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举路(488)
右相这是在怪徐韶华未曾提前修书一封,送至京城来让自己有所准备。
徐韶华听了右相这话,面上带笑,可眸底却没有丝毫笑意,他只凉凉道:
“难道不是大人先不信学生吗?”
晏南之事,离京之时。
不必徐韶华多言,右相便不由得有些脸热,他默了默,道:
“以后不会了。”
徐韶华只笑而不语,并未应诺以后如何,右相本就是有意让徐韶华小小出口气,这才露了囧状,随后又不着痕迹道:
“经此一事,天下无人不识君,而今徐解元你又会试在即,只怕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也要冒了头呐!”
“大人不必担忧,学生初心未改,此意坚守,但若有事,还请大人回旋一二。”
徐韶华言笑晏晏的说着,右相听到这里,终于心下一定,笑呵呵道:
“你啊,几时能有需要我的时候?”
右相不怕徐韶华有事求他,可若是他不求自己,那才是仍有隔阂。
况且,这徐韶华当初可是说要自立门户的,他如今松了口,还怕他日自己不能将其收服吗?
“学生之事都是小节,倒是大人如今已经避府两月……”
徐韶华适时的露出一丝犹疑之色,右相见状,也只是笑着道:
“现如今,该坐不住的人是安王才对。”
右相说着,随后折了支蔷薇,托在掌心打量片刻,这才悠悠道:
“刑部之中,已经有人受不住,吐口安王贪赃枉法的罪证了。”
徐韶华微一挑眉,右相用手拨弄着蔷薇柔嫩的花瓣,随后,又一把攥住花头,一用力,花瓣全部脱落,右相一扬手,花瓣纷纷落入湖中,右相面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我如今只是好心办坏事,倒是安王可是实实在在的国之蠹虫啊!”
右相说着,看向了徐韶华,笑吟吟道:
“徐解元,你觉得呢?”
徐韶华将自己衣袖上一片落花拂去,淡声道:
“还请大人莫要忘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才是。”
徐韶华这话一出,右相的表情终是一定,他亲手为徐韶华斟了一杯茶水:
“徐解元知我。不过,平南侯行伍出身,军政不通,不知徐解元可有妙计?”
徐韶华自然看出了右相的试探之意,这会儿只是笑了笑:
“学生只是提醒一句罢了,至于妙计……若是大人当真以为此时是出手之时,又岂会坐视不理?”
右相今日可谓是步步设套,虽是一脸诚恳之心,可句句都是在给徐韶华挖坑,若是今日之事传出去,那便是徐韶华还未入朝便已经得罪了朝中四座大山之二!
右相听到这里,终于不再多言:
“哈哈哈,不过你我闲谈几句罢了,徐解元喝茶,喝茶。”
徐韶华笑着谢过,二人倒是分外平和,之后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徐韶华这才起身告辞。
不多时,右相这才起身,走到了不远处特意造景而出的蔷薇流瀑后,看着那面色发白的乐阳侯,笑眯眯道:
“让侯爷久等了,这里是前朝卫氏一族遗落的一卷族谱,本相侥幸得来,倒不曾想今日事情都赶在一起了。”
右相满是歉意的说着,可面上却没有丝毫抱歉的意思。
乐阳侯也不敢多言,只哆哆嗦嗦的将发黄的族谱抱在怀里,道:
“多,多谢相爷,本侯,本侯这就告辞了。”
右相并未阻拦,只是看着乐阳侯远去的背影,眯了眯眼:
“你说,安王算计本相之事,可是他与徐韶华有所勾结?”
木骥不语,右相也没有让他回答的意思,这会儿只是负手静立片刻,这才道:
“去,跟着他。莫要打草惊蛇。”
第164章
右相虽不曾直言要木骥跟着谁, 可木骥向来体察右相心意,领命便寻着乐阳侯离开的方向而去。
乐阳侯上了马车,刚一驶出右相府的范围, 乐阳侯便叩了叩车壁:
“去……”
乐阳侯不由一顿, 随后若无其事道:
“去长乐坊,请林师带人过府为世子庆贺。”
卫知徵此番边疆之行,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如今乐阳侯亲自为他请了乐队上门庆贺倒也合乎常理。
那林乐师, 林锦瑟不过及笄之年, 一手琵琶名动京师, 可却非等闲之辈可以请去, 乐阳侯亲自走一趟才显郑重之意。
车夫应了一声,又继续走了, 而暗处的木骥却不由得眸子一沉, 旋即便跟着马车而去。
而等亲眼看到乐阳侯到了教坊司外,木骥这才难得露出来些许诧异,他本以为这乐阳侯乃是要去向徐韶华通风报信,却没想到,就这?!
不过, 木骥想起卫知徵曾经的荒唐, 而至此番无意间斩获功劳,乐阳侯这般做, 倒也是情有可原了。
但木骥并非草率之人,他自始至终都不曾让乐阳侯离开自己的视线, 哪怕乐阳侯回到侯府, 在一切未曾尘埃落定前,他都要好好盯着乐阳侯。
与此同时, 徐韶华也并未急着回府,他们这一路而来,虽然带着些林平县的土仪,可如今不止是徐韶华与大用二人仓促过年,也需要准备些年货才是。
徐韶华漫步在街市之上,只捡着一些熟食、炸物一类的买,他们四个男子,倒没有一位善庖厨之事的,只好购置些不需要费力也能做熟入口的。
若再不济,还有锅子不是?
走着走着,徐韶华无意间在一间书局瞥见了一副画,那作画之人未留名姓,作孤舟一只,沿江而下,让人不禁感叹锦江之浩瀚与无穷。
但最妙的,却是那孤舟上的人影,不惊不乍,只顺流而下,一派安然自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