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90年代青春之长似少年时(41)
“哦。”
进了门,张新瑜指着窗边右侧已经铺好了床褥的下铺,说:“我睡这里,你看你想睡哪里?”
秦天成指了指对面的下铺,走过去,把背包放下,又接过张新瑜手里的用品,放到床上,开始打量新宿舍。
房间里有3张床,上下铺加起来,有6个铺位,此外还有个置物架。
“咱们宿舍只有5个人,空出来一个床铺放东西。”张新瑜好像总能察觉他的疑问。
嗯,还有三个舍友。
其实以他的性格,倒也并不在意这些人的脾性,能考到这里来的,人品大多不会差,那就够了。
就像刚刚在注册处,那个二班的女生挥手说再见时,他也并未有丝毫在意,这些所有人,在他的生命里,不过都是过客。
接下来的一切都很顺利。
第二天,他和张新瑜去找了一个同系的学长,买了两把二手自行车。
功能都有,而且价格也不贵。
这个校园太大了,从宿舍到最近的食堂,走路也要十几分钟,更不用说远些的教学楼、实验室了。
而那个他第一眼看到就想进去的图书馆,走过去居然要近半个小时。
有辆自行车就不一样了,虽然旧了点,但用来代步,完全没问题。
第三天,512宿舍迎来了一个新的成员。
第二十一章热情舍友
这个新来的舍友,却不是数学系的。
秦天成刚从图书馆回来,正和张新瑜坐在各自床铺上,聊着馆里丰富的藏书,就见一个人推门进来。
“你们好,我叫楚文皓,电子工程系的新生,来自吴苏。”
这中等个头的男生一进门,看到两人,就大方地介绍自己。
楚文皓身材微胖,肤色介于秦天成和张新瑜的之间,一张胖乎乎的脸,两只大大的眼睛,看着就很实诚。
“诶,你听着可没有那边的口音啊?”张新瑜有些好奇。
楚文皓笑了笑:“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里生活。”
“难怪嘛。”
等秦天成和张新瑜俩人报完自己的信息,楚文皓才开始选床铺。
“那边还有个下铺。”张新瑜指着唯一空着的那张床,“上面是我俩临时放的东西,你睡的话我们就先挪上铺去。”
“不用,我喜欢靠窗,正好有个头优势,睡上铺合适。”
楚文皓笑着选了张新瑜那边的上铺,开始整理东西。
看楚文皓因个头偏矮,需要踩着梯子才能往床上放东西,张新瑜和秦天成不约而同站起来去帮忙。
“谢谢!”楚文皓道了谢,把被褥平铺到床板上,顺着梯子下来,问,“你们来得都很早呀?”
“我比你早三天,天成比你早两天。不过你也够早的,咱们还要一周才开学呢。”张新瑜说着,抓起楚文皓的枕头搁到上铺。
“我是怕晚了人多,不好买车票。”
三个人聊着天,楚文皓就把自己的东西都摆放整理好了,却也忙活出一脑门汗。
张新瑜擡手指了指门外:“水房在出门左边,楼梯斜对过。”
楚文皓道完谢,拿了脸盆出门。
接下来第五天,又来了个数学系一班的孙昆,说是家在冰城,一上来就把自己的家底倒了个光。
据说是全省理科第二的成绩,家里5口人,父亲是老师,母亲经商,有个哥哥在蓉城工作,还有个姐姐在京城某大学读大三。
孙昆最后选了靠窗左上铺。
两天后,秦天成他们连孙昆姑姑家邻居的女儿在哪里上学都一清二楚了。
再后来,直到开学前的一天傍晚,名单上的最后一名舍友才姗姗来迟。
这名舍友叫郭子杰,从蓉城来,如同最后一天来学校报道一样,做其他事情也都不紧不慢的,仿佛时间在靠门那张下铺上多出了两三倍。
人齐了,当天晚上,五个人就排了次序,複读一年的张新瑜当仁不让做了老大。
接下来,按生日月份,分别是老二孙昆,老三楚文皓,老四秦天成,老五郭子杰。
排序结束,老大张新瑜就提议一起出去吃个饭,庆祝一下会师。
孙昆立马附和:“那必须得去吃一顿,便宜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512以后就是一个集体了,不赶紧熟络起来怎麽行。
秦天成也没异议。
于是五个崭新的学子一起出了门,来到张新瑜踩过点的清园餐馆。
“我问过几个大二大三的学长,都说这里的菜好吃不贵。”
他们点了几个家常菜,还要了5瓶啤酒,开始了互相了解的第一次聚餐。
秦天成犹豫了一下,把酒瓶拿到张新瑜面前:“我,不喝酒。”“男子汉大丈夫,怎麽能不喝酒呢?”张新瑜把酒瓶放回他面前,劝道,“今天这场合,不喝说不过去,以后就尽量不让你喝了。”
听到这话,他也不好拒绝,想想也只这一瓶,也便不再推辞。
楚文皓一开始也跟着他说不能喝,他还挺庆幸有个伴。
不料,饭程过半的时候,看上去文气有礼貌的楚文皓居然开始和张新瑜、孙昆拼起酒来。
三个人谁也不服输,轮番教着别人自己家乡的划拳规则。
什麽拳打东南西北山,什麽四季发财、五魁首,什麽“人在江湖飘呀,哪能不挨刀”,什麽“三剪四山”……
一时间,饭桌上热闹异常,直把仨人吆喝得面红耳赤。
最后大家求同存异,回归到最简单的数字口诀,这才轮流对划起来。
秦天成面带着一丝笑意,旁观着舍友们的兴奋表情,心里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四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