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后宫(780)+番外
许修志出了皇宫,看着前头的六部衙门还有翰林院,心中很是又升起几分怒气。
他为什么要揪着文官不放手呢?
道理很简单,这些人连他进宫看一看姐姐也要指手画脚的。
什么成年男子不宜在后宫久待,明明皇后是他姐姐,后宫半个嫔妃也没有,又有什么可避讳的?
他们家里还有叫小舅子一住好几年呢。
也有不曾分家,小叔子跟嫂嫂住在一起的,怎么不见他们清一清自家后院呢?
都是闲的。
等皇帝回来,许元姝一五一十的都说了,没说什么许修志读了十几年书,想要下场试一试,而是直直白白地说。
“志哥儿提了个好建议,我觉得能行,你上回还说首辅年纪大了,做事慢吞吞的,还在早朝上打瞌睡,又占着位置不肯走,这次不如就叫他当主考官。”
“还有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上回他给恭卓上课我去听了一耳朵,就知道照着书本念,这要他又有何用?我也行。我声音可比他动听多了。”
皇帝笑着好几声,道:“对,你的声音最好听,你多说两句,叫我好好听听。”
许元姝脸上微微一红,轻轻推了推皇帝,“你若是有什么看不顺眼的,要敲打敲打的,也能都塞进去。”
皇帝沉吟片刻,道:“也不能一次都塞进去,不然要叫人看出端倪了。”
当下许元姝给他磨墨又铺好了纸,皇帝把下一步想要清洗的大臣们列了出来,又从中挑了三个人,叹道:“行了,剩下的就叫他们自己选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是顺利了,安王帮着许修志补全了身份,再者他换上一身生员青袍,再用锦衣卫特有的手法稍稍改了改面容,那些文官原本就对什么锦衣卫还有太监不屑一顾的,从来都不肯用正眼瞧他们,自然没有发现考生里头混进来一位锦衣卫的指挥使。
当然,许修志这个身份,下头的官员也没机会认识他。
等几场科举考完,皇帝坐在大殿上看殿试,立即就觉得第四排右手第三个考生看着有点眼熟。
他还真一路考进了殿试。殿试不淘汰人,只是排名次而已,这么说他的皇后娘娘家里要出个进士了?
只是听说用的好像不是真名。
皇帝不动声色的把视线移开了。
等殿试考完,第三天早上,皇帝就收到了这次考试排名前十的卷子,由翰林院庶吉士誊写好的卷子。
这十张卷子是所有考官看过,一直觉得最好的十张卷子,而且已经按照顺序排好,最上面那张就是考官选出来的状元。
太监呈上卷子,皇帝一页页看了过去。
许修志的卷子排在第四份。
二甲第一名。
非常好的成绩。
皇帝又翻了过去,十张卷子看完,已经快一个时辰过去,皇帝点点头嗯了一声,道:“就按照这个名次发榜吧。”
等一众考官离开,皇帝兴致冲冲拿了卷子去找许元姝。
“二甲头名,传胪!”
许元姝接过卷子也看了许久,半晌跟皇帝道:“以后不许叫他志哥儿了,都是大人了。”
皇帝笑道:“我原也是跟着你叫的。”
“还得给他找个夫人。”许元姝又道。
皇帝想了想,“我叫尚悦去问问,他们两个走得近,有些不好跟咱们说的,想必都能说出口。”
许元姝嗯了一声。
到了放榜日,许修志穿着皇帝特赐的蟒袍,腰间的革带还换了最上等的羊脂白玉质地,带了一干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到了礼部。
名单虽然是翰林院出的,不过正式发布要从礼部出来。
许修志大摇大摆的进去,屋里一干官员看着他都有点发愣,为首的礼部尚书沉着脸道:“许大人此来何事?”
许修志一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浓浓的威胁意味。他扫了一眼已经写好的红榜,“这次的放榜名单,锦衣卫有不同的意见。”
“大胆!”官员里有人呵斥道:“开科取士乃国之根本,你竟敢动摇国本不成!”
许修志浅浅一笑,“本官是善意的来提醒几位,免得这红榜出去叫人笑话,纵然陛下面上不好看,可几位……”
他拉了个长音,对面有人忍不住了,不过年纪大的倒是压着脾气又问了一句,“许大人有何指教?”
许修志上前一步,看见自己的假名在二甲第一,脸上浮现点笑意。
他手一指,按在三甲一人名字上,道:“这位郑奇裕,在考前散步谣言,扰乱民心,说这次恩科是给新罗取士,已经被锦衣卫带去了。”
“还有这位——孟志,是本官的化名,本官好好地锦衣卫指挥使,是不会去翰林院从庶吉士从头开始的。”
看见对面官员的脸色都涨红了,许修志又道:“自然本官这次科考收获不小——”他稍稍一顿,言语里满是警告的意味,“科举全程没见到有人作弊,考官也是尽忠职守,本官自会向陛下禀告。”
“虽然本官的身份没能查出来,不过这个是县令的事情,跟几位大人无关。”
说完他双手一拱,道:“告辞。”
许修志一脚刚迈出屋门,屋里群情激奋地吵了起来,“你方才为何要拦我!他分明就是不安好心!若是没人帮他作弊,他如何能考中二甲头名?”
“你没听明白他的意思!要是不认下他这个二甲头名——”说话的官员按了按胸口,“那就是这次科举从上到下全程舞弊!”
“那也不能——”
后头的话许修志听不见了,他心满意足的回了家,过了片刻,便又安王府下人来请,“王爷说摆了酒菜,请您过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