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大满贯修炼手册(27)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透过清晰的镜头,他总觉得,他正在拍摄的那个人,眸中的余光总是有意无意的看向这里,哪怕是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她似乎还望了他一眼。
“哎,小哥哥,你在拍谁啊?会发微博麽?”
身边一个女孩子想问他微博账号是什麽,可是她问完了,对方却连头都没偏一下。
身边的声音略微嘈杂,女孩心里嘀咕是不是自己音量太小了,于是高声又问了一遍,但依然没得到回应。女孩不满地嘀咕道:“拽什麽啊……”但颁奖正式开始了,暗自嘀咕完也没再多说什麽。
按照惯例,登领奖台的次序是从后往前,而冠军领奖台的台阶似乎有点太高了,迟晚使劲迈了一步才迈上去。
啧,腿还是短了。
她微妙的小表情被洛宁捕捉了个正着,他手指微动,画面就被定格,生动又可爱。
看到礼仪小姐捧着奖杯走上来的时候,洛宁忽然有点心跳加快,赶忙对焦镜头,準备抓拍。
而后,他就看到颁奖的领导跟沈蔓握手之后,将本该给迟晚的奖杯给了沈蔓。
……
……
……
颁错了!!
哪怕是教养良好的洛宁,在此刻也在心里爆了句粗口,急得差点没拿稳手中的相机。
迟晚和沈蔓当然看出了奖杯的错位,不过也没说什麽,而是对视一眼,同时抿嘴偷笑。
算了,反正冠亚军的奖杯都是他设计的。透过镜头看到那人忍俊不禁的小表情,洛宁心里倒是没那麽郁闷了。
领奖台上,迟晚对着身边的人勾了勾手,沈蔓笑着迈了一步,凑到迟晚身边,俩人勾着肩膀一起拍了张照,笑得好像刚才是二人一起拿了冠军。
大概会有很多人会疑惑,明明是对手,为什麽感情会这麽好。曾经有外国选手见到她们这群人在决赛前还在一起热身,一起训练,诧异地问过教练。而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教练总是笑一笑,说,这是我们的传统。
与颁奖人一起拍完了合照,沈蔓就把二人手中的奖杯换了回来。迟晚看着手中的奖杯,表情有了一瞬间的出神。
她莫名觉得这个奖杯有点眼熟。
乒乓球实际是一项动脑子的运动,这里面的技术难度,只靠手感和眼睛是不够的,还要靠脑子琢磨。
脑子好使的人,记忆力当然也不会差。
没用多久,迟晚就想到了前几天她看过的洛宁的朋友圈。
他拍的那个多肉,无意中露了半个电脑屏幕,她记得那个屏幕上不小心露出的半张设计图,和她手中的奖杯一模一样。
迟晚愣愣地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出来。
触感冰凉的奖杯被她握的有了温度,迟晚在那一瞬间想了许多。
她想他设计这个奖杯的时候有没有点灯熬油,想他在画这张图的时候是不是翻阅了一些乒乓相关的资料。
她想,他在采风那天说有个打样的样品需要去拿,是不是就是这个奖杯?
他接这个设计图的时候还不认识她,那这样说来,算不算缘分?
“小丸儿?”沈蔓走了几步,见她还没回神,又叫她:“丸儿?走了。”
迟晚恍然回过神,连忙跟上沈蔓的脚步。
迟晚一边走,一边又转头回望向观衆席。她看见那个人似乎还在看台上,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她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一手握着奖杯,另一只手挥了挥。
像是无声的道别。
还没离场的球迷看到她在挥手,也热情地回应着。看台上举着相机的人,无声无息地弯了眉眼。
她走出场馆,和沈蔓一起上了车。
她回去之后还要複盘,明天跟着队伍一起回去,而他千里迢迢冒着暑热来了这里,她却跟他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她正想着,放在衣兜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
迟晚一听这个提示音就知道是谁发的,连忙掏出来解锁。
她收到他发来的一张GIF模式的图,那是一张Q版图,图中的小女孩穿着红色队服,留着短发,手中握着乒乓球拍,眉眼弯弯着一蹦一跳的。
他说:恭喜夺冠!
她听过很多次这样的恭喜,多到数不清,却在这一次莫名觉得鼻酸。
迟晚咬着唇想了良久,回了句谢谢之后,又说:“b市见。”
“好,b市见。”洛宁笑着回。
他看着手中相机里的照片,那是她夺冠之后,面向他这里时的那一张抓拍。
他想,笑了啊,真好。
第 14 章
迟晚回到酒店后不久,就收到了一束鲜花。
準确说,是一束向日葵。虽然花朵周围有其他颜色的鲜花作为点缀,但一看就知道主花是向日葵。
花朵很新鲜,有的还带着水珠,散发着阵阵香气,浓郁却不腻人。她看得出,这束花的花枝修剪的很精细,连包花用的丝带都系得格外用心。
这种搭配,哪怕是迟晚这样自诩审美迟钝的人,都看得出一种美感。
只是……
这丝带的系法和包花的手法,怎麽看着有一点眼熟?
迟晚顿了一下,捧着花坐到床沿边,见花中夹着一张蓝天颜色封面的明信片。她翻开一看,苍劲有力的字体就道明了送花人的身份。
——比赛辛苦,送上今年第一束太阳的忠实fans。
落款是:你迟到的球迷。
迟晚看了下日期,八月十九日。
原来这时候,是向日葵开放的时间。
看着花瓣上的水珠,再看看今天37度的高温,他是怎麽千里迢迢的带来,还把花保护的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