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才科举路(423)

作者: 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还不待胡文绣回话,胡文锦便立刻道:

“啊对!徐同窗一人回去我们也不放心不是?”

胡文锦说的很是恳切,徐韶华打量了一下胡文锦,突然道:

“我记得,三日前胡同窗收到了一封家书,神思恍惚了两日才缓过劲儿来,文绣同窗却是安之若素,我猜应当不是胡家之事,而是胡同窗个人之事……”

徐韶华拉长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难不成,是为了胡同窗的婚事?”

徐韶华这话一出,胡文绣掩唇偷笑,胡文锦整个人差点儿没跳起来:

“得,徐同窗神机妙算,这次还请徐同窗助我!我只想先立业在成家,若要论及儿女私情,定要殿试之后!”

胡文锦说的铿锵有力,胡文绣却忍不住道:

“父亲只是那么一说,偏兄长当了真,若是兄长当真不愿,父亲也不能绑着兄长拜堂不是?”

“文绣,你不懂!既然无意人家女娘,我又何必回去一趟招惹?倒不如不相识、不相见,丁点念想也不曾有才好!”

胡文锦如是说着,捋了捋自己额发,潇洒的说着:

“明年便是你我及冠之年,到时候爹他还不一定要做什么,最好便是彼此我能一路考上殿试,届时才是天高任鸟飞!”

“是是是,兄长总有道理!”

胡文锦含笑说着,徐韶华看着兄弟二人斗嘴,也不由得摇了摇头。

催婚,是他们这些人都难以承受的痛!

徐韶华刚打发了胡氏兄弟离开,卫知徵后脚就冲了进来,很是自觉的窝在徐韶华的小榻上,喝着铭安特供的酸梅汤,将暑热从胸腔中呼出去后,他这才拉着徐韶华的衣袖不撒手:

“华弟,你这一走,我要怎么过活啊——”

卫知徵连拉带唱的声音,让徐韶华都忍不住额角狠狠一跳:

“明乐兄,好好说话!”

“这次华弟回原籍乡试带我一个呗!”

卫知徵乖巧坐正,抬眼看着徐韶华,眼中满是祈求,徐韶华犹豫了一下:

“明乐兄,你又打碎了侯爷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

“没呢。”

“那是,明乐兄你翻墙出国子监的事儿被侯爷知道了?”

“现在还没……”

徐韶华一连试了几个,卫知徵的老底儿都快被掀没了,徐韶华突然福至心灵:

“那是,侯爷要给明乐兄娶妻了?”

卫知徵直接坐直了身子,瞳孔震惊:

“我爹连这事儿都要问华弟?”

徐韶华抽了抽嘴角:

“没有,猜的。”

卫知徵一脸不信,徐韶华只得叹了一口气:

“经验之谈。”

卫知徵疑惑,徐韶华指了指桌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两杯残茶:

“明乐兄之前,胡同窗已经来了一次了。嗯,与明乐兄相同的原因。”

卫知徵顿时升起了想要和胡文锦抱头痛哭的欲望,他如今逍遥半生,好端端他才不想找个媳妇来管束自己呢!

“既然华弟已经带了两个,那也不差我这一个,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去给华弟……嗯,陪考!”

卫知徵说完,直接撒丫子跑了,徐韶华一时无言。

这都什么事儿?!

翌日,徐韶华收拾好东西,一一向先生们辞行,等回了宅子,屁股还没有坐热,景帝便派人送来了盘缠和行囊。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还有一个半臂长的帆船,寓意一帆风顺,里面有两人舷窗对坐,那言谈欢笑的模样活灵活现,就连头发丝的纹路也清晰可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艘帆船照旧没有宫廷印记,显然是让徐韶华将其融了、当了做路费都使得。

不过,观其工艺,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制作而成,显然徐韶华返回原籍科考之事景帝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替徐韶华惦记上了。

晏南事毕后,徐韶华与景帝再无多余的联系,但景帝送来的东西却从未断过。

显然,哪怕徐韶华如今还未入仕,景帝便已经提前养起了自己的臣子。

与此同时,右相自然也得知了此事,木骥汇报完徐韶华要回乡科考之事后,便站在一旁等着右相的示下。

右相如今威压更盛从前,随着景帝娶妻,偶尔在朝中发表一些见地,也有了数位老臣附和支持,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也让右相心烦不已。

等到今日听了徐韶华之事,右相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而是沉默片刻,道:

“他既要自立门户,本相倒要看他一人能走多远!让木烈远远跟着他就是了,此事相府只做不知,待他日金銮殿上点状元,他才值得本相提拔。”

晏南之事,是右相自掌权以来最憋屈的一段时间,偏过后他欲让那徐韶华重新进言,反而被其扎了心。

气的右相到现在也不曾在让人请徐韶华一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常家事,还是晏南事,都可以看出少年是个胸中有沟壑之人。

右相心里眼馋,却也不愿手下之人太过傲气,故而这才有这两载冷遇。

木骥只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不过他寻思那徐学子如今瞧着本就什么也不缺,大人一直让木烈跟着,分明是惦记着,却不趁早下手,也不怕又失手吗?

但,大人应该有自己的考量……吧?

这一次,十里长亭外,徐韶华不是送别的人,而是离别之人。

徐韶华走的时候,除了胡氏兄弟和卫知徵外,并未知会任何人,是以此刻那马车之上,只有少年一人,正就着晨光,翻看着藏书阁的古籍。

这古籍乃是手抄本,是看守人守阁多年,勤勤恳恳抄录下来的,有些古籍实在脆弱,需要好生呵护,为了修复无误,故而看守人会提前抄录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