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天下都以为朕会亡国(196)

郦黎炸毛了,抄起尚方宝剑就追着霍琮到处砍,不过连剑鞘都没拔,主打一个声势凶猛。

他们闹出的动静太大,守在门外的安竹探头往里面忘了眼,见陛下雷霆大怒追着霍州牧喊打喊杀,顿时放下了心,重新安分守己地站好数蚂蚁。

看来没事。

霍琮轻巧地翻窗跳出去,被郦黎一路追到御花园的一棵大树下——好巧不巧,正好是这次他们见面时的那棵树下,长腿一蹬树干,就轻巧地爬了上去。

郦黎在树下仰头瞪着他,瞪到眼睛都发麻了。

“打不过就爬树,你这是耍赖!”

他大声嚷嚷道。

郦黎一直学不会爬树,还因此被小学一帮臭男生孤立嘲笑,当天背着书包抹着眼泪哭天喊地地找到霍琮家,把所有大人都吓了一跳。

最后还是霍琮有办法,三言两语就把他哄好了,问出原因后,又带着他去学校和所有年级的男生比了一次爬树。

霍琮以压倒性优势碾压,还顺便帮郦黎好好扬眉吐气了一番。

但不管霍琮怎么教,郦黎总是学不会爬树。

他说自己害怕站到太高的地方,不是因为恐高,而是因为身边没有别人。霍琮觉得不会爬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也就放弃了,转而继续检查他的暑假作业。

如今时过境迁,成荫浓绿中,霍琮站在树杈中央,阳光透过叶片间的缝隙洒落在他身上,碎成一片晃眼的金光。

他在高处朝郦黎伸出了手。

郦黎抿了抿唇,似乎说了一句什么,看口型,大概是“我上不去的”。

但霍琮仍坚持地伸着手,示意他上来。

郦黎拗不过他,把那柄相当于无价之宝的尚方宝剑丢到了一边,抓住霍琮干燥的手掌,学着他方才的样子,并不抱太大希望地踩着树干的凸起处努力向上一蹬——

飒飒风声吹过耳畔,隐约间,郦黎听到有一个孩子带着哭腔,在身后喊道:“不行,太高了,我上不去!我害怕!”

可当他回首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高处。

郦黎不自觉地看向身旁紧挨着自己的霍琮,树上空间有限,他们只能紧贴着彼此,但也因此站得很稳,很踏实。

“怎么这次,一下子就上来了呢?”

他不可置信地喃喃道。

“因为你长大了,”霍琮轻声道,漆黑眼眸中倒映着青年俊秀的侧颜,“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再害怕高处了。”

郦黎想了想,说:“不对,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

郦黎笑了笑,松开抓着树干的另一只手,捧起霍琮的脸颊闭眼吻了上去。

他并不害怕会掉下去。

因为这里的高处,不止他一人。

第86章

八月,霍琮入京,升仙大会半道中殂,李臻任民智宣传组组长,归于礼部管辖;

同月,陛下下旨宣布兵制改革;

九月,改年号为新政,并宣布重开科举,天下震动。

“陛下性格锐意进取,这本是好事,”某次士人集会上,一位出身当地豪族的年轻公子不忿道,“只是不知为何,陛下总是对我们这些出身世家的人抱有偏见?明明我们什么都没做!”

“放眼前朝,朝廷之上哪一位不是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士农工商,人人各安其职,国家方能安定。那些寒门只知道死读书,个个都读成了书呆子,就算当了官,也都汲汲营营追名逐利,诸位这样出身高贵的清流,怎能与之为伍!”

在座其余人纷纷应和:

“刘兄说得没错!”

“若是长此以往,寒门在朝堂上占据过半,乃误国误民之举!”

“依我看,陛下身边肯定有奸臣!”

人人都露出了义愤填膺之色,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并不是反对科举,而是反对郦黎刚颁布的一项关于科举的改革:

考卷糊名。

没错,在此之前,大景科举的卷子是不糊名的。

郦黎在知道这件事后目瞪口呆:不糊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不就成了皇亲国戚选拔大会了吗?

今天吏部尚书塞个他家二舅子,明天礼部侍郎安排个自家三大爷,怪不得这朝堂整顿来整顿去,还是有这么多蛀虫蠢货,搞了半天,都是一窝出来的!

可当他在朝堂上说了本届科举要糊名的事后,却遭到了包括陆舫在内,所有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早朝散后,陆舫还特意私下里拜见他,陈述了这项改革的利弊。

“陛下,臣明白您的苦心,也清楚考卷糊名,长久来看必定能使我大景人才济济,”陆舫沉声道,“但这项改革,比起您从前的那些改制,看似微不足道,却几乎损害了全天下世家大族的利益。”

“您这样做,是在与全天下为敌!”

郦黎当时只反问了他一句话:“天下?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

“有区别吗,陛下?”陆舫无奈一笑,“您改革兵制,藩王对您不满;收回盐铁经营权,地方官员巨商对您不满;再要改科举的话……臣实在担心,当初季大人的事情重演啊。”

季默当时是为了什么,一怒之下冲动杀人的?

之后种种不必说,归根结底,起因还是刺客行刺,郦黎昏迷不醒。

虽然中间漏了一环,郦黎实际上是因为想起了上辈子的记忆才晕倒的,但旁人可不清楚这些。

陆舫自诩改革派,可陛下自打亲政后的种种大刀阔斧举措,看得他都有些心惊胆战。

“元善你说的有道理,”郦黎点点头,“这段时间发布的政令确实有些多,过犹不及,大家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也正常,日后朕会注意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