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才科举路(450)

作者: 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徐韶华也不矫情,端起茶碗,慢悠悠的吃了半盏,让一旁的卫知徵等人都急的忽略了马清口中的感谢,这会儿抓耳挠腮,逗的马清一笑。

随后,徐韶华这才搁下茶碗,笑眯眯道:

“马大人爱民如子,可有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学生斗胆一问,不知马大人为我清北百姓做了什么准备?”

马清听出来徐韶华这话是考自己,他也不恼,前头是徐郎君的聪明才智,这才让自己一步一步走稳。

可如今清北省的建设却是自己苦心经营,今日一见徐韶华,马清难得有了点儿给先生交了满意答卷的骄傲。

随后,马清掷地有声,一拍桌案道:

“清北十三仓,仓仓皆满够不够?”

举国各地皆有粮仓,尤其是有驻军的省城更是需要数个粮仓,清北原本的十三粮仓乃是先帝战时所备,可却从未填满。

而今,马清可以自豪的说出,在自己的任期上,他填满了清北粮仓!

马清见徐韶华面色未变,也不急,随后又一拍桌案道:

“这还不够,那我清北人丁于两载内上涨十之又二,徐郎君以为如何?”

还不待徐韶华开口,马清又拍了桌子道:

“我清北当地案件频次较之过去,亦减少了十之又三!”

马清眼中满是光芒的看着徐韶华,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骄傲与自豪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这是曾经大周最贫穷的省,而现在,它却已经渐渐壮大兴盛起来。

徐韶华听了这话,也不由朗声道:

“马大人抚民有方,安民有术,是我清北省的福气!学生拜服!”

徐韶华随即起身,冲着马清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礼,谢马大人这些年为清北百姓的操劳。

他的根在清北,他该谢!

马清见状,眼圈微红,激动的手指轻颤,连忙将徐韶华扶住:

“徐郎君见笑了,我有如今,却不敢为外人道,实在憋闷许久了。”

就连送入京中的折子,马清都不敢多写,他清楚的知道,他在此地差事办的越好,便越会被右相忌惮。

这对圣上和清北百姓都是极为不利的。

徐韶华反手握住马清的手,认同道:

“我知道马大人的一腔苦心,清北省能有如今,京中却还一概不知,才是马大人最厉害之处。”

马清闻言,没有说话,只是抓着徐韶华的手更紧了,但下一刻,徐韶华认真道:

“不过,马大人,学生认为现在这些还不够。”

“还不够?”

马清有些茫然,他能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剩下的,他实在不知道还能为清北的百姓做些什么了。

“粮仓已备,百姓安居,可若是如今外敌环伺呢?”

徐韶华轻之又轻的话,仿佛在马清脑中丢下了一颗炸雷。

第146章

徐韶华这话一出, 马清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徐韶华,随后又缓缓将目光挪向众人,见众人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马清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还请徐郎君道来!”

方才徐韶华的一番话让马清心头正热, 这会儿徐韶华未曾言明的危机让马清非但没有丝毫退却之心,反而升起勃勃雄心。

今日有他马清在这里,他倒要看看何方宵小胆敢进犯!

“傲舜国只怕会在今岁进犯我清北边防。”

徐韶华这话一出, 马清立刻摇头道: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傲舜国当初被先帝杀的丢下了一万大军, 溃散离去, 他们绝不可能这个时候进犯!”

马清语气坚定的说着, 徐韶华直接道:

“有道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先帝故去至今已有十数载,如今朝堂上的情况马大人以为他国当真打探不到吗?

况且, 这半载以来的军报, 便是铁证,大人不妨一观!”

徐韶华说着,从怀里取出了那叠整理好的军报,如此大事,徐韶华并不指望自己三言两语便能取信马清, 他今日乃是有备而来。

马清听到这里, 表情一时凝固,他看着那轻飘飘的纸张, 却有些抬不起手,但片刻后, 马清还是深吸一口气, 拿起了军报细看。

一刻钟后,马清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薄纸, 他喃喃道:

“是了,是了,此事有异!此前即便我清北边境与怀义国小有摩擦,可在农时他们从不会擅自进攻,否则自有粮道来制衡他们。

可如今这多场战役,虽都是小范围型,可却自春耕便已经开始……他们这是不需要我大周的粮草?不,他们怕是已经有了别的倚仗!”

马清不由得握紧了拳头,他身为一方巡抚,自有镇守一方之职,如若傲舜国趁机发兵……

马清只觉得不寒而栗,而徐韶华看了马清一眼,又继续道:

“除此之外,我猜测那‘怀义国’的战力只怕在也逐步增强,马大人稍后或可向提督大人去信一封,一探究竟。”

徐韶华说到这里,卫知徵等人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徐韶华对上几人疑惑的眼神,垂眸道:

“若诸君看过告示栏中公布的阵亡兵将名册,便该知道这半载来,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

此为先帝为激励士气所设立的规定,凡阵亡兵将,无论人数多少,必以其名册晓瑜大周七省八十四府!

马革裹尸还,英名天下传!

所以,先帝时期,手下的兵将具是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虎狼之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用短短十余载震慑边疆诸国!

徐韶华话音落下,众人不由得沉默下来,马清抹了一把脸:

“无妨,我大周亦是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