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后在热带种地(2)
叶卿看着一点点燃烧起来的柴火,心想着总是用防雨罩这样罩着也不是个办法。她应该给火坑建个遮雨的棚子。
叶卿拿上刀在门口的芭蕉树上砍下两片蕉叶,蕉叶上还有着下过雨的水珠,叶卿被洒了一脸。
叶卿在伊森住了半年,虽然这块属于她的空地上只有一间木屋和周围一圈围起来的竹篱和通往木屋的鹅卵石小道外啥也没有,但她陆陆续续种了很多本地的入菜香料在小院里。
她特别喜欢这些香料,从小一个人长大所以她厨艺很好所以在这半年里学会了很多新的当地菜式。
拿着菜篮子在菜园子里走了一圈之后采够了需要用到的香料。她把姜蒜和当地一种小米辣放到舂桶里捣碎取出放到小河鱼里再加入葱花和一种当地的缅香菜再加入适量的盐和酱油然后搅拌均匀。
各种香料碰撞在一起激发出的香味甚至不等烹熟就已掩盖了河鱼的土腥味。
叶卿把蕉叶叠了四五层之后就把这盆小河鱼倒在上边又把蕉叶拢起用一根竹篾子紧紧捆住。
火坑里的火已经把木头烧出了很多碳,叶卿用一根烧火棍把碳摊了出来把包好的河鱼放到碳上等它慢慢被碳烤熟。
在等待包烧成熟的过程她打算做螃蟹酱,这道菜是她来到伊森之后才认识的,以前闻所未闻。是有一次她在隔壁阿婆家吃到之后惊为天人,便讨要了制作方式。
叶卿拿来了一个更大的舂桶,因为她要舂那些小螃蟹。
活生生的舂碎这些小螃蟹过程其实有些残忍。
她把準备好的香茅草剪成段放到舂桶里舂碎,然后把小螃蟹放到舂桶里和着香茅一起舂碎。
听着蟹壳一下下被舂碎的声音,叶卿忽然觉得自己好残忍。
直到螃蟹都被碾成泥后叶卿把螃蟹泥盛到一个孔很密的沥水篮,又接了一盆水,开始在水里洗蟹泥把汁水全部洗出去直到沥水篮中只剩一堆螃蟹渣。
叶卿洗完螃蟹烤着小河鱼的碳边也出现了灰白的碳灰,包烧也差不多熟了,她没有急着拿出来而依然在碳边煨着。
叶卿忙完这些天已经黑了,也到了享受晚餐的时刻。
她打开冰箱拿出中午做的香茅柠檬蜂蜜水,在杯架上选了个浮雕叶子玻璃杯,她很喜欢用着这杯子喝柠檬水和柠檬茶,总感觉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往杯中夹了两块冰,往杯中倒水时水和冰块交融发出的嘶嘶声让叶卿心底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叶卿今晚的晚餐是包烧小河鱼、早晨蒸的糯米饭和一杯香茅柠檬蜂蜜水。
叶卿把小桌子搬到了门口的廊上,叶卿以前特别讨厌在户外吃饭,来到这里后却喜欢上了,原因是这个地方太热了。
打开包烧的剎那一阵香料混合着鱼鲜的香味立马扑鼻而来,她没有盛到盘子里而是脱去外面几层烧焦的蕉叶留下最后一层直接端上了桌。
叶卿来到这里习惯了用手吃糯米饭,她掰下一块糯米蘸了蘸包烧小河鱼一点点残存的汤汁,待糯米饭吸满了汤汁后她迫不及待的放入口中,裹着汁水的糯米饭在口中爆开,鲜味直击灵魂。
“太好吃了~”
叶卿吃完晚餐后就要开始熬螃蟹酱。
叶卿在火塘上架了一个三脚架又支了口锅上去把一盆螃蟹水倒进去用小火慢慢熬。
熬的时候必须不停的搅拌叶卿便一直坐在火坑边。
叶卿边熬着螃蟹酱边想要怎样把这块空地要怎样利用起来。她虽然在这里待了半年但前两个月都拿去伤心了再加上处理一些事情这半年下来也只是围了竹篱和铺了鹅卵石道。
而且她没钱,鹅卵石是她去江边捡的,竹子是她自己去砍的,篱笆是隔壁阿婆家的儿子教扎的。
她想到这里又想起周光祁和她分手消失不禁又叹了口气。
叹完气又给自己打气。
“叶卿,你要加油啊~”
叶卿这美丽的精神状态总是反複无常。
螃蟹酱熬逐渐成了粘稠状,随着螃蟹酱熬完叶卿叶得出了第一步做什麽的结论。
现在是四月底,村里各家各户的水稻都已经播种完了,正好她这座木屋后有一个荒废的池塘和两片田,她打算利用起来,把荒废的田重新开垦成水田种上水稻。
这样一来,米就能自给自足了。
可是她从来没种过田,这又把她给难住了。
如果现在开垦完田现在可以种水稻吗?这些她都不清楚,她还有许多功课得做。
以前在城市里生活的时候总觉得种地不是什麽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导致她一直存着归隐山林的理想。
来到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算是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终极奥义。
她现在只知道种田的第一步仿佛是把地犁一犁翻一翻?她拿什麽犁?如果请人来,又得花钱,叶卿已经没啥钱了。
没钱,太难了。
叶卿把熬好的一锅螃蟹酱擡下来,满满一盆就熬了这麽点,到时候晒好也只得那麽几块。
叶卿太累了,她觉得明天再继续螃蟹酱的后续处理。把螃蟹酱擡到屋子里叶卿就去洗澡了。
浴室是用竹子在院子里搭的,很简陋又很符合这里的热带风情。
洗完澡叶卿锁好门窗躺上了床。这里的夜晚周围没有城市里的吵杂的声音,但有蛙声和蛐蛐声儿,它们就像不累一般叫一个晚上。
不过叶卿觉得这声音并不刺耳听着反而很舒心。她听着蛙声一片心里想着水田和钱的事儿。明天是赶集日,她打算先到镇上把黄鳝给卖了,一切总是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