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294)
赵泽风这次没再避开谢樽的目光,他执壶将酒添满,向谢樽回敬道:“只要你离开就好。”
“崇光,你会后悔的。”谢樽将酒一饮而尽,舌根的辛辣似乎又将那些埋藏的情绪挑起,晕开了丝丝涟漪。
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与我相识,后悔授我武功,后悔将我带入你的世界,更后悔……对我手下留情。
“我拭目以待。”
完颜明洸落座后不过半柱香的时间,陆擎洲携着皇后程云锦迈入了宫殿。
登基八余年,陆擎洲眉目间早已不见当年的英武与坚毅,长安高耸的城墙阻隔了边关的山川风月,将人心死死嵌入牢笼。
这座金玉砌成的城池繁荣昌盛,名震天下,它是东方最耀眼的明珠,是天下人趋之若鹜的金乡,权力与财富在此流淌不息,诗文与歌舞在此日夜不休。但……光影向来相伴而生,长安的光亮太强,让阴影也随之壮大。
看着陆擎洲不再熟悉的面目,谢樽忽然想起那些旧友的忠告。
若是他年陆景渊登临帝位,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后,这天下会又变成什么样呢?他们是否会重蹈覆辙。
他有些期待,却也万分惶恐,他深知陆景渊的不同,对方是他的行走于世近三十年见到的最优解,是卦象所指的变数,但如陆景渊和谢淳所言,这天下始终本质如一,无人可以笃定他们能做到何种地步。
或许这一切只有千秋可证,而他此生生若蜉蝣,只可尽人事以待天命,走出一条自认为正确的道路。
谢樽收回目光,阖眼躬身行礼。
高台之上的陆擎洲扫视众人,微微抬手让众人重新落座,随后将目光落在了完颜明洸和呼延烈身上,开始慰问起了两位远道而来的使节。
走过场的寒暄千年来都是那么几句,众人皆心下厌烦,脸上却还是挂着恰合时宜的笑。
“朕听说你这半月以来在长安玩得可是乐不思蜀啊。”
“自然,长安繁华如斯,实在令人流连忘返,不愧为名震天下的大都会呢。”
看她笑得温和得体,陆景潇在旁边看着心里直翻白眼。
这女人还真是变脸比翻书还快,竟全然没有平日对他颐指气使的模样,合着看人下菜是吧?他这太子当得真让人心酸,这都快四五年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退位让贤。
“若是喜欢,自可多留些时日,只是正事切莫忘了。”陆擎洲笑着道了一句,随后目光一转,看向了坐在完颜明洸对面的一众青年才俊身上,
“你的王兄前日又有来信,问及你的婚事,还请朕务必为你好好把关。”
“朕瞧你这些日子也看了不少,如何?可有心仪之人?”
此言一出,所有人眼神立刻亮起,耳朵也不动声色地竖了起来,全然不见方才兴致缺缺的模样。
他们倒想看看,究竟是谁那么倒霉,被这位不拘一格的公主给瞧上了。
当完颜明洸笑着说出武威侯三字时,谢樽感觉到所有视线立刻如剑一般向自己刺来。
他微微阖眼轻叹一声,心中被一种预感成真,尘埃落定的窒息感塞满。
完颜明洸的这个选择并不令人惊讶,众人皆是吃惊又了然,随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看起了戏。
毕竟这武威侯的表情看上去着实不太乐意。
“哦?郎才女貌,甚好。”陆擎洲并不意外,他将目光压在谢樽身上,开口道,“武威侯,朕便将十一公主予你为妻,为你二人证婚,你可愿意?”
谢樽父母双亡又自立门户,陆擎洲要为他赐婚再简单不过,没有任何人能为他挡上一挡。
“陛下恕罪,公主殿下选中微臣,臣万分惶恐,倍感荣幸。”谢樽起身,对着陆擎洲行了一礼,
“只是臣已有心仪之人,只能辜负公主好意了。”
此言一出,大殿立刻炸开了锅,众人窃窃私语,目光在谢樽和完颜明洸之间来回扫动,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武威侯居然已然心有所属了?
陆景渊向他望去,双眼通红,指甲死死嵌入掌心,几乎已然见血。
“若我是你,便绝不会出手。”坐在他身旁的陆景潇忽然淡淡道,“你会害死他的。”
“怎么?很惊讶我知道吗?”陆景潇面上带笑,“别的事情我是迟钝了些,这些吟风弄月之事我可颇为在行。”
而且你们还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搞事,我能不知道吗?陆景潇至今还能想起自己接到下属来报陆景渊和谢樽暗中幽会时的震惊。
“安静些吧,不牵扯出别的事,他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他的父皇……其实一直以来都颇念旧情。
陆景渊敛眸,神色难看。
高台之下,完颜明洸不等陆擎洲说话便急忙出声道:
“无妨。”她好像生怕被拒绝一样,连珠似得说道,“不论是哪家闺秀,明洸都不介意于她共事一夫。”
“还是说,这是武威侯搪塞明洸的借口?”
“公主殿下多虑,只是此心已许他人,再难许您,还请公主殿下另择佳婿。”
“你既未成亲就说明我还有机会,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呀,你先不要急着拒绝嘛。”完颜明洸瘪了瘪嘴,死缠烂打道。
“本公主只喜欢你一个,非你不可!”
“公主殿下恕罪,臣今生今世唯他一人,若公主殿下执意如此,臣只能以死明志。”
虽然谢樽表情平淡,态度坚决,但深知此事背后深意的几人都知道,此事几乎已经再无转圜的可能。
谢樽也知道,但此事却也并非没有争取的余地。既然陆擎洲等人的最终目的是将他遣离,那么其他便只是无足轻重,可以舍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