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娇夫(132)
顾渊穿过来的时候这个身体的原主已经死了,所以他的记忆只继承了一点点,别说不认识这些人了,就算这个身体的的亲爹亲妈来了,站在面前他也不认识。
只是他占了人家的身体就要承担因果,所以顾渊只略一思忖后就叫人起来:“你们先起来吧,我当时伤到了脑子记忆到现在都没恢複,具体的事情还要你们给我细说。”
那首领也就是顾一带着一衆大汉从地上起来,苏谷和木头把这些人暂时安顿在客房里,只留下顾一仔细诉说当年发生的事情。
原来顾渊所在的顾家在汉南一带是出了名的大家族,他们世代养马跑马,家族里的螺马商队是鄞朝最好的商队之一。
顾家特立独行,算是多半个江湖势力,他们从来不掺和朝堂的事。只是上一任当家的娶了有皇族女子为妻所以才和朝廷有了几分联系,但也仅限于做买卖罢了,多余的没有。
后来上一任家主因病离世,家族里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内乱,顾渊这个不爱练武跑马一门心思只知道读书的顾家嫡系子弟受内乱波及,被仇家追杀受了重伤后被护卫他的大牛带到了地势偏远的元潭村藏了起来。
直到一年半后家族内乱彻底平息下来,顾渊的哥哥稳坐家主之位这才让人去找顾渊,结果没想到这一找又找了近一年的时间。
但他们好不容易打听到顾渊的消息时发现他已经是名扬长宁州的解元了举人了。
谁家江湖势力的公子会去考举人啊?这不是投敌吗?
一群大汉想不通,顾家堡的现任家主、顾渊的大哥顾岳也想不通,还没等他们拿出一个章程来就发现顾渊又跑到京城里来还準备考进士去,这可吓坏他们了,连夜就带着人追了上来。
事情大概就是这麽个事情。
顾渊听得满脑子雾水,苏谷也觉得十分有趣。
顾一扯着嗓子苦着脸低声问顾渊:“小少爷,您是咱们顾家堡的小少爷,是江湖中人,怎麽能去考科举呢?这不合规矩!”
顾渊挑眉:“江湖规矩和朝堂律法也没说江湖人不能考科举啊?”
顾一一噎:“话是这麽说,可是…”
顾渊打断他:“还是说你想要我回去跟我哥争家産去?”
顾一猛的睁大眼睛,没想到顾渊会这麽说。
苏谷失笑:“他逗你玩呢,别紧张。”
顾一摇摇头:“属下没紧张,只是…小少爷,你确定你能争得过大少爷吗?小的时候…”
顾渊疑惑:“小的时候怎麽了?”
顾一闭了闭眼不怕死的道:“小的时候您经常被大少爷揍,最害怕的就是大少爷了。那时候您经常哭鼻子,然后写纸条骂大少爷,被大少爷发现后又挨揍…”
顾老先生
幸好现在院子里房子多, 顾一和他带来的一衆兄弟才能住得下。
顾一也是个有趣的,他身上有着江湖人特有的潇洒义气,虽然偶尔也会带出来一点匪气, 不过并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小少爷, 你真的不跟我们回去吗?”这天中午, 顾一吃了午饭就按照往常一样问了一句。
这句话他每天都问,主要是顾岳交给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小少爷并且带回去, 他现在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儿,正抓耳挠腮的急着想另一半该怎麽完成。
难不成真让他们家少爷考状元去?
也不是不行!只是万一考不到前面去,这回了家也不好交代啊。
毕竟顾家在汉南那是独一份的大, 族里的子弟个个都有本事, 这十多年来也就只有小少爷一个弱唧唧的, 武功学不好, 书也读的一般, 快二十岁了连个童生都没考到手。
听老夫人说, 她怀小少爷那会儿身体不好, 小少爷比旁的孩子早出生一个多月,说不定是受胎里的影响, 才干啥都不行来着。
顾一琢磨, 小少爷现在回去了说不定还要看族里那些人的脸色,不如等考中了进士再回去, 到时候好歹有功名在身,任凭族里的那些人也不敢再说什麽胡话。
只是天下学子那麽多,进京赶考的就有几千个人, 这小少爷虽然有着解元的名头, 但之后能不能行还不知道。
他脑瓜子灵活,突然就想到顾家族里人才济济, 年轻一辈里虽然没有书读的好的,但是老一辈里有啊,族里的三叔公不还是什麽名满天下的‘大家’吗?
顾一不太清楚‘大家’代表着什麽意思,只估计应该和江湖上的高手差不多。
“就这麽定了!”顾一做下决定,準备先去找那位三叔公问问看要不要收徒弟。
他是顾家家生子,自他父亲那一代就摆脱了奴籍,如今家中父亲兄长依旧是顾家家主重用的心腹,就连母亲都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得力嬷嬷,顾一在顾家也很有分量。
至于他头上还有个兄长哥哥却寒为什麽叫‘顾一’,说起来都是辛酸往事。
当初他们兄弟三个跟着家主的三个儿子一同长大,自然而然就成了三个小少爷身边侍卫首领,他的兄长得如今的家主顾岳赐名为‘影’,意思是形影不离,足见对其器重。
二哥跟着顾家哥儿顾川做药童,得名为“归”,意思是不管走多远都要记得回家,可见寓意之好。
唯有他跟着当时傻呼呼还小他一岁的顾渊,听说两位兄长都得了好听的名字,他闹着也要取一个,却忽略了自己跟的小少爷还未入学堂读书的事实,最终被小伴读吵的不行的小少爷抓耳挠腮的从自己唯三认识的‘娘’‘父’‘一’三个字里挑了个‘一’字为名,说来都是眼泪。
顾一吃饱喝足摇摇晃晃没影儿了,苏谷和顾渊对他这些日子神出鬼没已经习以为常,虽然这几个人是不着调了点儿,但心地很好,所以他们也足够赤诚,也就放在身边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