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292)+番外
对此,刘挽带着几分谦虚的道:“大概都扫了几眼。”
刘挽未必仔细读完那些书,但大概也都看了一些,揪住了中心思想。
当然,上辈子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刘挽怎么可能在现在这个年纪读了不少书。这话肯定是不能告诉刘彻的。
从前刘彻都没管刘挽读的书,现在更不可能管了。
但是和刘挽讨论所谓的长生不老,刘彻觉得有些奇怪。
“虽说淮南王的手下有不少精通炼丹之人,但他们既然跟淮南王一起谋划造反,是不是应该小心些?”霍去病觉得大年初一不好在一直讨论长生不老的问题,果断的转移话题。
说来说去霍去病最担心的还是刘挽的安全,最近刘挽生事的能力越来越强,手里的利益太多,很有可能会有珀更多人对刘挽下杀手。
在东海的时候,明里暗里就有不少人对刘挽动了手脚。只是都让霍去病挡下。这事儿刘挽不知道,自然不会心存警惕,可霍去病既然清楚就不得不小心。
刘彻相对比较了解最近到底有多少人要对刘挽动手,霍去病提及,刘彻瞬间警惕了。
“人朕另外给你找。”本来想要立刻满足刘挽提出要求的刘彻,被霍去病提了个醒,赶紧改主意。
“父皇怎么保证另外找来的人不会像他们一样,不满父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风险必然是一直存在的,刘挽打的主意是,“所以我让阴阳家的人和他们接洽。”
对呀,之前刘挽已经提到了,让阴阳家的人和他们往来,具体要偷师的内容,刘挽可以跟阴阳家那边的人碰头,达成共识。
啊,是!
霍去病和刘彻对视一眼,也想起来刘挽刚刚提出的主意。
“父皇和表哥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刘彻和霍去病的眉眼官司,刘挽又不是完全看不见,故而有此疑问。
“该让你知道的事,父皇自然会让你知道,不该让你知道的事不许打听。”刘彻这不算回答的回答让刘挽瞬间有了答案,看来有不少人想要她的小命呢。
刘挽耸耸肩表示,刘彻不说就不说吧,她又无所谓。
“盐务之事须尽快落实。”刘挽之所以得罪人,就是因为她抢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那些人才会迫不及待的要去刘挽的性命。解决问题的办法莫过于尽快将这些利益分出去,平息一部分人的怒火也能得到这一部分人的保护。刘彻盘算起来。
刘挽重重点头道:“我尽快让姑祖母放出消息。”
刘彻闻言马上追问:“你倒是毫无芥蒂。”
此言之意让刘挽不敢不接话。
第183章 平和
长长一叹, 刘挽道:“父皇又不是不知道,姑祖母的威望。况且之前姑祖母帮上了忙,过河拆桥,吃相太过难看, 以后谁还敢帮孩儿?有姑祖母庇护孩儿, 父皇也能省省心。”
谁都知道刘彻的言外之意, 馆陶大长公主曾经怎么样的为难卫子夫, 别人或许不知道,卫子夫不会不知, 刘挽早些年也算是经历过, 也会知道。
如今刘挽一回一回的有好事都能拉上馆陶大长公主, 刘彻那一问, 刘挽尽显无奈的答来,也让刘彻笑了,末了却也叮嘱刘挽道:“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去相信,知道了吗?”
听到这话, 刘挽明显一愣, 她怎么觉得刘彻有事又瞒着她。
额,也不是第一回了,刘彻素来有事都不会告诉刘挽的。
“是。”刘挽不管那许多,到目前为止她和馆陶大长公主之间的合作算是相对不错,至于将来她们是敌是友,且看她们最后会不会翻脸。
陈氏成为废后, 卫子夫成为大汉的新皇后, 此事对陈氏的冲击是巨大的, 可是要说将过错全都归在卫子夫头上, 以为没有卫子夫陈氏就可以再一次成为大汉的皇后?断无可能。
刚刚开始刘挽也担心随着卫子夫成为皇后, 她和馆陶大长公主之间未必能够再像以前一样的合作下去,毕竟王娡这个敌人,如今已然败下。刘挽的目标相当清楚,只要王娡不为难她,她也断然不会去为难王娡。
馆陶大长公主就不一定了。
王娡到底做了何事,想必刘彻有数,在对待王娡的态度上,刘挽和馆陶大长公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一点想必刘彻也清楚。
况且,陈氏的皇后之位对馆陶大长公主来说何尝不是一份执念。
如今叫卫子夫拿了去,馆陶大长公主没有任何作为,落在别人的眼里或许松了一口气,但实话一句,刘挽从来没有掉以轻心。
刘彻问起刘挽,不仅仅是问刘挽对馆陶大长公主的态度,也是在提醒刘挽,不管是谁,该防就得防。尤其他们存在利益的冲突。
但刘挽分析之后又觉得,聪明如馆陶大长公主,她肯定明白一个道理,就算卫子夫不再是大汉的皇后,也轮不到陈氏。
废后再立,自来有这样的规矩吗?
况且,刘彻究竟为何废陈氏的皇后之位,那才是关键所在。
“陛下提醒得对,你要多小心。馆陶大长公主此人心计颇深,与之交往你要多作防备!”等刘挽和霍去病离开未央宫,霍去病也有些不放心的叮嘱刘挽一句,希望刘挽千万不要全然相信了馆陶大长公主。
刘挽问:“馆陶姑祖母再如何算计,父皇会再立陈氏为后?”
霍去病连一丁点犹豫都没有的回答,“自然不会。”
“这个道理我们懂得,想必馆陶姑祖母也会懂得。相比之下,和我合作,她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撑起陈家,也撑起宫中的陈氏。反之,我是为父皇做事,她要是同往外人一道对付我,让我损失利益,不满于她的人就会变成父皇。后果,她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