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绝之南城梦觉(出书版)(42)+番外

作者: 冷音 阅读记录

--而这,是唯有深信并且坚守着自身信念、心中全无愧意或迷惘的人才能拥有的表现。

那双清亮的眼眸,亦同。

望着这样的少年,本带着兴味打量对方的霍景竟不由得微微怔了住,脚步亦有了片刻的停顿。直到少年先行一步感觉不对回过了头,他才在对方瞧见前敛下了短暂的楞神故作无事地抬步跟上。

唯有那双因自觉失常而更显深沉的眸,多少仍看得出那一瞬间的惊艳。

可凌冱羽并没有发觉这点。他只是调整了自己的步伐与霍景并行,同时抬眸问道:「话说回来............『师父』今日会允了冱羽随行,想必是有意相传授了?不知师父意欲何往?」

「上市街采买些食器罢了。」

「啊?」

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普通的答案,凌冱羽不由得呆了呆。可见身旁的霍景仍维持着一贯的高深莫测,半点解释的意思都无,便也只得默默跟着对方,同时私下揣测起他的用意来。

难道霍大哥霍大哥是觉得卖碗盘之类的行当有赚头吗?可就算是最粗糙的陶碗木碗,也是得要有一定技术才能贩卖的。以山寨众伙伴们粗手粗脚的程度,没把碗摔了就不错了,更何况自己烧来卖?可若非如此,霍大哥霍大哥没事去买器皿做什么?这点生活琐事,差派府中人过来处理不就得了?

--可当凌冱羽看到霍景所要买的「食器」时,什么「琐事」、「普通」之类的想法瞬间消失得一乾二净。

霍景要买的的确足食器,但这食器可不是寻常可见的那种粗陋碗碟,而是价以黄金计、寻常人一辈子都没可能见识到的上等货--什么秋影红木嵌金盘、荷景釉彩白瓷碗、白脂银缘象牙箸、月明透影琉璃盏............光名字就把凌冱羽绕得晕乎晕乎的,更别提那几乎抵得上他全副身家的价格了。

看着那一副副可能是他这辈子所看过最精美也最奢侈的食器,虽不想表现得像个乡巴佬似的,可霍景那种稀松平常的表情让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轻扯了扯对方的衣袖,聚音成束低声问:「大哥这是准备买来在府上用的?」

「不错。有问题么?」

「............没问题,只是头一回见识到何谓『讲究』而已。」

见霍景回答得那样理所当然,凌冱羽登时连善尽乡巴佬责任大声惊叹高呼不可思议的劲都没了,只能呆呆地看着他付上订金并同店家约好送货的时间,然后又呆呆地随他出了商铺。

如此一路走着,一直到领着少年进了街旁酒楼二楼的包厢歇坐、并同伙计点完菜肴后,霍景才终于打破了沉默,朝犹在震惊之中的少年间:「还记得方才我总共花了多少吗?」

「三十七两............」

单位是黄金。光是一套吃饭的食器就耗上那么多钱的事实,让凌冱羽怎么也没勇气说出那两个字。

但霍景自然不会在意这点细节。见少年答出了正确的数字,他一个颔首,又道:「不错。但我可以告诉你:店家当初收下那些个食器所花的钱绝对不少于四十两,而且若拿到京里去卖,至少能有一百两的价格。」

「一百两?」

翻了不止一番的数字让凌冱羽听得又是一阵恍惚,足费了好大的劲才勉强让自己的思绪得以正常运作:「那店家为何还要认赔卖出?拿去京城赚一票不是更好吗?」

「为商之道,所讲求的无非一个『利』字。他会认赔售出,自然是认为这是对他最有利的办法............你觉得是什么让他宁愿认赔还认为这是最有利的?」

「不考虑霍大哥霍大哥的名头?若他知晓你是海青商肆的人,说不定是打算藉此拉关系也不一定。」

「这的确是一种可能,却不是这次的答案。」

「嗯............如果他宁愿认赔也要卖,就代表如果他不卖,只会损失更大............想来是他进货已久却寻不到买家,再等下去便等于四十两打了水漂,所以好不容易见着有客人来,宁颐认赔三两也要将它卖出吧?」

「正是如此。「

「可霍人哥不是说那食器在京城能卖到上百两吗?为什么他不这么做?」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要考虑『运到京城卖』和『在本地卖』的不同之处。你说说看,这两者间有何差异?」

「主要还是差在路途吧?漳州与京城相距甚远,按寻常人的脚程,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盘缠自也是不可少的。只是瓷器易碎,光顾着便得耗上极大的劲了,更别提还得严防劫盗毛贼或宵小............就算顺利入京,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京里寻得合适的卖家也--」

分析诸般可能的话语,在明白霍景此问真意的同时戛然而止。凌冱羽面上恍然之色浮现:「大哥是指路上可能遇到的诸般变量?在本地卖,价格虽高不了,一应细节却毕竟还在掌握之中,可若为求高价而往京城去,种种变量却可能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故为求稳妥,那店主明知价低却仍选择了在本城卖,因为他认为这么做,比起冒着奇险上京更来得有利。」

「看来我果真没看错人。」

和昔日相似的赞语,在霍景已卸下应酬姿态的此刻却更显意义非凡。听着如此,凌冱羽面上笑意扬起:「哪里,是师父您老--咳、您教导有方吶!」

这套路他也不知说过多少年,现下顺势而出、差点没把霍景说成「您老人家」............只是他虽及时止了住,听着的人却已察觉了不对。若有深意地瞥了眼少年后,霍景才在对方有些尴尬的目光中再次开了口:「现在你已经知道他甘愿认赔而不上京卖出的理由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他赔了这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