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眼前(16)
元念还是不会说谎,林夕一眼就看穿了这拙劣的话语。
林夕没拆穿她,元念的性格要是现在说破了估计几天都没办法好好工作了,于是随便点了两杯。
“什麽时候下班?”
“快了。”
“我等你。”
“太晚了,你还是先回去吧。”
“没事。”
林夕找了个空位坐着,元念在前台不敢看她。
程小满在一旁叽叽歪歪:“元姐姐你是不喜欢林夕姐姐还是害怕她呀,为什麽林夕姐姐一来你都不怎麽说话了。”
小孩子不知道控制声音,硬是嚷嚷到了林夕的耳朵里。
林夕擡头瞥了一眼,假装没听见低头看手机,两个耳朵几乎快要竖起来了也没听见元念说什麽,然后程小满就蹦蹦跳跳地过来找她玩。
一连串的问题像冒泡一样不停地涌出来,林夕不停的回答口干舌燥,可她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林夕喘气的功夫又一溜烟出来了一堆。
林夕扶着额头撑在桌子上想办法转移话题:“你以后想做什麽呀?”
“当画家!”
“为什麽呀?”
……
越说越来劲,林夕配合地听着,瞟了一眼正在忙的元念。
“元姐姐很辛苦的。”程小满显而易见地注意到了这一点。
“你怎麽知道?”
“我妈妈说她一天要上八个班!”
“八个?!”
“嗯!!!”程小满睁大了的眼睛让林夕一时分不清真假。
“烧烤店,奶茶店,教小朋友做题……”
林夕听着她津津有味地说着元念的传奇事迹,越说越离谱起来。
“元念姐姐有次三天没睡觉,教过的小朋友有一个年级那麽多……”
小孩总是有天马行空和不着边际的想象力,话匣子被打开了越说越来劲越停不下来,林夕脑瓜子嗡嗡的。
但有一点她清楚,那就是元念的工作不止一份,可是以元念的成绩和本科不至于找不到更好工作,而且她看见了程小寒朋友圈发的招员工信息,一个月的工资中等水平足够了。
她看着正在忙碌的元念若有所思,脑海里上演着一出又一出推理,最后得出了一个她不愿意相信的结论——元念没有完成学业。
扑面而来的震惊再一次像海啸一般席卷她,那可是当初一起拼了命考上的学校啊。
县一中在元念和林夕考上之前就流传出来正在建新校区,因为原本的老校区计划要拿出来给城北的小学做分部,但传了几年还没建好,都以为她们这届赶不上了,谁知道终于在她们高二上学期那年建好了。
班主任顶着秃头在讲台上开着高二上学期的最后一次班会:“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吧,我们学校新校区已经建好了,之前一直流传但是今天真的敲定下来了啊,下半年我们就要正式搬到新校区了。”
底下一片沸腾炸开了锅。
“安静安静。”班主任脸上露出了难见的笑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那边看看,教学楼非常的好看,教室不知道比我们这里好了多少倍了,学校里面还有个湖,两个大食堂,宿舍楼六人一间独立卫浴,上床下桌……新环境了对吧,所以我们学校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了,封闭式教学管理,懂不懂什麽是封闭式教学管理?”
显而易见地有人欢喜有人忧。
元念坐在位置上目光炯炯的看着班主任。
“有一点必须要清楚啊,这个是改变不了的懂吧,我听说好多家长说什麽要闹要反应,怕小孩子吃不好,这个不可能的,毕竟投入了那麽多的资金,不用不用又荒废掉了。其实我发现我们这个地方的家长啊普遍陪读,每天回家饭给你弄好好的,但孩子长大了,应该让孩子独立一点,给孩子点空间……”
林夕没什麽感觉,她无所谓因为经常一个人待惯了,可元念却永远也忘不了,因为这是她开过最高兴的一次班会。
又是一个寒假,过完年来早早地就开了学,元念搬着东西到宿舍里,林夕在她隔壁。
宿舍楼敞亮无比,桌子椅子卫生间都是新的,走廊里的瓷砖洁白到反光,她呼吸着一切,从未感到如此痛快过。
像学校里道路两旁沿途新栽的樱花树一样迎来新生。
接下来的一周里她看见有同学因为想家哭着给家里打电话,元念的内心毫无波澜。
元念家里只有三口人——父母和她。
父亲不在家,只有母亲和她一个人在家,读书学习成了挂在母亲嘴里的话,也成了母亲衡量大多数事情的标準。
她不喜欢母亲因为一句话而生气垮脸还有每次母亲询问月考成绩后怎麽也不满意的那副表情。
“这次月考考得怎麽样?”
“班里第六名。”
“不要骄傲还得再努把力,下次努力拿第一。”
……
从小到大好像都是这样的话,没有鼓励和认可,总是被教导着继续努力。
偶尔下滑就会看见母亲垮脸,提心吊胆。
可是她从来没有骄傲过,她也不敢骄傲。
意见分歧是常有的事情 ,可母亲常常会因此勃然大怒,逼迫着元念按照她的想法去思考进行,像只提线木偶。
如今在学校里元念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高三时淩晨一两点桌前的身影,第二天课上的重重困倦被自己掐走,连吃饭时都要拿出记单词的小本子瞅两眼,一套又一套的试卷,疯狂地进行着最后的沖刺……
林夕不敢再想她放弃时是什麽样的场景,再多的遗憾惋惜如今也成了无法逆转的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