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乒乓」大满贯修炼手册(170)

作者: 饶鸣歌 阅读记录

迟晚听得认真,不住地点头,然后擡手摘下发卡,把耳边有些散落的长发重新卡紧。

暂停结束,迟晚转身之际,洛宁感觉到她望了一眼观衆席。

第三局是个关键点,两人一上来就开始打相持,拼接发,比分一开始咬得死紧。

但这样的比分只持续到4:4,随后迟晚仿佛拼得太兇,失误率开始增多,一分一分丢得极快。

4:8

对方回球角度刁钻,迟晚反手一记拧拉,却回球下网。

4:9

现场J国的观衆爆发出一阵欢呼,欢快地摇动起手中自己国家的国旗,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反观国乒的球迷,个个紧张得要命,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手中象征自己国家的小红旗,手中的旗杆都快掐断了。

这种局面,谁能不紧张……

迟晚这时主动叫了个暂停。

但这种时候的暂停,还有意义吗?

现场有人叹息了起来。

洛宁看着场中央的那个人,张开口说:“加油。”

可他声音太小,根本传不过去。

好在身边几位好友听见了,瞬间如同传声筒那般,此起彼伏地喊:“加油!!”“迟晚加油!”

这种声音一个传一个,像是掀起了什麽胜负欲,拼着把J国观衆的声音压下去那般,爆发出了不符合人数的叫喊声。

场中央的人没有偏头看一眼观衆席,而是把手中的水瓶递还给了岳松。

暂停时间过得太快,几乎是眨眼间,双方运动员就重新站回了球桌两旁。

藤田美子发球。

对方发了一个逆旋转球,迟晚想都不想,飞快一记正手反拉,紧接着用一种肉眼难见的速度,跑到球桌另一角,反手撕了回去。

得分,5:9。

轮到迟晚发球了。

迟晚发了一个自己最擅长的高抛,然后紧接着拉对方进入了相持。

还是那句话,能跟迟晚打相持的,除了自己人,国际赛场上找不到几个可以与之匹敌的。刚才丢分时,对方有几个相持发挥的很好,但那样的发挥可遇不可求,说白了,凭运气。

迟晚打得对方接连退台,接着她一记暴扣,球弹到对面球桌上之后,发出一声清脆,而后直接弹飞了。

6:9

刚才那样的比分,一定有人想过,是直接放弃,开始下一局,还是继续一分一分咬?

迟晚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当然是选择后者!

这可是奥运赛场,她可是国乒队员,一分都不会拱手相让!

7:9

8:9

迟晚想过,除非藤田美子一上来就打她个4:0,否则就算这位提前拿到了3分的大比分,她也能逆风翻盘!

正手斜线进攻,9:9

全台跑动对拉,10:9

反手相持,率先变换线路,对方跟不上迟晚的速度,回球时失了力气。

迟晚连得七分,落后追平又反超,最终拿下了第三局的比赛。

观衆席上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红色的国旗重新挥舞起来,身边好友捂着胸口,低声说弟妹真吓人。

洛宁在这欢呼中有了片刻的失神。

他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报道,媒体形容迟晚这两年如同野草一般疯长。

野草……

来看奥运会之前,他把阳台上几盆不耐旱的花搬到了花店,托店员们帮忙照顾着,其中就包括他捡回来的那盆杂草似的花。

说来也巧,两年了,无论是凛冬还是盛夏,那盆花始终没有开过。而就在今天上午,小杨拍了照片发给他。

青瓷花盆中,素白的无名小花一朵一朵极其紧凑,花蕊泛着一点黄,开成一捧的形状。

他愣了一会,按下了转发,发给了迟晚。

他告诉她,花开了。

他不知道迟晚有没有看到他发去的照片,只是他现在想起那篇报道,如果那篇报道还在,他想反驳那句形容。

她从来不是野草。

她是天才。

只是熬成了大器晚成。

第四局比赛开始,藤田美子依然拼命似的搏杀。而这一场,迟晚比她打得还兇,球风狠辣到让人怀疑她手里拿的到底是球拍还是火药桶。

双方拼起了正反手衔接,转头又打起了相持,没过几下子,又进入了前三板的博弈,总之就像是各显其能一般,把所有擅长的技战术和得分手段都一股脑往外抛。

她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都是第一次站在奥运决赛的赛场,没有谁比谁经验更丰富。这是此生距离实现梦想最近的时刻,谁都不愿意输。

但每一场交锋都必须决出输赢。

迟晚一心一意扑在球上,哪怕每赢下一分都要消耗大量体力也在所不惜。她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兇中带稳,进退有度,按照岳松和黎捷对她的评价就是,灵魂稳了下来。

汗水将后背湿透了,她擡起肩蹭了下耳边的汗珠。

球路不变,爆挑,迟晚破坏了对方的节奏,一个正手抽过去,藤田美子没稳住,直接把球接飞了。

大比分变成了3:1。

现在迟晚只是拥有两局大比分领先的优势,比赛其实并没有到可以结束的时候,洛宁按理说应该紧张的,这是四年一次的决赛,每一局每一分都极其重要。

但是爱人之间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他在比赛开始前就狂跳不止的心,在此刻竟然安定了下来。

洛宁莫名就想,稳了。

第五局开始,迟晚几乎是把藤田美子压着打。正手快撕,反手挑打,落点和连续衔接紧密又夹杂着变化。

而藤条美子的招数用尽了。

古人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刻面对大比分的巨大落差,再加上迟晚密集的进攻和难以应付的得分手段,藤田美子的心理出现波动,那口气隐隐一洩,开始频频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