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562)+番外
这次一走,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边关安稳,他也失了左臂,无法再领军作战,只能在上京苟延残生。
纸钱烧完插上清香后,沈长泽抚摸着程锦初的墓碑言语。
“锦初,我为你报仇了。”
“明日我便要回上京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晏阳晏欢,将他们育养成人。”
“此处清冷孤寂,你若是寂寞了,就入梦来寻我……”
风轻轻吹动沈长泽空荡的衣袖,像是被谁在温柔轻抚,又似在回应他的话。
反复摩挲着程锦初的名字,脑中浮想着她的音容笑貌,沈长泽很是不舍。
一直到暮色将沉,沈长泽才在霍冲的催促下离去。
晴了一段时日后,边关的气候暖和了些,寒冬已过,春日到来了。
翌日,郁承和沈长泽在百姓的夹道欢送中,离开边城返回上京。
战后剩下的大军,除了鞍城和阜城的援军,其余都留下驻守边关,郁承和沈长泽只带了侍卫回京。
回鞍城的狄明与他们顺道,便一起行了两日。
至于戴罪立功的常青,他在战场上为保护汪远之子死了,汪远之子侥幸活了下来,随狄明返回鞍城为守备军。
行至分岔路口,郁承下车,嘱咐狄明回鞍城后先养好伤,等朝廷的诏令下发,重新征纳新军充盈鞍城守备军。
格图虽承诺了与大昭和平共处,不会再起战事,但基本的守备是必不可少的。
“恭送殿下。”狄明目送郁承的车驾离开,眼中全是敬仰诚服。
大昭有此贤明之主,必将强盛昌荣。
天气一日日暖融,春光明媚惹人沉醉。然周泊序无心赏景,一路都在快马疾驰。
三月十三,周泊序回到了上京。
看着近在咫尺的上京城门,周泊序心中越发急切。
“驾!”稍作停顿后,周泊序一抖缰绳,直往城门而去。
“大人,大人回来了!”守城军见到周泊序喜出望外。
周泊序朝他们颔首示意,命随行侍卫回周府报信,他则直接去了皇宫。
午时刚过不久,街上人潮如织,御马艰难,不得不放缓速度。
好不容易到达宫门,周泊序利落下马,迫不及待入宫,快步往钟灵宫去。
钟灵宫的宫人见到周泊序,先是一愣,随后赶忙报喜:“恭喜驸马,公主生下了一对龙凤胎,母子平安。”
“公主……生了?”周泊序惊怔。
宫人道:“是,昨日夜里生的。”
昨日夜里,也就是说,他晚了一日。
周泊序闻言目光一沉,心中后悔不已。
他应该再快一点的,每日少歇一个时辰,昨日便赶回来了。
遗憾的怅叹一声,周泊序抬步去了正殿。
毓贵妃和周夫人都在,见到周泊序两人皆是又惊又喜。
“回来了,快看看孩子。”周夫人起身,抱着怀中孩子走到周泊序跟前。
孩子刚吃完奶,周夫人和毓贵妃一人抱着一个。周夫人抱的是男孩,毓贵妃抱的是女儿。
两个孩子眉眼生的极像,只是女孩略瘦弱一些。
周泊序看着两个孩子,激动的无以言表。想要伸手摸摸抱抱,又想起自己一路急赶,身上沾了尘土不洁净,将手又缩了回去。
“公主她可还好?”周泊序忧声问。
毓贵妃道:“还好,有惊无险,只是生产时出血过多身子亏损的厉害,这会儿又睡下了。”
昨日下午郁澜发动后,一直折腾到子时才将两个孩子生下,生产的过程有些艰难,但好在先前生过一胎,容易了些许。
郁澜本想等周泊序回来,但生孩子这种事,哪能由她做主,全看天意。
天意到了,人只能顺势而为。
第486章 珍惜
听闻郁澜安好,周泊序松了口气,随后又满是自责心疼。
他想立即去看郁澜,又担心吵醒她,便忍耐着等郁澜睡醒。
“你回来了,可是宜城战事结束了?峥儿和姜舒呢?”毓贵妃问。
周泊序道:“宜城战事大捷,他们乘马车行得慢些。”
“太好了。”毓贵妃面色一喜,末了又道:“峥儿可有受伤?”
周泊序思忖道:“受了点轻伤,已痊愈了。”
“无大碍就好。”毓贵妃彻底放心了,让周泊序去洗沐更衣。
宫人早已备好了热水,周泊序认真清洗了两遍,才穿上洁净衣裳出来。
回到正殿,皇帝得到通禀来了。
“父皇。”周泊序拱手见礼。
皇帝抱着孩子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臣进宫后未先面圣,还请父皇恕罪。”周泊序自知理亏。
皇帝睨着他道:“先抱抱孩子吧。”
方才从毓贵妃口中,皇帝已知晓了宜城大捷,郁峥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其他的事便不那么急了。
周泊序从周夫人手中接过孩子,如获珍宝般小心翼翼。
皇帝在上首道:“两个孩子名字取的很好。”
先前在信中,周泊序已同郁澜商定下儿女各叫何名。若是一儿一女,便叫时予,时苒。
周时予,周时苒。
逊志时敏,取予有节。繁茂温婉,惜时如宝。都是很美好的名字。
他们一家五口的幸福来之不易,确实该好好珍惜。
“谢父皇赞誉。”周泊序神色慈和,看着怀中孩子轻念。
“时予。”
周时予睡着了,听不见他父亲的轻唤。
皇帝唤来宫人,将他怀中的周时苒也抱去给周泊序。
周泊序将周时予交给一旁的周夫人,动作轻柔的接过女儿。
听毓贵妃说,周时苒后出生,整整比哥哥周时予瘦小一圈,身子略为孱弱,需得好生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