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109)
她不说这句话还好,这句话一说出来,听在知月耳中,简直是火上浇油。
“偏见?”她的声音因扬起而变得尖细,“乔医女,汝絮虽与我同是主子身边的一等宫女,可我是自幼服侍主子,她呢,不过是被荣妃娘娘嫌弃不用,调过来的人罢了。”
乔颂声不动声色地问:“昭嫔是荣妃娘娘的亲妹妹,荣妃娘娘特意将汝絮姑娘调过来伺候昭嫔,不正是看重汝絮姑娘吗?怎么能说是嫌弃呢?”
知月眉头一皱,不知如何反驳。
乔颂声笑了笑:“知月姑娘,你瞧,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确实是有几分道理,但知月选择不听。
“我与乔医女说不明白,罢了罢了,不说了。”
她摆摆手,快步跑开。
乔颂声目送她离去,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却止不住笑意。
她这样活泼,真让人羡慕。
*
采选在即,皇后忽然下了一道懿旨,传达后宫:即日起,后宫诸事交由荣妃和明妃管理,采选淑女一事,全权交由明妃负责。
这道懿旨,在后宫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皇后竟然主动放权!
要知道,向来皇后都是将管理后宫之权牢牢攥着手里,不让嫔妃沾染的,更别提,新人入宫在即,皇后竟然交给毫无经验的明妃来管理。
唐文茵被皇后这道懿旨打的措不及防,“殿下,万万不可!”
第二日请安,她当着众多嫔妃的面,万般诚恳道:“妾身无能,怎能担此大任?”
“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第079章 满月
唐文茵无视众人的目光, 郑重地蹲下身子,谦卑恭敬地向皇后道:“殿下,妾身忝居妃位,已是天恩浩荡, 如陛下所说, 妾身无功无妊, 不堪重任。”
皇后见她如此恭顺,语气也和气:“明妃,快快起来, 这不仅是本宫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和本宫,相信你的能力,明妃, 你出身高门世家,不必妄自菲薄。”
皇后说着,看了眼安之, 安之会意地将唐文茵扶起,请她坐下:“明妃娘娘, 请坐。”
她的位置原在荣妃之下,这时候,已经换成荣妃对面的位置——从前是贞妃坐的。
唐文茵只觉得这个位置发烫, 让人无法安稳。
沈媛熙冷眼看着唐文茵,嗤了一声:“皇后和陛下如此看重明妃, 懿旨已下, 明妃难道要抗旨吗?”
唐文茵腼腆一笑:“荣妃坦然接受, 妾身却觉得受之有愧,并非抗旨, 只是心里惶恐罢了。”
这是在讽刺她?
沈媛熙眸色一沉,冷冷道:“我倒要看看明妃是否值得陛下这样的信任!”
她们同在妃位,共同管理后宫也就罢了,偏偏唐文茵又多负责了采选淑女一事,倒压了她一头。
沈媛熙自然是气恼的。
一回到长乐宫,就将手中的茶盏给摔碎了。
“唐氏何德何能压在本宫头上?”
绯袖忙道:“娘娘息怒,此事,定是皇后在抬举明妃。”
沈媛熙何尝不知。
皇后放权,肯定并非主动,恐怕是因为贞妃和昭嫔两件事被陛下斥责了,只是陛下顾及着皇后的脸面,没有亲自下旨,可她呢,却宁愿选一个毫无能力的唐氏。
她眼里一狠:“好啊,她这样忌惮本宫,本宫便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她唐氏,远不如本宫!”
*
承乐三年八月二十,各地参加采选的良家子陆续进入皇宫。
良家子需要经过三轮的选拔,三轮选拔,第一轮是验身,第二轮是各项才艺考核,第三轮则是明妃亲自来考核。
通过明妃的考验,便是“淑女”。
成为淑女,离嫔妃也就只剩一步之遥了。
淑女们会入住毓秀宫,在毓秀宫,跟随六局的女官学习宫规、礼仪,十日后,她们便可各自回府,等候圣旨。
钦天监挑选入宫吉日后,她们便要离开父母亲人,进入后宫,正式成为帝王的嫔妃。
采选第二轮结束之后,恰好是八月二十五,小皇子的满月宴。
这一次的宴会规格比皇长子还要大一些,宗室和三品以上的朝臣及外命妇都齐聚一堂,共同庆贺帝王又添一子。
帝王弱冠之年,才有了这两位皇子,自然是金贵的,何况她的生母,位分又高还受宠,少不得要巴结一些。不过,她们暗暗惋惜,小皇子生母贞妃却没有出席这个宴会。
除了贞妃,后宫中只有沈听宜没有去。
宴会当天,小皇子序齿为二皇子,帝王亲自赐名“闻稷”,并上玉牒。
薛琅月是贞妃,二皇子可以养育在衍庆宫。
宴会后,让众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二皇子的名讳。
帝王对于二皇子是否寄予厚望,无人得知,但帝王对于贞妃的荣宠,却显而易见。
……
沈听宜听着外面的声响,不觉得吵闹,反而觉得心静。
自从中秋以后,闻褚再也没有来过昭阳宫,只让刘义忠送来了一些赏赐。
刘义忠怕她失落,还道:“陛下忙于朝政,这些日子不能亲自来探望昭嫔了。”
沈听宜笑着回他:“我明白,多谢刘总管。”
沈听宜失落吗?
没有。
闻褚先前说节后给她晋位,如今也变成了一句空话。
沈听宜也不着急。
晋位左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现在晋位,还会给她招人仇恨,倒不如缓一缓,等新人进宫了再说。
她也知道,闻褚大约是在疑心。
马蹄莲花粉无处可查,为什么?除了旁人下毒,就只有她自己服毒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