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HP同人)HP之异乡·下(1733)+番外

作者: 紫色泡桐 阅读记录

拾阶而上。

一条空寂的内廊,一层六户家门紧闭。他在装饰着锤头鲨雕塑的墙壁前停下,报出口令:“崩牙吹泡糖。”

锤头鲨扭转身体挪开,留出一扇单门的空隙,隆梅尔钻了进去。

还没完。

壁炉孤零零地挂在一面墙上,整个小房间除此以外空空荡荡,连窗户都没有。

隆梅尔在壁炉架子上的钵内抓一把飞路粉,走进简陋但干净的壁炉,火光腾起时他口齿清晰的说:“麓石村。”

麓石村原本是一座因金矿远近驰名的村镇,十九世纪中叶达到鼎盛,山脚下开凿的矿洞比田间地头的老鼠洞还多。开采出来的金子实际没有人们宣传的那么多,但总是有几个幸运儿发家致富——村里村外联手加大规模模糊焦点、推波助澜,不知真相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坐实了麓石村一夜暴富的淘金传奇。那个时候人们没有安全隐患意识,树木被大面积砍伐,村子周围的“老鼠洞”越打越多、越挖越深。终于,冰雪消融的初春某日,一个大型矿洞发生大面积坍塌,山体滑坡导致临近矿洞一并遭殃。这起事故在消息闭塞的十九世纪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半个村子连带被泥石流淹没,灾害惨烈程度史无前例。

麓石村一时间毁誉参半,谣言四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过仍有不少不畏鬼神之说,也不怕死的淘金者抱着侥幸心理赶来试运气,真正挖到金子的屈指可数。时间进入二十世纪,被判定为矿产资源凋敝的麓石村再无人问津,唯有交易街上的残砖烂瓦隐约可见当年的繁盛。

这里有金子吗?

“那些人没挖对地方,我如今‘坐拥’一座金山,感觉棒极了!”

隆梅尔一进门就被这一嗓子嚎的震了下,看清楚屋子使用者正对着一面水滴形的梳妆镜哈哈大笑,见怪不怪地走到走到沙发椅旁坐下,他的家养小精灵轻车熟路地变出酒瓶和酒杯。

另一头,说的正来劲的海姆达尔向他挥挥手,继续跟镜子里的老爷煲电话粥。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通讯器材已经由过去的小镜子升级为梳妆镜,这个研究发明让海姆达尔既喜又悲,喜的是他的魔法物品制造水平又有了提升,悲的是因为一直回不去才不得不另辟蹊径。

梳妆镜的升级从童话故事中多才多艺的魔镜获得灵感,梳妆镜本身就是一面魔法器物。

【……这么说今天就要出发?】

“感谢斯图鲁松主席为我引荐,”海姆达尔说的时候回头看了眼悠哉自酌的主席先生。“爱尔兰和保加利亚各执一词,他们都不希望使用对方国家派来的飞天扫帚检测员,表面上倒是口径一致自谦自贬;按国际魁地奇联盟的规定,公平起见禁止参加最终决赛的两支队伍自己出检测报告。后来联盟紧急召开了成员国临时协商会议,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法是由第三方出具检测报告,这才平息两支决赛队伍间的暗潮汹涌。”

威克多皱眉,【我参加的94年决赛没那么多事。】

“这地方的巫师比我们那儿更有竞争意识,我荣幸的入选了第三方检测团,与一群飞天扫帚专家共事。”

【你当然是最好的。】

“谦虚,”海姆达尔语重心长。“就算是大实话也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

旁听的斯图鲁松主席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海姆达尔说起这个世界的波特男孩,前不久在邮局兼职期间有幸见到了救世主本人。

“韦斯莱夫人坚持按原价付款,我把差价退给她了。”

威克多洞察话中的微妙,【你和韦斯莱夫人相处的不好吗?】

“我和她没什么交集,她那么做完全出于好意,毕竟我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外国打工者。是另一个原因,”海姆达尔想到了有趣的事。“你知道亚瑟为什么让我去给救世主送信吗?”

给波特男孩送信使用猫头鹰等动物信使更有利于安保。

威克多思考片刻,【难道是凤凰社?】

“亲爱的你太棒了。”法官阁下竖起大拇哥。

威克多咧嘴一笑,【我棒不棒你还不知道?】

法官阁下的表情就特别不端庄。

斯图鲁松主席慢悠悠地晃着杯子,自从见了异世界的不速之客,心理素质的稳固性已臻化境。

完成例行的“每日一调戏”,克鲁姆老爷话锋一转,“凤凰社有意吸收你?”

“我一点不奇怪。比尔说他弟弟在罗马尼亚研究龙的业余时间会帮助凤凰社招收境外嫉恶如仇的有志之士,观察期一周左右。我和亚瑟相处了两个月才被他们另眼相看。”这里说的比尔是原本世界的比尔.韦斯莱。

偷笑的老爷假装没明白法官阁下愤愤不平的言外之意,【你不可能答应。】

“事实上我从头到尾没拒绝过,因为亚瑟从头到尾没提过这事。给波特男孩送信是一种试探,有些话无需说的太明白,我把信送了,回头问韦斯莱夫人收费就是一种表态。亚瑟是个明白人。我很高兴我们没有因为这件看似无足挂齿的小事生出芥蒂。”另外海姆达尔觉得亚瑟.韦斯莱似乎对招收他进凤凰社这件事不怎么太热衷,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连隐晦的暗示都不曾有。

亚瑟是一个聪明的巫师,尽管在接触麻瓜物品的时候理智总是处于掉线状态。

“听起来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威克多说。

“你知道么,这感觉有些奇妙。”海姆达尔兴致勃勃。“我从我们的世界醒来以后就一直是下一代中的一份子,接触的是和我的身体年龄一样大的孩子;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代忽然成了平辈,原本与我同辈的孩子变成了下一代。世界不同,环境不同,年龄不同,角度不同……有些看法也随之发生变化。用另一种方式看待从前,从前的人事物在我眼中也依托了不一样的体现形式重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