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114)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现在的八位淑女,你可有看中之人?”

沈听宜连连摇头:“妾身只见过其中两位淑女,汝絮替妾身打探过,一位是北城裴家嫡女,一位是永州的良家子。”

提到这两人,沈媛熙也有印象,“淑女中,王氏和白氏容貌最为出挑,论家世,白氏比裴氏还低一些,可白氏却是江都四大姓之一,只怕初封的高位就在白氏和裴氏之中了。除了白氏和裴氏,只有姜氏出身官宦之家,其余的都是各州郡的良家子,不足为惧。”

沈听宜疑道:“姜氏?莫不是北城姜家嫡女?妾身听闻,姜家与唐家是姻亲,这位姜淑女,还是明妃娘娘的表妹呢。”

沈媛熙点点头:“确实如此。”

沈听宜问:“不知姜淑女性情如何?”

这话是绯袖回的:“奴婢查探过,淑女中,姜氏最是娇纵,脾气也是最大,来毓秀宫第一日,就因为厢房与人发生了争执,其他淑女们知晓她是明妃的表妹后,都对她避让不已。”

沈听宜便笑了笑:“娘娘若想对付明妃,何不从姜淑女身上下功夫?”

第082章 事端(上)

绯袖眼前一亮, 立即附和:“是啊,娘娘,姜淑女这般脾气,难免会得罪人, 若是姜淑女……明妃该如何处置呢?”

一边是表妹, 一边是公正。

只怕到时候, 明妃会左右为难吧。

沈媛熙赞赏地看了眼沈听宜,“听宜,你如今也长进了不少。”

沈听宜微微一笑, 温言软语:“都是娘娘教的好。”

“娘娘从前的教诲,妾身如今已经都能明白了。”她微顿,“妾身原本什么都不求,只想在宫里安稳地活下去, 可是,妾身的存在就碍了旁人的眼——竟早早地给妾身下毒,企图让妾身悄无声息地死去。娘娘, 您说的对,妾身该争宠, 不管是为了娘娘,还是为了自己,总不能叫旁人将妾身踩下去。”她越说, 眼中的神采愈是坚定。

看她这样上进,沈媛熙本该欣喜的, 可是这时候, 她却觉得心慌, 看着她琼花玉貌的面容,竟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殿内忽然安静下来, 沈听宜不安地看着她,咽了咽口水,声颤:“娘娘,可是妾身说错话了?”

沈媛熙深呼一口气稳住自己,声音略有不稳:“你能这样想,本宫也放心了。”

沈听宜弯眼一笑,“妾身与娘娘是姐妹,本该一条心,娘娘放心,妾身一定会好好帮衬娘娘的。”

沈媛熙轻轻点头,沉默须臾,朝周长进道:“这两日,给本宫盯紧了毓秀宫,尤其是姜淑女。”

“是,奴才遵命。”

最后,不忘对沈听宜叮嘱:“旁的淑女你再挑一挑,若有看中的随时告诉本宫,日后本宫就将她调到昭阳宫去与你做伴。”

沈听宜福了福身,俏生生地应下:“是,妾身多谢娘娘恩典。”

……

沈听宜一回到德馨阁,就见刘义忠带着帝王的赏赐来了。

“奴才给昭嫔请安。”

他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手上捧着木盘,木盘上则盖着一条红绸。

刘义忠请她掀开,笑着道:“昭嫔主子,这是陛下赏给您,您瞧瞧可还喜欢。”

沈听宜轻轻将红绸掀起,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件白狐裘。

毛色很纯,光滑细腻。

沈听宜疑惑:“这才秋日,陛下怎么赏给我白狐裘了?”

刘义忠笑着道:“陛下说您体弱,现在已经入秋,天气寒凉,请您注意好身子。”

沈听宜微微一笑。

“这件狐裘可有来头:陛下十六岁那年跟随先帝狩猎时打到了一条白狐,陛下见它皮毛雪白,就命尚服局制了这么一件裘,原先打算献给太后殿下的,不过太后殿下叫陛下收着,日后送给更需要的人。”

更需要的人?

沈听宜动作一顿。

刘义忠继续说:“陛下一直将这件狐裘珍藏在私库里,如今,赏给了昭嫔您。”

沈听宜颔首道谢:“我知道了,多谢陛下关怀,劳烦刘总管回禀陛下。”

她掀开另一个红绸。

刘义忠道:“这是陛下为昭嫔选的云锦襦裙。”

是一件白与红两色相配的齐胸襦裙,沈听宜抚摸着那披帛,不禁问:“刘总管可知陛下为何给我送一件襦裙?”

刘义忠只是笑:“陛下只让奴才来送给昭嫔,旁的,没有告诉奴才。”

沈听宜听他这意思,不由笑道:“那我也不为难刘总管了。”

刘义忠躬身一拜。

沈听宜打发汝絮去将赏赐收回屋,知晓他不收银子,便道:“劳烦刘总管走这一趟,喝口茶水吧。”

她说这话时,知月已经将茶水端出来了。

刘义忠没推辞,刚喝了一口,又听她关切地问:“不知令嫒和令婿如今可好?”

刘义忠迎着沈听宜到视线,发自内心地露出一个笑:“多谢昭嫔主子惦念,小女和小婿一切都好,前不久,小婿还考中了解元。”

“真是一桩喜事,恭喜刘总管,这一杯茶,祝愿贵婿来年金榜题名。”

沈听宜捧起一盏茶,与他说完,一饮而尽。

“昭嫔主子大恩,奴才没齿难忘。”

刘义忠眼中闪烁着泪光,再次深深一拜,也将手中茶水饮尽。

……

刘义忠一走,知月便悄声笑道:“刘总管这回可算是欠了主子一个人情呢。”

沈听宜将茶盏放到托盘上,也轻声:“这个人情,是意外之喜,我也没想到他会主动来找我,只怕他背后,还有人提点。”

知月有些想不通:“刘总管已经是内侍监副总管,旁人,谁敢这么大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