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君同(147)

作者:海盐柠檬挞 阅读记录

但知晓了问题,并不代表他就能真正发生转变。

后来他继续竭力修饰着那些文章,无一日偷闲,徐行之却依旧只是摇了摇头。

直到某一天徐行之将他叫到了跟前。

“前几日无忧来访,曾与我细论过你。”

直到今日,谢樽都还记得自己听到徐行之的话时,那种被贯穿的窒息感。

那些被他深藏着逃避着,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问题被那样直接的摆在了案前。

“先前我认为你聪慧有余而明悟不足,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妄自菲薄,自缚自伤,是因为认为你的一切始于自认为卑劣的算计与逐利吗?”

谢樽其实从未想过为什么自己思考任何问题时都无法摆脱利益二字的原因,更从未意识到或许自己在有意无意地看轻自己。

就连徐行之直白的问出时,他也并不知道对方说的是对还是不对,只知道自己忽然被震得脑中一片空白。

他看着徐行之,喉咙向被棉花堵住一般吐不出一个字来。

对方叹了口气,伸手在他头上轻轻揉了几下,掌心温暖而干燥。

“觉得他们的理想纯粹而坚定,而自己相似的理想,却似乎是被周围人推着一步一步萌发的,如此便觉得自己不够坦荡纯粹,未免对自己太过苛刻。”

“况且你又怎知他们就是生来便是如此呢?他们其实与你并无不同,只是成长的或早或晚而已,何来高低。”

“王家那孩子自小便被老国公养在跟前教导,老国公的德高望重你应当知晓,那老头子,刚正不阿,连我都自愧不如。”

“至于你哥哥……当年他父亲也曾在我门下呆过一段时间,虽然时日颇短,但也可以看出其质之清。”

“再到景渊,恐怕不必我多说吧?”

“他们都并非生来便如何正志明心,你不过晚些才步入这广袤天地而已,淤泥亦可生花……”

直到今日,那时的那些话在谢樽脑中回想时依然清晰得犹如昨日。

谢樽眼中湿热,渐渐凝起一片雾气,他微微躬身,语气比之刚才更加恭敬:

“先生恩情,谢樽毕生不忘。”

“哈哈哈哈,老人家快入土喽,能给你们这些孩子留下的也就这点东西了,没什么恩情不恩情的。”

徐行之看着谢樽如今的样子,眼底深处的担忧却还是一点未减。

当初他还真未想到过,谢樽的问题会出在那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地方,这样好像轻如鸿羽的过往,在大多数人眼中不值一提。

但这样多情温柔,又极度敏锐的孩子,就如冰雪一般,世间一点污秽都会让他们难以忍受,渐渐陷入痛苦之中,坚韧而易碎,注定一生磋磨。

他活了近百年,桃李满天下,只见过两人有如此资质。

上一位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叶家那个跳脱的少年失踪已久,他们师生二人也已经快二十年未见过了,他也不知对方境况。

但无论如何,谢樽之后的路,就不是他三言两语可解的了。

徐行之又再次伸手,像两年前那样轻轻揉了揉谢樽的脑袋,轻声道:

“我在院里留了不少东西,我那些学生若是有心,去了便能拿到,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回去以后可别忘了。”

“未来的路还需你自己去走,但切记勿忘本心,不要变成那只写太平事,不肯问苍生的伪君子。”

日头渐高,徐行之要带走的东西并不多,没一会就被一一搬上了马车。

鹤归山路途遥远,谢樽也没再多留,他站在道旁静静地看着那架马车远去,消失在铺满银杏的官道尽头。

随着车马声消失,谢樽心底生出无限怅然和不舍,耳边仍回想着对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总有一天我会化作尘土,但徐行之这个名字或许会成为一个符号,指引着天下士人。”

徐行之如今年事已高,此去一别,恐怕便是再无相见之日了。

鸿鹄书院中也有一颗古银杏,如荫的枝干延展,越出门墙,在人来人往的长街上落下满地金黄。

书院已经下学,书院中人声消解。拜别了应无忧,谢樽和陆景渊一道向外走去。

两年前,陆景渊正式入主东宫,同时也入学鸿鹄书院,自此以后两人便形影不离。

来接他们的马车停在鸿鹄书院外,谢樽走出回廊,撑开了一把浅黄的纸伞,纸伞微倾,将陆景渊护在了伞下。

“鹤归山自此以后彻底闭山,天下士人又要惆怅一段时日了。”谢樽想到刚才应无忧失落又无奈的模样,轻声叹道。

“闭门静安是先生所求,我们也不必叨扰。”

这也是他今日未去的原因,接待北境使臣并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只是个托词罢了。

毕竟这件事他也只是露个脸以示重视而已,具体的接待事宜,都是由他的三皇兄陆景凌负责的。

“哎,也是。”谢樽呼了口气,也不再继续想那些事了,“说来今日一过,可就又要好好忙上一段时间了。”

近几年不知道皇帝是受了什么刺激,忽然开始重视起了虞朝每年的秋狩,甚至一年办得比一年盛大,今年更是热闹。

毕竟前些日子离长安不远的皇家猎场禾囿修葺完成,皇帝高兴,立即大笔一挥,给京畿地区的官员们放了个短假,让他们携家眷聚集京城,参加秋狩围猎。

“这次秋狩哥哥不是已经期待很久了吗?”陆景渊轻笑一声,伸手牵住了谢樽的袖角。

谢樽性格日益张扬,都快和赵泽风一起并称为长安的混世魔王了。

上一篇: 龙傲天和挚友HE了 下一篇: 逐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