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370)+番外
“如今你手里有多少生意你数得过来吗?为何你要这诸多生意?”霍去病别的都可以不细问,这一点不得不问问。
刘挽挑挑眉道:“缺钱。”
霍去病一噎,刘挽正色道:“表哥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现在的兵马粮食军械一应供给都是我出。国库的钱父皇嫌拿得太麻烦,每回都从我手里提。”
用一个提字,证明每回刘彻派人从她手里拿的钱并不少。
“那可以交给别人去办。”霍去病一滞,他自然不会说出军需不需要的话。
“谁来?要知道舅舅在北边开始让人养马,大汉缺马,按你的架式,将来喊缺马的人一定会是你,依你的性子,怕是整个大汉的马都得先供上你,你说桩桩件件哪里不需要钱。”刘挽铺开的摊子别看大,支出也是非常大,尤其刘彻都把刘挽当成私库,随便提。
国库支出,刘彻纵然要对付匈奴,以供军需,他想提钱亦须走流程,到刘挽这儿,给刘挽一个条子,刘挽是连问都不问他要干嘛,直接让人提。真是花钱的痛快,累死他们一个个赚钱的。
霍去病又旧话重提道:“要不你练兵的事算了?”
哎哟,这个事他们聊了好几回了,刘挽没能忍住瞪了霍去病道:“又是谁让你来劝的?”
“陛下,姨母,舅舅,都恨不得你点头不练。”霍去病表示他也无奈,被人逼着来不得不说的。
刘挽冷哼一声,霍去病如实答道:“我也觉得你无须太辛苦,凡事有我和舅舅。”
“你瞧着舅舅立下功劳,舅舅敢大声说话?”不是刘挽看不起卫青,而是卫青的性格本不是那张扬之人。在刘彻手下活着的人,卫青这样的能活得长。刘挽并没有取笑卫青的意思。而刘挽所处的位置,能让刘挽受气的都是皇家的人,那是卫青能扛上的?
“你,算了。能给我气受,能让我不想忍也得忍的人就那么几个,你还能为了我让我父皇不痛快?我指望自己吧。自己挣来的最踏实不过,也能让人不得不多给几分面子。”刘挽被霍去病说得也算考虑清楚了,无论如何也得干。
无论谋划再多在最后有用没用,一定会比没有准备要稳妥。
她不信了,十年二十年后,她依然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真到那一天时,她再懊悔不迟,她眼下谋划也没有多长时间。
刘挽吐一口气,不断的给自己打气,目标也坚定了。
“你怎么想跟陛下杠上?”霍去病对刘挽的脑回路也是服了,刘挽到底怎么想的?她好好的为何想和刘彻有对上的可能?
刘挽能告诉霍去病,将来有一天不是她想跟刘彻杠上,而是刘彻容不下他们一大家子?
这种事情哪怕说出去也未必见得霍去病会相信。
再说,那是能说出口的话?
刘挽马上道:“我只是打个比方,比方,如今我祖母为难我的事少了?我不照样得忍下。你能给我打回去?我面对的人,你们想帮都很难帮得上,所以,我只能自己动手。你吧,外面的事我自己也能解决。”
“按你说来我们对你岂不是没有用?”霍去病像是终于发现这一事实。
刘挽啊的张大嘴,她有这个意思吗?不,她没有,她绝对的没有,请相信她。
霍去病似也意识到问题所在,目光扫过刘挽,竟然透着几分慎重。
“表哥,你想啥?”霍去病的表情太过严肃,让刘挽无端生出不详的预感,刘挽赶紧追问一句。
“你说对了。”霍去病像是认清了某个现实,突然又像是下定了某个决心,“陛下可以是我们的依靠,也可以是别人的依靠,泰永,你会比我们更合适。”
【作者有话说】
我又悄悄上加更了
第231章 你更合适
不是, 刘挽比较想问的是,一会儿的功夫霍去病想到啥了?一句她更合适又是几个意思?
霍去病完全不打算跟刘挽细说,反而拉过刘挽道:“好了,以后你做任何事情, 表哥都不拦着你, 练兵的事, 表哥帮你。”
虽然之前刘挽就跟霍去病说过, 希望霍去病能帮着她练兵。霍去病不至于说不情愿,多少也有点抗拒。然而突然说要帮着刘挽练兵???
“我答应帮你练兵, 你反而不乐意了?”霍去病没有错过刘挽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之前我求了表哥多久表哥才能答应。况且你答应了也没有帮我练兵, 如今表哥反而主动愿意帮我练兵, 我只是想知道表哥到底在筹谋何事。”刘挽如实道来, 也等着霍去病回答。
霍去病上前搭上她的肩膀道:“这件事对你我有利,你的身份比我们都合适做很多事。如你所图,我支持你不应该?”
这句话一丢出来,霍去病相信刘挽肯定明白了。
“那是自然。”刘挽的身份适合做的事情比卫青和霍去病都要多得多。先前霍去病没有意识到也就算了, 被刘挽提醒后他怎么可能不顺势为之。刘挽懂得霍去病言外之意, 看着霍去病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意。
霍去病被她看得一乐道:“怎么,难道在你心中我对诸事一无所知?”
“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刘挽能觉得有能力击溃匈奴的冠军侯是个没心眼的?
不过是霍去病暂时不需要动心眼罢了。
“对陛下,陛下对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此生我不会背叛陛下,也永远不会做出伤害陛下的事。陛下但有吩咐,刀山火海我都会上。”霍去病算是在告诉刘挽, 为何多年以来从来不对刘彻动心眼, 因为那是极不必要的事。但在刘挽的事情上, 一如刘挽所说的, 能为难刘挽, 让刘挽有苦说不出的人,并非他们能够对付,所以还得刘挽自己上。因此,想让刘挽将来痛快肆意的活着,必须让刘挽手里得到更多的筹码,让刘彻不必考虑便选择偏袒刘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