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才科举路(522)

作者: 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安望飞本不抱希望,却没想到他竟然幸运的没有名落孙山!

“华弟!我中了!我中了!”

安望飞紧紧的抱着徐韶华,一时泪如雨下:

“我竟然中了!华弟,多谢,多谢了……”

安望飞泣不成声,他知道自己得中的可能少之又少,连他自己都想要放弃之时,是华弟没有放弃!

若无华弟,则无他之今日!!!

安望飞得中进士,让徐家里的喜庆热闹又更上一层楼,林亚宁高兴的张罗着给家里披上了彩绸。

等了一个时辰后,喜差浩浩荡荡的登门而来:

“贵地可是徐老爷府上,徐老爷高中甲辰年会试头名!会元老爷,喜报在此,您请过目!”

会试的喜差分为两波,盖因会试与殿试相距过近,一波踏马急行,至徐韶华的家乡,传遍捷报。

而另一波则是亲自与会元老爷报喜,亦是携喜报大名、赏赐等绕京城一周,以示荣耀。

这会儿,喜差尖利的声音倒是传的左邻右舍都听的清清楚楚,就连不少百姓也纷纷在此勾着脖子探看。

徐韶华被众人簇拥着,那如玉的面容让也不由得浮起一层薄红,徐韶华忙道了谢,又给了赏钱,好不忙碌。

徐韶华的赏银给的足,喜差投桃报李,直接令人在徐家门前吹吹打打整整一个时辰,也是在昭示世人,此家麒麟子,今日登青云!

等外头热闹渐散,齐哥儿第一个扑进徐韶华的怀里:

“叔叔给我蹭蹭喜气!”

徐韶华无奈一笑,但也任由齐哥儿挂着,随后他又觉得头发丝儿一动,就看到安望飞正捏了一撮,被徐韶华发现也只是嘿嘿一笑:

“我也蹭蹭华弟的喜气!”

徐韶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得,都没法说,是以徐韶华只得听之任之了。

喜差前脚刚走,后脚卫知徵便直接让人带着厚礼登门了:

“终于挤进来了,华弟你这儿宅子以后怕是不能如之前那般清净了!”

卫知徵忍不住笑着说着,随后直接拍了拍手:

“昨个华弟一说,我也想着是得给华弟好好备一份礼了!华弟且瞧着如何?”

卫知徵说罢,随后直接打开了那只被四人抬着的箱子,众人只觉得眼前一阵刺目,随后定睛一看,顿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无他,那箱中是一尊半人高的文曲星尊的金身像!

其通体由黄金打造,服饰褶皱栩栩如生,错金银的工艺让其华裳古朴精致,衣带却又以累丝之法,编织而成,形神具备之余更显轻盈。

一颗颗宝石点缀其上,与其黄金色的主体相映生辉,宝冠之上,燕翅高展,亦是极好的意头。

但只这一物,便非一朝一夕可以制作出来。

“明乐兄,这是……”

徐韶华一看这般重礼,也不由有些惊讶,卫知徵闻言,只笑眯眯道:

“就当是我未卜先知了,华弟这般才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间,这尊金像我可是早就准备着了,还望华弟莫怪我隐瞒才是呐!”

“明乐兄这是哪里话?我与明乐兄不过玩笑而已,明乐兄怎么还当了真?”

“华弟这是什么话?自家兄弟高中,我这庆贺那是理所应当!大用,快,带着他们去入库!今个少不得与华弟讨杯酒一贺!”

“自无不可!”

与此同时,御书房中,德安看着自家圣上手里的折子那是拿起又放下,过了片刻,这才听他状似不经意道:

“德安,听说今日是会试放榜之日,你可有听了什么消息?”

得,这是圣上惦记着想知道徐解元的排名了!

德安眼珠子一转,笑的跟朵花似的:

“正要给您报喜,徐解元高中会试头名,如今已是徐会元啦!”

第175章

景帝闻言, 倒是不似德安想象的露出什么惊喜的表情,反而是很理所当然的点头赞赏:

“朕就知道!徐卿天下无双,小小会试, 何足挂齿?!”

德安:“……”

合着您方才在一边拿着本奏折要看不看的是上头没有您喜欢的话呗?

但德安也只敢心里嘀咕两句, 这会儿也是笑着道:

“圣上您慧眼如炬,徐会元自是不同寻常!况且,从古至今, 凡科举者, 连中六元不过一二, 徐会元而今已是连中五元, 这何尝不是上天吉兆?”

天公降人才, 此乃天意,大周兴盛, 指日可待!

“你这老皮, 几时竟也会说这般油滑之话?”

德安的话让景帝脸上的笑容终于不再遮掩,反而大笑起来,景帝笑了足足一刻,随后这才含笑在桌前拿起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若是有人此刻能看到奏折上的内容, 便会发现这正是晏南巡抚韦肃之的奏报, 与之相对的,亦有一旁放着的来自清北、河西两地的奏折, 上面都事无巨细的将当地发生之事一一记载下来。

这三年,景帝终究未曾虚度。

但少年天子永远无法忘记, 当初自己身陷囫囵之时, 那少年如一抹光一般,突然降临他的世界。

他那样赤诚坦荡, 却锋利无比的替自己扫清了前路阻碍。

哪怕无人知晓,他也依旧那般坚定的选择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今日。

景帝每听一次少年的消息,心中的激荡便无法停止,这会儿,景帝又不受控制的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看向德安:

“今日既是徐卿大喜,你且让云骁卫替朕送些贺礼,前不久,傲舜国送来的赔礼中有一件前朝玲珑牙雕,人物纤毫毕现,很是不凡,你去寻出来。

朕记得还有一匣子宝石,个个都有鸽子蛋大,徐卿家中有女眷,倒也可以打些头面……啊,徐卿年岁也不小了,也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那便再取三斛珠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