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妹她明明超弱却超努力(58)
他做的仔细,兔子灯编起来又复杂些,等到两种灯全部都做好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沉,月色登上梢头。
闻承霁将糊好的天灯和编好的小兔子灯交给季棠:“一般祭放天灯的时候,都会在天灯上写一些话,好让亡故的亲友能够看到。”
“你带着它们去绣球花海下面的那棵藤木古树下等着,我回去寻一下笔墨和灯烛......嗯,应该不会很久。”
说完他便转身,往离开外山的方向走。
季棠抱着怀里空有其形的天灯和兔子灯,怔愣了片刻,看着闻承霁的背影渐渐远出视野,才步伐慢慢的向着绣球花海的方向走去,
头顶月色清清,而无星辰,一片晴朗空旷。
初夏夜晚的微风吹拂在脸颊上,乍暖还凉。
她抬手,轻轻摸了摸手里竹篾编制的天灯和小兔子灯。刚刚制作完成的灯骨还散发着些许的竹木气息,虽然很淡,但是却让人心底感受到几分平静。
她其实没有想到今日会遇见闻承霁。
她在绣球花海中坐着,只是在思索该如何进入百问川中,去看看段玉娘所说的那“源头”。
闻承霁出现的时候,她的心中现实意外,然后冷不丁的冒出一个想法。
这位闻师兄是内门弟子,长明剑的继承人,按理来说,以他的身份,明剑宗内应该鲜有他不能去的地方,和接触不到的人事。
别说百问川,甚至......说不定他连长明剑尊都能接触到呢?
冒出这样想法的那一瞬间,季棠不得不承认,她心动了。
闻承霁,实在是一个,很难让人不心动的对象。
·
闻承霁去得快,回来的也快。
季棠只是抱着天灯坐在树下,等候了很短的一段时间,闻承霁便带着要取的东西回来了。
青年盘腿她身边坐下,将装在乾坤袋里的笔墨,烛火,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小零件一股脑儿拿出来。
“这个是我很早之前,自己做的小铁扣,很轻薄很柔软,可以用来固定灯骨。明剑宗位置地势都偏高,我给你固定到天灯上,升空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山上的气流而被轻易吹坏了。”
季棠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闻承霁的身上。
青年微微的低着头,手指灵活的在灯骨上动作,先将铁扣在八个角上一一扣好,又将一起拿来的小蜡烛仔细的用棉线固定在天灯内部。
月光莹莹扑照,将他裸露在空气中的手背映照得有几分白皙。青年骨节欣长,拨动竹制的灯骨时一眼看过去赏心悦目。甚至这双手,握剑的时候,动作也是有着几分好看的。
让季棠无端的想到师兄。
其实下午的时候,季棠骗了闻承霁。
她放过天灯的。
在青桑山上的时候,师兄每一年都会给她做一盏天灯。但是她不需要在盂兰盆节放,也不必跟着凑上元节的热闹,她想什么时候放都可以。
但季棠对于放灯这件事情的兴趣并算不上太多,她只在年岁幼时图着新鲜放过一两次,再后来,每年师兄给她做的天灯,都被她收起来专门放在房间的一个小柜子里了。
现在想来......那些天灯,多半也在青桑山的那场大火中烧尽了吧。
“好了。”闻承霁将加固好的天灯交到季棠手中,“可以在上面写你对于祭奠之人想说的话。”
季棠拿着蘸了墨色的笔,看着眼前素纸糊成的天灯,灯骨精致,灯面平整,看得出制灯人细节处颇费心机。
但是季棠不知道写什么。
对阿爹,对阿娘,对师兄,对青桑山上季家三百二十七条性命,她心中有无数话想说。
可是此刻握住墨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
她也不能写。
季棠想说的每一句话,都只能留在季棠的心里,咬得死死的,不告诉任何一个人。
手中笔被闻承霁递过来时蘸足了墨水,在季棠怔愣的这时间里,缓缓向下滴落,在素白的灯面上落下一个浓重墨点,然后缓缓晕散开来。
季棠将笔放下。
闻承霁一直注视着季棠的动作,见她将笔放下,微微愣了一瞬,突然意识到什么,立刻将头转过去:“......我不看了,你写吧。”
季棠微微摇头:“我写不出。”
她说:“我不知道写什么。”
“我只是想......若是他们明白我的心意,我不写,是不是也可以。”
闻承霁下意识循声回首,看向季棠。
他见李尚木的大部分时候,这个小师妹都是低着头,沉默寡言,一声不吭的样子。
可是这一刻,她轻轻地抬着头,双手捧着素白色的天灯,月色落在她的身上,像是洒下了一片微亮晶莹。
他第一次,在那双幽沉的,漆黑的眸子里看到几分摇曳的微弱光亮。
虽然微弱,但却默不做声的坚持着,挣扎着,不被周遭的黑色所吞没。
他愣了一瞬,竟然鬼使神差道:“可以。”
“只要你的心意是明确的......他们会感受到的。”
“好。”季棠微微点头。
她取了闻承霁从乾坤袋中拿出来的,混在那一堆小玩意儿里面的一只火折子,打开,轻吹了下,低头点燃天灯内部被固定好的烛火。
素白色的天灯因烛火雀雀燃烧而透出明亮而温暖的光色。
季棠将灯拿起,慢慢举向高处。
随着她的手松开,一盏灯火,就在寂静的夜色里,孤零零的向上飘飞而去。
季棠目光追着灯火飞走的方向,一点点的目送它升上高空,在漆黑晴朗的夜色里,化作一个小小的,摇曳的光点,愈行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