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人嫌真少爷失忆后[娱乐圈](236)

作者: 生时应暖 阅读记录

何月被这种严肃的氛围感染,小学生一样举手提问。

楚清筠手中圆珠笔点了点:“说。”

“你最近不是在教陈小迪吗,我跟你学,不上补习班行不行?”

“筠哥过几天回去拍摄,我要跟他去影视城的,而且剩下的都是些动作细节,没有泛用性。”

陈小迪看起来不太乐意:“你不是刚回来吗?”

何月:“我可以再去啊。”

“等等。”

楚清筠打断两人的计划:“谁说你们要去影视城了?”

《往来有古今》的导演签下陈小迪后,应广大网友的要求,是希望楚清筠对陈小迪进行表演指导,最好演得跟楚清筠试镜时一模一样。

楚清筠什麽意思,他不想负责了?

真相报了解这一点,特意给了陈小迪一个特写。

陈小迪:“可是……”

苏禾与楚清筠一样无情,打破了两人的计划:“他教给你的足够了,不用你跟去影视城,有那个时间,可以去和何月一起上课。”

“你很有天赋,对角色的理解也很深入,按照你自己的风格可以演好,而不是要做我的影子。”

陈小迪很容易入戏,在《演技巅峰》时,就有好几次被楚清筠带入戏,《发财》上映前,楚清筠帮他的方式就是与他对戏,有楚清筠引导,每次他都能进入状态,轻而易举就通过了试镜。

陈小迪…“可是我希望和你一模一样……”

“如果你的表演不合适,”

楚清筠一锤定音:“导演和编剧就不会选择你,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模一样,才是辜负了剧本和观衆。”

真相报对演戏的事一知半解,但也明白楚清筠的道理,如果模仿他的表演,楚清筠可以得到更高的热度和赞扬,继续收获观衆对于他这个白月光的“意难平”,可对陈小迪来说,除了片酬和一个参演姓名,得不到任何增益。

如果按照自己的风格,或许会被拿出来和楚清筠做对比,但那是他自己的表演,只要不是被比到尘埃里,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替楚清筠演完这部剧。

这个道理陈小迪自然也懂,他才恢複不久的眼眶又红了,感动道:“筠哥……”

楚清筠没给他抒发感激的机会,直接道:“容易入戏是你的优点,但我不能每次都陪你对戏,太过入戏,也容易影响现实生活,我不是专业老师,你到底还是要系统地学习一次……你现在十九?”

陈小迪:“嗯。”

何月和楚清筠同岁,已经毕业,但陈小迪高中毕业就进去了模特行业,兼职在短视频网站拍短剧,积攒了足够的粉丝,在网红中也属于演技很好的一类,这才参演《演技巅峰》,从海选中一路走上去。

陈小迪不明白他为什麽突然提这个,不解道:“哥,怎麽了?”

楚清筠:“你去高考吧。”

争取

陈小迪因他的建议一愣, 仿佛从来没考虑过这个可能。

“演技班的作用是紧急提高经验,如果想长远发展,是应该系统地学习一下专业知识。”

苏禾点点头, 看起来对楚清筠的想法很是赞同。

陈小迪:???

如今圈子里, 不乏很多没有学过表演, 也能拿奖的前辈,但占据电影院更多票房和口碑的大多数, 仍旧是科班毕业的演员,陈小迪年纪小,有人气,完全可以一边在外活动, 一边学习。

“可是……哥,你不是签了对赌协议麽, 我要是真考上了,工作的时间就要减少了。”

陈小迪满是担心, 被安排上补习班, 手中通告都是正经工作的何月也点了点头。

他们今天刚知道楚清筠建立工作室的始末,才明白为什麽合同都是三年,忍不住为楚清筠捏一把汗, 恨不得立刻接十个二十个商务路演,帮他赚够钱。

但会议上的另外两人听了,皆是一顿。

苏禾捂住嘴低头嗤笑,楚清筠也无奈地翘了翘嘴角。

“你们怎麽上赶着被老板薅羊毛?”

何月对他的嘲讽很是不满:“我们是怕你吃亏啊大哥!”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

苏禾安慰她:“以后工作室独立出来, 还要和你们继续合作,还是要将目光放在长远发展上, 至于对赌协议,楚清筠一个人就能做好。”

苏禾:“工作室有我的一部分股份, 我不会当作儿戏。”

楚清筠点头:“如果我这三年出了什麽意外,你们再着急也不迟。”

“说什麽呢!”

何月打他胳膊一下。

陈小迪也搭腔:“说什麽呢!”

事情就这样拍板,苏禾又把助理安排给他们,经过苏禾和楚清筠挑选的几个综艺和试镜资源也给到他们手中。

真相报的工作人员是外行,却也被几人之间轻松信任的氛围震惊了。

楚清筠足够自信,所以建议陈小迪学习深造,可苏禾可是持股的合伙人,她对楚清筠未免也太信任了!竟然完全不会焦虑,甚至一点也不担心赌约能不能胜出,俨然一副确定了的模样。

而得知楚清筠签过对赌协议,刚刚生起对他签下朋友这一行为的阴谋论的一些人,也在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出去时就被打脸。

他这哪是利用朋友完成赌约,明明就是在做慈善!

也是,这正应和了刚刚青年的言论……

叶老师慧眼如炬!原来他真的是这样内心火热的人!

晚上工作室聚餐,真相报的衆人也蹭了一顿。

饭后,叶老师和楚清筠坐在一桌喝茶,继续之前的访谈。

下午他见缝插针,在楚清筠工作的空隙,了解了很多青年事业上的困惑和规划,如今下班的个人时间,大家都放松了下来,两人之间说是访谈,其实更像是朋友间的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