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才科举路(18)

作者: 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这文先生当初与他们第一次见面,便直接请了“铁先生”上了书桌,期间有一二调皮的学子挨过两下后都手掌通红肿胀,整整半月都握不住书!

上次秋假后的临时考核,不理想的学子占比过大,文先生并未处置,谁能想到文先生他会杀一个回马枪?!

随着“铁先生”上桌,众学子几乎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整间课室安静的仿佛只有研墨的声音。

一炷香后,文先生直接开口:

“准备时间到,汝等提笔,吾念一句,汝等需记下吾所念之题目并答出下一句。”

文先生说完,不待众人反应,便连珠炮一般说起题目,因为文先生语速极快,学子们奋笔疾书才能追上文先生的速度。

这便罢了,就连文先生等候他们书写下一句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几乎只有在文先生念出题目便能对上下一句的人才能跟上。

开始文先生的题目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桃夭》、《蒹葭》,可等到后面便越来越偏,以至于即便是在前面坐着的几个学子下笔都开始犹豫起来。

这一犹豫,后面的题目也渐渐有些跟不上了,一时间急的他们鼻尖直冒汗,握着毛笔的手臂都不由颤抖起来。

文先生抬眼看着众学子的表现,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心性不稳,若是这些学子遇到前朝的口义,只怕都要铩羽而归。

但即使如此,文先生还是没有停下,今日他怜惜他的学生,来日科举的考官可不会怜惜。

与其让他们在科举前受尽磋磨,也好过他日功败垂成。

毕竟,他们皆家境不丰,很可能这辈子他们有且仅有一次科举的机会。

文先生心中叹息,随后便将自己的目光缓缓移向最后一排,也正是让他气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场月试的源头。

但见少年正伏案疾书,他眉眼低垂,头也不抬,手中的笔倒是颇有韵律的动着。

自始至终,都不曾停下。

文先生眼中闪过一抹诧异,毕竟第一排中已经有学子放弃了,可是那徐韶华却仍旧不紧不慢的写着。

就好似,他方才所念的题目他皆铭记心间一般。

但是,这可能吗?

文先生只觉得自己这个念头实在有些不该,等将最后一个题目念完后,等了一炷香便直接让所有人交卷了。

而这时,徐韶华也悠悠然的放下了笔。

“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一次的头名不是永远的头名,希望汝等皆能谦虚谨慎,对学问报以敬畏之心。”

文先生收齐考卷后,严肃的对众学子说着,只是目光却在徐韶华的身上淡淡扫过。

徐韶华方才又是记忆又是写,原本混了水饱的肚子能量快速蒸发,这会儿整个人的身体都靠着书桌,神情恹恹。

倒是一旁的徐宥齐看着自家小叔叔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心一下子提起来了。

下一刻,文先生竟让众学子自习,而自己则开始当堂判卷!

完了,小叔叔危矣!

第13章

眼看着文先生已经开始判卷,徐宥齐只得干着急,用了好一会儿才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面前的书本上。

此前,小叔叔说他可以将诗三百背诵下来,着实引得他也生出了几分要强之心,故而这半月他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原本他以为自己背诵的已经足够扎实,可却没想到今日文先生突如其来的一考,他才发现自己对一部分字体还是有些不熟悉。

而本朝取消了口义,改为默义,那么对于书面文字的要求便更高了。

徐宥齐如是想着,不由绷紧小脸,随后取出一沓用过的纸出来,将方才心中不熟悉的文句一一重新默写下来。

虽然徐宥齐不比徐韶华有过目不忘之能,但却做起事来全神贯注,不多时便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自此心无旁骛。

徐韶华这会儿胃里已经渐渐泛起酸意,他一面抚胸顺气,一面抬眸淡淡看了过去。

若是他没有感觉错,方才小侄子看着自己的那眼神还“热情如火”呢,这不过片刻,竟是已经镇定下来了吗?

徐韶华看着徐宥齐,若有所思。

该说不说,小侄子能够成为男主,可不单单是靠书里那些因缘际会呐。

徐韶华脑中思绪飞腾,转移着自己的注意力,尽量让自己忽视腹中翻涌上来的饥饿感。

这些日子他渐渐摸索出来自己这具身体的规律了,因为饥饿导致他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都会有一定的debuff。

但是他要读书,必须要耗费脑力和一定的体力,而以膳堂能让他吃到水饱的程度,最多可以足够他全神贯注的看一个时辰的书。

毕竟,他要留着点儿体力走回去嘛。

总而言之,只是水饱对于徐韶华来说,还是有些不够。

徐韶华也有一些别的发现,比如他要是吃饱了的情况,哪怕只是水饱力气也会比寻常时候大上不少。

比如之前有一天,他曾经无意将学堂的一块不知放置了多久的大石头不小心移了一寸。

要知道,当初学堂初建时,那块石头仿佛和里面黏住了一般,无法移动,这才不得不让它在学堂里占据了方寸之地。

徐韶华过后悄悄将其推了回去,谁也没有告诉。

但此事倒是让徐韶华有些好奇,若是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吃饱,会不会有一些别的发现?

而就在徐韶华心里胡思乱想的时候,上首的文先生眉头皱的都可以夹死蚊子了。

除了第一排文先生比较满意的学子外,大部分学子的答卷那叫一个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