亲爹,会遭报应的!”

闻昭冷笑嘲讽:“报应?你都不怕报应我又怕什么,就算遭报应也会先应验到你头上!”

“对了,你不会以为你这罪名不算重,关不了几天就出来了吧?”

闻晟心里咯噔一声,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以他目前犯的这点事,关个半年到一年就出来了,等他出来后,有的是手段收拾他!

他眸光微眯,隐藏心中的慌乱,咬牙切齿道:“你想做什么?”

闻昭晃了晃手里的一个文件袋:“京郊新开发的楼盘是你让人将建筑材料换了,以次充好,从中吃回扣吧?”

闻晟眸子骤然紧锁,心中的慌乱再也隐藏不住:“你不能这样做!”

闻昭淡笑:“晚了。”

警局里处处是监控,他们的对话被警察听得一清二楚,闻昭再次将收集到的证据交给了警察。

警察同志再次展开了调查,这次落马了更多的人,闻晟的罪名又多了一项。

等闻老爷子再次得知这件事时,眼底的失望神色又多了几分。

而闻珂也在这时道:“京郊的项目的确出了问题,我们上周便发现了,一直在暗中调查,多项线索都指向大伯,不过因为还没下定论,所以还没公布结果。”

京郊的楼盘是她主张开发的,将农耕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每套房都有一个大面积的露台,实现城里人拥有小院,种花种菜的梦想。

但在高楼上种植,对建筑的承重、防水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筑材料也要优中选优,而闻晟买通了材料科的总监,二人合谋,以次充好,将原定的建筑材料给换了。

若不是有施工的工人发现材料不对,上报给了上级,这件事就真让他们瞒天过海瞒过去了。

闻珂不敢想象这件事带来的后果,他们闻氏一直踏踏实实做企业,老百姓对他们也颇为信赖,若是曝出他们以次充好,那闻氏将彻底名声扫地,再也爬不起来。

闻昭给的证据很充足,闻晟想洗也洗不干净,闻珂也趁此机会对公司来了个大变革,将闻晟这两年发展的关系给连根拔除了。

闻晟入狱了,施妙心发疯了,比起丈夫入狱,她更不能接受的是这一切都是儿子的手笔。

她疯疯癫癫跑到闻昭门前大闹,被闻昭给送回来别墅,让佣人照顾好她。

闻老爷子去监狱里看了闻晟,两人隔着玻璃,通过电话交谈。

闻晟憔悴不堪,即使到了这种境地,他面对这个父亲也只有满腔埋怨。

“如果不是你偏心,我根本不会落到这种境地,这一切都是你害的!”

闻老爷子静静地看着他,良久,他沉声道:“你只记得心里的怨恨,却忘了我对你的好,对你的教导,既如此,我也没什么想和你说的了。”

“你在里面好好改造吧,争取重新做人,另外,你在公司的股份我全都转到小昭的名下了,就当做这些年你对他亏欠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