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不开实习证明(121)
这话说的就像是要明抢了。会议室内的声音大了起来,一下子站起了好几位不赞同者。
短发女提高声音:“这也只是外部原因!很多超级英雄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选择‘离职’的,把超能力交给其他人不是正好吗?你们看,CH就是这样的。”
争吵声更大了。在喧嚣的外围,安以诚眨眨眼,总感觉自己错过了什麽新闻。
他偏过头,撞上了杨林樨担忧的目光。
安以诚心里一凉。看样子外头确实是又传出了什麽事,而木头比他知道得更早。
在满屋吵嚷中,一个身着卡其色短袖T恤的中年男人站起身,缓步走到了圆桌边,在桌面上叩了三下。
咚、咚、咚。
有规律的声响打断了情绪激动的争吵,会议室的声音渐渐弱下去。衆人擡起头,发现圆桌边的讨论者都对男人打招呼。
男人清清嗓子,提高声音说:“诸位,今天大家为了共同关注的话题而来,人与人之间想法不同是很正常的,也不必有太大火气。”
围坐区有人发出疑问:“你是哪位?”
“不才,算是‘天生书舍’的……总店长。”男人微微欠身,“大家给我面子,一般都喊我‘梁先生’。”
第 63 章
“总店长”的名头一搬出来,这位梁先生便自带了几分权威性,其他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等待他说话。
梁先生身上确实带着一种领导者的气质,在衆人的注目下泰然自若,甚至是享受的:“我们‘天生书舍’的读书会,追求的是观点的交流和思想的交锋。不过,如果交锋时带了太多情绪,就容易变成打架了。”
几位激动的发言者慢慢平複下来,安静地看向圆桌。
梁先生继续道:“我们不争对错,只从彼此的言论中取长补短。思考、思想才是最鲜活和重要的。比如这个引起了争议的问题,其实诸位只是站在了不同的角度……”
梁先生自然地把衆人引回了讨论之中,大家很快又开始有序地发言。
但是,因为这个模式越发像是讨论课了,安以诚也自然地走起了神。
他打量着圆桌边的梁先生,凑近杨林樨:“总店长是什麽意思?这家书店是连锁的吗?”
杨林樨点头:“好像是。”
安以诚坐直,有些迷惑。总店长跑来参加分店的读书会,这是什麽特殊的企业文化吗?
圆桌前,有人挪过来了一张椅子,让梁先生也坐到了桌边。他坐在所有人的视线焦点,在每个观点之后附和或驳斥,俨然成为了读书会的中心。
但安以诚这会儿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还惦记着刚才听到的CH的新闻。安以诚想立刻打开手环搜索,然而迫于氛围没能擡起手。
这时候,他身旁的荣芋站起了身。安以诚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梁先生的说法并没有解答我的疑惑,我想也没有解答在场其他人的疑惑。”荣芋反驳道——安以诚根本不知道她在反驳什麽,“超级英雄的能力是无法用统一标準来衡量强弱的,所以也不可能依此决定谁能做超级英雄、谁又不能。”
“就是啊!”杨林樨使劲点头。安以诚又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原来只有安以诚自己在走神吗?
梁先生笑了笑:“确实如此。这个方案确实不完善,我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所谓的抛砖引玉,”荣芋赶在其他人提出“玉”之前开了口,“是以‘要从超级英雄身上提取超能力’为前提的。现在讨论的风向已经被固定了,就是‘超级英雄不应该独占超能力’。”
杨林樨一拍大腿,摇晃着安以诚的肩膀:“就是这个!我憋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的话!”
围坐区中也零星响起赞同的低语。
淩万顷扶了扶眼镜,小声提醒:“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前提性问题了,大家的倾向就是‘超级英雄不应该独占超能力’。”
荣芋目视前方,仍注视着梁先生:“刚才给出的种种理由并不能说服我。既然咱们是交流思想,我当然也可以继续提出不同的意见。”
梁先生点头:“这是自然。”
荣芋便说:“大家讨论的前提似乎是提取超能力的技术真实存在并且必然被使用。但如果没有这项技术,或者说不去使用它,这些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安以诚、杨林樨和淩万顷在心中默默说:这项技术其实是有的。
在梁先生身旁,衬衫男开口:“我不能认同你的观点。这项技术既然已经被提出,那麽问世就是早晚的事,我们的讨论是具有前瞻性的。”
荣芋接着道:“但还有使用问题。目前社会秩序处于稳定的状态,我更倾向于这项技术不会被大规模使用。”
眼镜女擡起头:“这只是一种天真的猜测。超能力的利用价值太高,只要有了技术,不可能不去使用。社会是要不断进步的,想要发展,就不能盲目遵循旧模式。”
这话获得了一片认可,连淩万顷也稍微点了点头。杨林樨不满地戳他,完全是个带情绪交流的反面案例。
荣芋看向了眼镜女:“就算旧模式才是更好的?”
眼镜女的目光犀利:“你又凭什麽这样认定呢?好不好是要探索出来的,而研究技术正是探索的过程。”
地中海转向了眼镜女:“我觉得你说的很好,技术研究……”
荣芋的轻叹声在重新响起的热络讨论中几不可闻。安以诚看过去,发现荣芋收好了东西,正要离开座位。
安以诚低声问:“你要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