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王的漂亮宠儿[无限](135)

作者: 清酒渍 阅读记录

他对自己说: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双眼。

南林把头很慢地转过去,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发抖。

可是他分明没有生气。

......

少了些什麽。

一些本该出现的东西没有出现。

......

限制单元内。

斯蒂尔看着第一条处在断裂边缘的时间线,脸上没有什麽表情。

但在南林下一秒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却露出了足够玩味的笑容。

他说:“好了,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南林看着他,声音喑哑:“......你的恶趣味,挺无聊。”

斯蒂尔又是笑笑,“原谅一个活了上千年,见证了无数可能的可怜老头吧,我只是太无聊了。”

南林看着他,并不回答。

不多时,阮虞、临一、徐青和阿斯莫德都陆续出现在这间限制单元内。

斯蒂尔挥手抹去了那五条笔直的线,又说,“今天,和下一轮的今天,我会在这里等你们。”

“但是下下轮的今天,我会不会存在......这是个好问题。”

南林询问:“你知道蛛网公司,是从什麽时候开始走向灭亡的吗?”

斯蒂尔装傻:“或许你可以问问Air?”

沉默再次蔓延,临一却突然开口:“你给我们看得过去,是真的吗?”

斯蒂尔:“当然。”

临一神情一怔,他深深地看了眼南林,而后目光挪到徐青身上。

他第一个跑了出去。

随后是徐青。

阿斯莫德鼓着一张脸,南林轻声问它怎麽了。

它说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了恶魔威风凛凛的双角,可是梦醒了,它还是这麽小。

简直过分!

南林回头看了眼斯蒂尔,见它对自己眨了眨眼。

最后,他和阮虞,以及一只还在生闷气的阿斯莫德一同离开。

看着大门缓缓关闭,斯蒂尔抚摸着自己并不存在的胡子,掏出了老旧的书劄和笔。

-末日也好,毁灭也罢。

-不能直视过去的人,没有改变过去的资格。

-算是...勉强达标。

限制单元外,南林有些苦恼。

斯蒂尔要求的900罐[液态啡肽]暂且不提,现在困难的是要找到那个错误的时间节点。

究竟是从什麽时候开始走向绝路的?

南林忽地停住脚步,他身边的阮虞询问:“怎麽了?”

南林低声:“重啓。”

阿斯莫德坐直了身子,同时开口:“有东西过来了。”

蛛网公司:12

“能感觉出是什麽东西吗?”南林顺着它的视线看去。

阿斯莫德却摇了摇头, “一种......很讨厌的东西,我的反面。”

恶魔的反面......

南林侧目:“天使?”

阿斯莫德甩着尾巴:“或许?你要不问问那谁?”

南林拿出耳麦,由于电量耗尽, 上边的指示灯也已经熄灭。

阿斯莫德:“......”

阮虞插话道:“现在还是先回去找重啓键吧,毕竟读条需要时间。”

南林点头:有道理。

两人带着阿斯莫德,一路朝控制部的主控室赶去。

只是走着走着,南林却突然停下脚步, 站在他肩上的阿斯莫德一个踉跄,差点直接摔下去。

还是脸着地的那种。

阿斯莫德(冷漠脸):习惯了。

南林说, “控制部很可能已经不安全了。”

阮虞:“为什麽?”

阿斯莫德也抱着尾巴, 睁着一双眼看向他。

南林:“[扒手]既然已经感染了那麽多的公司员工,那麽它现在对这个地方, 包括对所有游戏玩家的了解,会达到多少?”

尤其是对南林这个负责看管它的员工。

阮虞神色凝重, “哥的意思是,它有可能会在控制部的主控室内等我们?”

“嗯, ”南林点头, 又说,“而且它为什麽会被取名[扒手]?它偷的是什麽?”

金钱?

人命?

还是信息?

没有任何相关记录。

“如果是这样......”阮虞敛眸沉思,“那去我们部门的记录内室?毕竟记录部是整座蛛网公司内最偏僻的部门,而且员工也是最少的。”

“好。”南林跟着阮虞,走进了并不熟悉的长廊。

其实也没有什麽熟不熟悉的,因为这座公司的走廊和限制单元都是一个风格,且极易令人迷失方向。

这也是为什麽没有一个玩家愿意主动去寻找其他玩家的原因之一。

南林心想:即使在没有刻意寻找的情况下,自己也陆续地碰见了阮虞、临一和徐青。只有耳麦另一头的司柏, 以及最后剩下的一位玩家,他始终没有遇见。

难道说蛛网公司的内部已经大到了这种地步?还是真的只是巧合?

但要相信游戏里的巧合, 多少条命都不够去试探的。

南林怀疑他们和司柏以及那最后一位玩家,可能不在同一个时空,甚至不在同一个时间点。

只是这些猜测需要证实......

不知道走了多久。

阮虞停下脚步:“我们到了。”

于是阿斯莫德擡头便看见了数不清的书架,它们几乎连接着十数米的地面和天花板,只留出可供一人行走的小道。

人走在里面,当真和蚂蚁一样迷你。

南林看上去也有些惊诧,却又在下一秒迅速接受了眼前景象。

阮虞则熟门熟路地按下了[重啓]键,说:“读条三十分钟,从现在开始。”

南林点头:“你要留在这里吗?”

“哥想去做什麽?”阮虞反问。

南林:“我打算去找[红皇后侍卫长],它的委托...或许是一个很好用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