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340)
他们甚至连困顿都如出一辙。当年他因那并不纯粹的开始而自轻自贱,不敢相信自己亦有鸿鹄之志,只好执着于自己最开始的梦想,恐惧作出任何改变。如今的陆景渊亦是如此,只是与被徐行之一眼看穿的他不同,陆景渊隐藏得太好,从未泄露出一丝一毫。
“不,我知此情从何而起。”陆景渊终于开口道,“所以……才劳心费力扮演出这样的角色。”
自谢樽救下他开始,眼中就始终带着对君王的期待,那样的目光他太实在过熟悉,而这种期待最后变成了他捕获对方最大的诱饵。
“原来你的不安还有这种原因,不只是因为残留的阴影……不是,你就觉得我有那么好骗?就那么不相信那就是你?甚至没自信我喜欢你!”
“简铮就把你给骗了。”陆景渊低声说了一句,随后又移开了目光。
听见这话谢樽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张了张嘴却发现事实如此,他找不到反驳的话,却仍是死鸭子嘴硬:“我一年到头才见她几次,这能比吗?”
“我们与她相处的时间相差无几。”但是我看出来了你却没有。
即使陆景渊没这话说完,谢樽也已经意会,遂咬牙道:“好,好,你说得对,真是一如既往地油盐不进!”
陆景渊的占有欲谢樽乐于包容,当做情趣也算是解决之道。但这样的自轻自贱的的痛苦他曾亲自品尝,决不能坐视不理,况且这种痛苦之上还有一重虚妄的阴霾。这样下去若他有朝一日身遇不测,那压抑的黑潮恐怕会顷刻将陆景渊吞没。
但若是再说下去……
“你如此坚信双眼所见,亦是我演绎高明的佐证,若我并非你心中所想之人,那……你是否还会爱我如初?”
“……”谢樽闻言毫不优雅地翻了个白眼,低声喃喃了一句,“我就知道会这样……”
陆景渊这人其实跟个钻牛角尖的小屁孩没什么两样!看似二十七岁从容淡静,实则三岁不到张牙舞爪。
“你是吃准了我,所以次次拿这种话来堵我,恃宠而骄是吧?行,我也会!”谢樽抓住陆景渊的肩膀把他按到了柱子上,恶狠狠地说道。
“今日我就把话撂在这儿了,这事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你并非依附我而存在,我亦不是你寄情的借口。退一万步说,你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爱我,那自然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就更没有你反驳的余地了!”
谢樽说着,直接啃上了陆景渊的双唇,直到到舌尖能尝到微微的铁锈味,他撩起对方垂在鬓边的长发,低声道:“无论虚实真假,我都会爱你如初。”
“我知道。”陆景渊低声应着,低垂的目光落在远处某盏模糊的余灯之上,“自我记事时起便只有你与我同喜同悲,将我带入人间,见这天地辽阔。”
年幼时如此,流离时亦是如此,谢樽填补了他缺失的一切,让那年幼时初生的心愿不再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远隔云端。
谢樽笑了一声,笑声中却隐隐带着鼻音,他环住陆景渊的脖颈,带着他缓缓滑坐在地上认真道:“还记得师父离开时,你在玉印塔中与我说过的话吗?你说自己早已将欲行之道践行多年,从未废止,你早就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即使我已经不再存在。那分明是属于你的愿望,其中或许有我的影子,却也与我无关。”
“我并非你想得那样不愿相信,我早已看尽人心,又怎会像你一样傻得自轻自贱。”
“我只是太过了解自己而已。如你所见,我是爱这万千生灵,亦愿意为此倾尽一生,这是我的责任亦是选择,但这一切最初因你而起,我爱你胜过天下。”
“不必担忧,我并非终日惶惶,只是偶有困惑,但这世间本就阴阳相和,变化万端,若是思虑过甚反倒更落窠臼。”
“那若是我死了呢?”谢樽埋在陆景渊发间低声问道,“战场本为白骨冢,况且就算我有幸活着回来,恐怕也只余下残躯病骨……”
夜风沁凉,吹入眼中仿佛要逼下泪来,陆景渊没有说“你绝不会死”这种话,他只是将谢樽拥紧,沉默半晌才哑声喃喃:“我会守着你我所爱的故土,等待百年之后与你重逢。”
“……”
“那就好。”
对方的呼吸犹在耳畔,却又是一朝千里相隔,但也无妨,他们早已融入了同一片土地。
山河永固,长乐未央吗?他笃行至今,从无一日违背,百年之后也当如此。
当礼官宣罢冗长的礼词,陆景渊心中的怅然早已沉入心湖最深处,他扫过阶下众臣,缓声开口道:“今天下危亡,众生水火,朕欲大赦天下,仿效昭王之明,于长安置黄金台邀天下有识之士共挽河山,众卿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除了谢淳之外众人皆是一愣,似是全然没料想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环节居然无关敕封,反而议起了国事,但规矩都是人定的,皇帝心系天下他们高兴还来不及,于是便立刻躬身齐呼“陛下圣明”。
“王锦玉。”陆景渊目光落在了王锦玉身上,“月前你曾说要去冀州驻关,朕已然许诺,但今日你还有一个选择。”
“你要留守长安修筑黄金台,还是前往冀州守城御敌。”
“……”王锦玉只停顿了一瞬,便咬着下唇出列,几乎毫不犹豫地应道,“臣愿为陛下筑台,效犬马之劳!”
“好。”这样的选择不出所料,王锦玉本就从未踏足边地,行军打仗不能说一窍不通,却也差不了太多。
当众人以为陆景渊就要下旨时,他又忽地将目光放远,说出了一个近乎全然陌生的名字:“沈庆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