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男神经(2)(202)+番外
回到汴京之后,苏清之就陷入了忙碌中。没别的原因,主要是赵祯果真要禅位给苏清之。
并且还说禅位大典和苏清之的登基大典一并儿举行,更要大赦天下,与天同庆。
苏清之没法拒绝,大部分的事宜都交给礼部官员准备,然鹅大部分事宜交给礼部官员准备,并不代表苏清之就能放轻松。主要是赵祯才是诸事不管,还整天带着庞妃从这个宫溜达到那个宫......
也是这个时候,苏清之不得不承认,说庞妃是赵祯的真爱,还是挺靠谱的。不然呢,为何赵祯不管干什么都带上庞妃,后宫女人知情识趣的不要太多,庞妃娘娘的相貌更不是顶顶出色的那一挂。
庞妃漂亮归漂亮,但属于国色天香艳丽牡丹那一挂。很多文人雅士并不喜欢国色天香的牡丹,觉得俗气,反而喜欢很有书香卷气息的空谷幽兰。
赵祯严格来讲,其实也是喜欢那一挂的女性。他的第二任皇后曹氏实际上就是气质卓越,如空谷幽兰的女子。
奈何赵祯呢,性格温和归温和,但挺固执己见。
他不喜欢曹皇后,和第一任性格嚣张跋扈的郭氏一样,算是被百官强迫娶的。恰逢当时庞妃入宫,比曹皇后更懂得讨他欢心,因此赵祯执拗的改了喜好。从喜欢气质流的清丽佳人,变成了喜欢明艳挂的。
索性庞妃比较会做人,并没有因为她的父亲乃是当朝太师,就嚣张跋扈,在后宫竖敌。且挺给苏清之这位即将当皇帝的太子面子。
苏清之自然也就投桃报李,承认了庞妃庶母的身份。
当然了,苏清之的忙碌,并非赵祯整日里溜达,给他制造麻烦。恰恰相反,别看赵祯今儿这个宫明儿那个宫的溜达,根本就没有给苏清之找麻烦。
苏清之的忙碌在于,朝政上的屁事儿多。
首先就是江南一带退桑麻还良田的决策遭到了阻碍。
大宋经济发达,除了国内外,还发展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商,将大宋生产的瓷器、丝绸以及茶叶往欧罗巴销售。
可以说海上贸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旁的不说,丝绸的畅销,导致江南一带更加扩大了种植桑麻。
几乎每十户人家就有九户人家,将良田以及中等田地改成种植桑麻,剩下的一户人家,则是种植的粮食,并且没有种植苏清之准备大面积推广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
而这也就导致了灾情一来,原本鱼米之乡的江南,还有从别地儿调拨粮食来。第一回全国范围内大降雨,江南一带遭灾,苏清之派了钦差去赈灾,差点连钦差都白给了。
第二回......第三回,反正苏清之一肚子的气,偏偏还真就不知道该和百姓们讲不能光顾着眼前的利益。
反正经次此一遭,苏清之发现自己除了有火力不足恐惧症外,还多了存粮不足忧患症。于是乎就忙忙忙,忙到禅位大典以及他的登基大典那一刻,还在忙。
就很奈斯。
一点登基为帝的喜悦都没有。
“哎,要不,为了庆祝孤顺利登基变成皇帝,打打辽国助兴?”
老吴:“......”
“官家听说了没?”老吴很从善如流的改口,不再称呼苏清之陛下。“辽国最近又出事了?”
“哦,又出事了?”苏清之表示惊讶,甚至还挺惊喜。
“又出了什么事儿?”苏清之问。
“妖魔肆意。”
“嗯?”苏清之这下子更加敢兴趣了。
“怎么会妖魔肆意了的。等等,孤,啊,不,朕记得朕前往边关修葺城墙的时候,就听说辽国国土被妖魔霍霍了多半,现在又来。不会整个辽国都被妖魔霍霍了叭。”
如果真的是,苏清之都不知道该说好得很,还是惋惜辽国的皇帝没能给他吃席的机会。
“挺不可思议的。”苏清之最后做总结。
老吴点头称是。
“哎,有机会的话,给辽国皇帝送花圈慰问一下。”苏清之故作严肃的说:“朕心善,虽说惋惜辽国皇帝没能跟着一起洗白白,却也心痛辽国遭殃的百姓。朕精神上惋惜,至于其他,得吩咐镇妖司的人,最近往边境走一遭,防止霍乱辽国的妖魔,跑到大宋这边来。”
老吴倒是没有想到这茬,苏清之一说,他就赶紧表态,并且马上就去找镇妖司的人,说了苏清之的安排。
苏清之并没有太将辽国遭妖灾的事情放在心上,不是冷不冷血的问题,辽国现在又不是属于他的,他关心大宋的一切还差点忙不过来呢,哪里有时间理会辽国是不是遭了妖灾。
第135章 第 135 章
苏清之很忙很忙, 当太子的时候忙,当了皇帝后更忙。仔细算算时日,不知不觉间苏清之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月。
而忙碌完毕后, 苏清之尚且来不及休息,百官就开始上书说什么国君不可一世无妻。
苏清之:“......”
“你们是不是忘了朕的年龄?”苏清之很认真的道:“朕现在不过虚16, 尚弱冠,国家大事尚且没有理顺, 谈大婚的话, 还是太早。”
“不早不早,太上皇上亦是16大婚。”
“哦, 所以选了个飞扬跋扈,连皇帝都敢抓花脸的泼妇?”苏清之笑着反问:“朕的婚事, 自有父皇做主。放心,依着父皇的高眼光, 必然不会给朕选表里不一的世家淑女为后。”
得, 提到郭皇后,百官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真的,当初选郭氏为后的时候,也没有想到郭氏那么刚啊。你吃醋归吃醋,赵祯这个皇帝的脾气本就温和, 只要不表现得太过分,一般赵祯都懒得理会。可偏偏郭皇后就作得让赵祯执意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