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绝之月满南安寺(出书版)(66)+番外
“每每看着他那样痛苦,我都好想紧紧抱着他、安慰他,告诉他‘你还有我’,不必为一个桑净而神伤若此……明明清楚彼此只见绝无可能的,可每每望着那张容颜、望着他的一颦一笑,心底,便又忍不住希冀,忍不住渴盼。”
话说至此,语调虽没有太大的起伏,却已带上了深深苦涩。
神情,亦同。
瞧着一向潇洒爽朗的独子如此神态,卓常峰虽为他那句“同为男子”所惊,却还是忍住了那些个礼教伦常的教训,缓声道:“他知道吗?”
“不。”
说到这,东方煜唇角苦笑依旧,却已再添了几许思念、几分眷恋。
“他虽才智过人,于此却单纯若稚子。不但对我这般异样的情感分毫未察,更信任、依赖我一如平时……平时对人一向冷漠的他,唯有对着我时会卸下心防,微笑、悲伤,由着我亲近、由着我碰触拥抱。”
“可面对他如此信赖,我心底存着的,却是那样龌龊不堪的念头……我很怕,怕这样得过且过下去,迟早有天会失了控制。所以我离开了,为了弄清自己的想法,也为了维持这段友谊。”
顿了顿,“虽说……如今想来,倒更像在逃避就是了。”
叙述至此稍止。他一个深呼吸缓了缓心绪,而在提杯轻啜了口茶后,有些认命似地抬眸望向了父亲。
只见后者眉头深锁、神情严肃,而在对上独子的目光后,一声长叹。
――尽管思念、尽管无奈、尽管苦涩……那双眸中所透着的却不是迷惘、无助,而是一如既往的坚定。
“你心下……想必已有了决定吧?”
“……是的。”
对父亲的提问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俊美面容已然带上了几分愧色:“只要这份情未曾淡去……孩儿此生,便没有娶妻生子的打算。”
语调坚定一如目光。
这才是东方煜此来真正的目的。
淮阴一别后,半年的时间里,他一如原先所决定的仔细思考了很多……虽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他绝不愿因此而让任何人痛苦。
要他明明心系于列,却还为了家庭、为了传宗接代而同一个他不爱的女子成婚,这样自私的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来的。
而如此话语,让听着的卓常峰一阵苦笑。
“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今天我可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
“爹……”
“你或许知道……对爹而言,你的诞生本是个意外中的意外。而在此之前,我便已决定了今生非你娘不娶――尽管他始终无意于我。”
顿了顿,“我对传宗接代之事并不是看得那么重,所以你不必为此心怀愧疚。”
“……嗯。”
“可这并不代表爹认同你这段感情。虽说感情是无法控制的,可喜欢同性毕竟有悖天理――姑且不论世人如何看待,单是抱持着这份情感,便足让你十分痛苦了。而做父母的,又怎会舍得见着孩子如此?”
没有苛责、没有教训,可这么样一番理深情切的话,却反而更能触动听着的人。
望着父亲满载关怀的目光,东方煜胸口一股热意涌上,终是深深颔首:“孩儿明白。”
尽管仍难免生疏,可此刻的他却深深体会到了彼此间那份血脉相系的父子之情……
而在对视良久后,两人同时一笑。
“你喜欢的,便是那个‘李列’吗?”
“是。”
“能让我周游花间、红颜知己无数的煜儿这般死心塌地,想必是相当不凡的一个人了?”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往九江官道上的一处小茶棚里。”
因父亲的话而回想起彼此初识时的情景。眸光略缓,唇畔笑意扬起,带着的,是迥异于先前的温柔。
“他是个乍看之下十分平凡的人――在他为救桑姑娘出手前,我都未曾注意到他。可一旦察觉了他的存在,目光,便怎么也无法从他身上移开了。”
“不光是他的武功、他的才智……那乍看平凡的外表下所潜藏着的,是一种超凡脱俗、近乎出尘的气息。他的一切都是这么样出色,而教人越是熟悉,便越觉自惭形秽。”
“可这样出尘脱俗的一个人,却偏又是那么样重情感、那么样温柔、那么样……脆弱而坚强,让人不由得为之吸引、为之怜惜……甚至渴望。”
言词间,深深情意流泄――却又在提及“渴望”二字时,神色罩染上阴霾。
因为自责,因为厌恶,对怀有这般心思的自己。
如此神态教瞧着的卓常峰一阵不忍,可便想转移话题,父子间能谈的也不过那么一两件而已……心下暗叹,他难得带着分忐忑地开了口:“你娘她……最近好吗?”
“咦?嗯……上回见着娘亲是半年前的事了,当时她一切安好。如今想必又在哪个地方逍遥了吧!”
“一切平安就好。”
察觉自己此刻的心情便与当年苦恋未果时全无二致,卓常峰苦笑了下,却又忍不住问:“她还……惦着白庄主么?”
“这……”
这么一问,让多少明白上一辈间感情纠葛的东方煜一阵尴尬,一时竟有些无从启口……足过了好半晌后,才道:“说实在,就孩儿看来,您两位早已是两情相悦的,只是娘亲始终拉不下面子而已……不说别的,单从几次听闻有人欲对您不利,娘亲便‘云游’到了京里这点,便可知娘亲的心意如何了。如今所欠缺的,也不过就是面对面好好谈上一次的机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