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生胆小(125)+番外
一道天麻炖母鸡,汤汁奶白,母鸡的黄油都被小心的去掉,整只鸡炖的形状未散,肉质鲜美。范杰说这道菜在家里也可以做,对头晕有疗效。
水晶山药也是非常简单的,范杰和瘦子的本意是,太复杂的菜还是去酒店吃吧,有些东西在家里根本处理不好,浪费钱不说,还容易吃出毛病来,做些家常的东西也很实用。
导演拍完了一段,拿着汤匙端着碗说:“我还是头一次不想修后期呢。”
一边的人也说,修了也许效果更不好。范杰这才明白,其实电视上看的一些厨艺节目,是要后期加工的啊。
导演想了想说:“范老板,我们电视台这边正好有个厨艺争霸的节目,来了不少知名酒店的厨师,我看你们这手艺拿个年度奖也不错,这栏目是要放在对外台上播的,你们不是在海外做果酱吗?”他意思是给点赞助,露个脸也算是做了广告。
瘦子有些蠢蠢欲动,做厨师和外人的交流很少,但总指望休假去充电也不太实际,他期盼地看了范杰一眼,范杰心知肚明连忙答应了。
范杰不怕自己店里的人出名,若真出名了要跳槽,他也欢送,人家要走自然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人都往上走,他不拦着。
瘦子也没走的心思,他还是店里的小股东呢,家里虽也没意思让他自己创业,瘦子没心思去学管理,他只要做好菜,客人吃的满意就满足了。他只是想去试试,和各地名厨交流下。
范国起到底还是卖了老院子,就算他不想卖也不行,哪里要修高速公路,旁边就是工厂,住不了人。
方程听说范杰老家没房子了,也问了下在B市附近风景秀丽的地方有没有农家小院,正好把范杰他们的户口也迁过来,总是住在店里也不方便。
瘦子如今自己在B市买了房,老家的房子卖了,父母愿意就在这边住一段时间,住腻味了就回老家去大儿子家里,在不高兴了,他们还有卖房子的钱自己买一套住。
三子家如今也算可以,给换了新房,虽然一家老小挤在新房子里,到底还是有个容身之处。三子自己也不愿意再浑浑噩噩的,在范杰的介绍下去了一家小酒店打工,从洗菜做起。
不管怎么说范家湾子拆了,但地名仍旧被保留了下来。至少在范杰这一辈的后代里,还有人会记得自己的老家叫范家湾子。
等节目播出时,范杰和叔叔已经回了B市,自从上了电视,‘范家药膳’和‘北一居’生意火爆,慕名前来的游客,本地有名的老饕也云集在药膳店里,每天换着菜色,评论一番。美食家也写了不少评论,虽然也有批评的,但也不都是无理取闹。
一色菜式,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喜欢的捧场,不喜欢的提点意见,都能接受。
可这样的盛况维持不久,等到关于螺丝内含寄生虫致病的消息一传出来,不仅仅是B市的餐饮业受到打击,基本上全国都陷入不景气的低迷状态。
这时才有人记起来,那美食节目上‘范家药膳’的小老板说过,有些东西一定要弄的干净了,烧透了才能吃,不能只顾着美味,忘记了病从口入的道理。
而这时传染病从南边过来,一时间人心惶惶,可新闻里播出了B市里几位领导仍旧去了‘范家药膳’进餐的画面,鼓励大家去卫生干净的店面进餐,虽然画面隐去了店名,但那装修和厨师的脸,大家都认得。
就因为这条新闻,本来准备放假休息的三家店面,不得不取消了放假决定,就连医院旁边的店,订单爆满,根本忙不过来。
第59章
范杰一直就在医院的分店帮忙,这里店面太小,十几个炉子上全炖着汤水。范杰一直坚持着小罐炖汤,的确如果换成大罐子省时间省地方还省费用,可范杰和瘦子几人在大罐子里实验过,比例也严格按照要求来炖,味道就是没有煤炉子小罐炖出来的好。
范杰琢磨了半天,也许是因为体积大,火候不好控制的缘故。最后还是‘北一居’的老师傅说,不如就小罐汤,大锅汤弄出来和大锅菜差不多,单位食堂里不都这样吗?佐料俱全,拿铁锹炒菜,要的是力气不是手艺。
再说医院里的店面小,厨房和就餐区混合着,那些客人们大多数都是医院里的病人家属,图的就是个补,知道是大锅,价格又贵,也许就不买了。
店的面积的确是小,刚五月份的天气,里面就热得坐不了人。范杰已经拆了食材中药展示区,可仍旧不够用,本来他开这分店没打算扩大经营的,只图为高珊珊送汤的时候方便,高珊珊想吃啥就做点啥,再说一家医院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孩子的啊。
可惜他估计错误,虽然天天看地球人口在减少,很多国家人口负增长,可这里毕竟不是海外,还讲个养儿防老的老规矩,这生意就算在形势紧急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不听劝阻去医院,甚至有其他医院的病人家属开车过来购买。
因着这店面是方程的产业,就算过户给范杰了,范杰仍旧每个季度结一次帐,分红给方程。其他人也没有意见,毕竟都知道这房价贵,范杰凭什么白占人便宜,再说三家店的利润一起分红,他们没出什么东西也能拿到钱,白拿的还嫌少那是太贪心。
医院方面也觉着范杰的店做的好,品位也不错,和他们医院的风格很搭,见范杰有意扩大经营,医院将大门口处的十间外包到期的水果店小吃店杂货铺给结了,转包给范杰。其实他们是打算把食堂给范杰的,可看了看范杰店里的价格感觉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