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世界都在被鬼怪们求抱抱(716)+番外
老师的讲解还在继续。
当溺死女婴成为一种风气后,有人渐渐的发现,好像将婴孩沉入天坑后,自己一家就会走好运。
比如说有一个人,长久以来病痛缠身,可是等他将自己的女儿沉入天坑后,他的病忽然就好了。
这人找其他人一聊,没想到引来了很多的共鸣。
有人说自己找到了更漂亮的小老婆。
有人说自己得到了土司的赏识。
有人说自己在路上捡到了一笔钱。
……
随着讨论越来越多,也就有更多的人注意到所谓的沉婴这回事,那段时间以来,究竟是死了多少婴儿,已经无从考究。
在这个时候,死的都是女婴。
老师说道:“说什么将自己的女儿沉入天坑,就能换来好运,这不过是他们的心理作用罢了,人的机遇说不定的,就说我好好的走在学校里,有时候也能捡到钱,但我可没做什么用孩子换来好运的亏心事。”
偶然事件被那些零零散散的人凑在了一起,于是这就成了一种扭曲的共识,抱着试试看的人越来越多,若接下来真发生了好事,那一定是他们沉进天坑的祭祀品起作用了。
若是没有发生好运,那只能说是他们沉入的祭祀品还不够多。
不久之后,一个男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也站在了天坑的边上。
与之前的人不一样,他抱着的是男孩。
村落的人对于男孩是极稀罕的,让他们放弃男孩,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这个男人会抱着男孩来到天坑,自然也是无奈之举,他的孩子是早产,身体孱弱,没日没夜的精心照顾着才拖了半个月的时间,大夫说了,这个孩子身体太弱了,肯定是活不长了。
与其让这个孩子无声无息的死去,倒不如尝试着大家都会做的事情,如此,为家族做点贡献,也算他没白来这世间一遭。
男人不顾孩子微弱的哭泣声,闭着眼睛,把手里的孩子扔进了天坑,不过短短时间,婴孩的哭声消失,水面上只留着浅浅的涟漪。
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有些意外。
白瑶举起手,“老师,我有问题。”
老师问:“什么问题?”
“你说的这个地区,是不是包括一个叫做凤凰山的地方?那里几十年前建了很多工厂,但现在工厂都废弃了。”
老师目露意外,“对,凤凰山那里早年间因为经济发展,建了很多工厂,不过后来风向变了,很多工厂都破产了,而那个所谓的天坑,就在凤凰山上。”
“同学们。”老师欣慰的说道:“这位女同学是做了课外知识的呀,很不错,值得大家学习。”
第587章 我那阳光开朗的男友一定是好人!(22)
白瑶会知道凤凰山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她多么的爱学习,做了课外准备,而是因为她去过凤凰山。
就在她六岁那年,她被绑架到了一个废弃的工厂里,也是在那里,她遇见了覃狩。
或许现在身处文明社会的人,很难想象到当年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为了追逐荣华富贵,可以溺死亲儿亲女。
但其实不论是什么时代,即使是受过再多素质教育的人,也会做出各种龌龊事。
第一个男人沉了自己的儿子后,没过多久,他竟然意外的发了笔横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商,他想娶多少女人就能娶多少女人,想生多少儿子就生多少儿子。
他的成功让人眼红又艳羡,于是,就有人传言,把男婴投入天坑会比女婴的效果更多,这个地区的风气又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大家还是争相生儿子,但生下儿子,是为了投入天坑。
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魔怔,一具又一具婴孩的尸体被投入沼泽地,如果泥土与水能被抽干,那里面一定是已经尸骨成山了。
这种疯狂的“习俗”,直到国家稳定,社会安稳后,有关部门注意到了相关情况,才以强硬的手段叫停。
虽说是如此,但金钱权利的诱惑性太大,还是有人顶着严苛的法律条规偷偷摸摸的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
后来,是抓住了一批典型做了最顶格的惩罚,才让这些人慢慢的歇了心思,现在的凤凰山周围的人,还知道当年把婴孩沉入天坑之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老师在这节课后给同学们留了个作业,很简单,就写写对于糟粕的看法。
但凡是心理正常的人,听到这个故事后都是憋了一肚子的愤懑,所以这个作业倒是不难。
白瑶没有急着出教室,她赶紧跑到前面拦下了要走的老师,礼貌的问道:“张老师,我刚刚搜了和凤凰山有关于沉婴的事情,网络上并没有相关的讨论和探讨,所以我想请问老师,为什么您会对当地的旧俗这么了解?”
张老师很和蔼,很有耐心的说道:“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当地做调查,当时我本来是想把这件事作为我论文的话题的,但后来我觉得这件事过于黑暗和残忍,就放弃了。”
他们这种民俗学者,很多时候都需要去相关地区亲身做调查,才能写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而张老师年轻的时候就去过不少偏远的小地方,也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实在是走不动了,才开始安心的教书育人。
回忆起以前,张老师又忍不住怀念,“想当初凤凰山连条好好的公路都没有,我和孙老师一起爬了很久的山,才到了上面的村落,这要是换了现在,我们可爬不动了。”
白瑶追问:“当年和张老师一起去做调查的还有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