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屠户悍妻(392)
京城的猪肉,瘦肉多肥肉少的二十二文一斤,肥肉多瘦肉少的二十三文一斤。
一斤便宜三文钱,就是说瘦肉多肥肉少的十九文一斤,肥肉多瘦肉少的二十文一斤。
这样的大便宜,谁不占谁傻子!
于是门口的百姓顿时蜂拥而入,差点把铺子的门槛给踩塌了。
“铿!铿!铿!”姜椿将杀猪刀往菜板上狠狠剁了几下。
冷冷道:“排队来,全部人排成两队,按先来后到买肉,敢闹事的,便宜猪肉买不到不说,当心挨我一顿好打!”
有人小声嘀咕道:“这谁啊,这么横,开业第一天就扬言要揍顾客。”
有好心人提醒道:“这位你不认识?没瞧见铺子外头的牌匾上挂着‘姜记猪肉铺’?
这位姜娘子可是宋大奶奶,太子爷的舅子媳妇,连郡主都敢打的猛人,你猜她敢不敢打顾客?”
小声嘀咕那人嘴里“嘶”地倒抽一口凉气,老实去后头排队了。
四周的人听见两人对话的,也老实去排队了。
不明就里的,也连忙跟这些人打听,然后结果毫不意外,也乖乖去后面排队了。
前所未有的和谐。
没办法,这位姜娘子他们真惹不起。
姜椿见自己面前排了两条歪歪扭扭的长龙,满意地勾了勾唇角,然后笑眯眯地问排在最前头的顾客:“老伯,您要买什么肉?要几斤?”
姜椿让姜河继续卖肉,不过是怕他在家太无聊,给憋出病来,也没指望他能挣多少钱。
所以开铺子前,对他三令五申,每日最多只能卖两头猪的肉,便关门歇业,回家休息。
不过今儿头一日开业,自己也回来帮忙,所以她让姜河准备了六头猪的量。
她从不敢低估百姓贪便宜的小心思,也料到了会遭到疯抢,但却没想到规模如此庞大。
据出去看情况的姜河回来说,外头的队伍都快要排到西市入口了。
而且……
他斜了宋时桉一眼,有些支支吾吾地说道:“队伍里排了好多年轻小娘子,怕是来瞧女婿的。”
宋时桉:“……”
姜椿却没生气,还笑嘻嘻道:“那不挺好的嘛,有我夫君这个猪肉西施在,咱家的猪肉可就不愁卖了。”
宋时桉:“???”
猪肉西施不是你的诨名么,怎地我成猪肉西施了?
第136章
宋时桉宋大人在西市新开的姜记猪肉铺帮老丈人卖肉的消息, 如同长了翅膀般,很快传进了各高门大户。
毕竟这些高门大户里头负责采买的管事,每日都要来西市采买物品。
这样的大消息, 他们听说以后, 自然得回去向自家掌管中馈的女主人禀报。
而这些女主人,或者女主人的女儿, 多半都是宋时桉的迷妹。
于是她们赶忙让人套车,戴上遮挡自己容貌的帷帽, 然后直奔西市。
队伍排太长?
这不打紧, 她们可以出银钱跟排前头的人买位置,只要银钱给够, 多得是人愿意给她们让位。
而姜椿这边, 卖着卖着就觉察出了不对劲来。
开始排前头的都是些穿棉布衣裳的普通百姓, 这会子怎地一水穿绸缎衣裳戴帷帽的娘子跟小娘子?
在宋家待了大半年, 加上自家也开了布庄,姜椿认布料的能力已经今非昔比。
她一眼就瞧出来这些女眷身上的绸缎并非几两银子一匹的普通绸缎,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根本不敢穿的官用绸缎,甚至还夹杂着一些上用绸缎。
好家伙,你们这帮人真是半点都不遮掩啊, 就这么光明正大跑来看宋时桉?
罢了罢了,宋时桉一个大男人, 被她们看几眼又不会掉块肉。
有他这个活招牌在, 自己让姜河准备的这六头猪的猪肉估计半上午的功夫就能全卖完。
看在钱的份上,她忍!
尺来长的杀猪刀在手心里利落地打了个转,她看向面前戴着顶白纱长垂至膝盖的帷帽, 没法分辨是娘子还是小娘子的女子,问道:“顾客要什么肉?要几斤?”
一个嗲声嗲气的声音从帷帽底下响起:“请问有什么肉?抱歉, 我第一次买肉,甚都不懂。”
姜椿哼笑一声,心想,你这人倒是挺诚实的。
不过,哼,别以为自己瞧不出她的诡计,这分明是在故意拖时间,好借机多看宋时桉几眼。
不过姜椿还是麻溜地给人介绍了一番:“瘦肉多肥肉少的十九文一斤;肥肉多瘦肉少的二十文一斤。
买两斤送一根肋骨;买五斤送两根肋骨外加一根棒骨。”
这女子沉思片刻,这才又嗲声嗲气地说道:“给我来十斤瘦肉多肥肉少的。”
姜椿麻溜地切下来一大块肉,将肉挂到秤钩上,随便一称,然后拿麻绳将这块肉、四根肋骨以及两根棒骨扎一起,往面前的案板上一丢。
嘴里道:“十斤五钱,五钱算送您的,您吃好了回头再来。”
宋时桉适时开口道:“诚惠,一百九十文。”
这女子扭头,朝后招了招手。
立时就有个年轻丫鬟走上前来,从袖子里掏出个钱袋,递给这女子。
这女子从钱袋里掏出块碎银子来,一手拢住自己的广袖,一手将这块碎银子放进宋时桉跟前的钱匣子里。
然后嗲声嗲气地说道:“不用找啦。”
宋时桉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况,立时侧头看向姜椿。
姜椿笑嘻嘻道:“多谢您打赏,欢迎下次光临。”
不要白不要。
古有潘安掷果盈车,今有宋时桉掷银满匣。
自己也算是见证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