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123)
皇后当即斥道:“你如今已经打草惊蛇,继续查下去,便能查出结果吗?明妃,你糊涂了!”
唐文茵皱眉,仍是坚持:“殿下,那这件事,妾身要如何给徐淑女和姜淑女一个交代?”
“交代?”
一直沉默的闻褚这时当下了手中的册子,掀眼看过来,淡淡开了口:“明妃,朕还没找你给朕和皇后一个交代。”
“皇后将此事全权交给你负责,如此看重和信任你,你呢?你可知,大陵朝建立至今,从未发生过淑女自缢之事!”
他面容冷峻,语气冒着寒气似的,一字一字地钻进了唐文茵的心里,“簪子的丢失和偷窃,何人所为,你查不出朕不怪你,但,淑女为何自缢,你可知?”
唐文茵一愣:“陛下,徐淑女正是被人诬陷偷窃簪子,才选择自缢……”
说到这里,她顿住了。
皇后在旁边提醒:“她若非被人污蔑,会选择自缢吗?”
是啊,若非发现的早,她就失去了性命。她这样做,真的是为了洗脱罪名吗?未免有些不值当。反之,像她这样性子的人,又怎么会行偷窃之事呢?
唐文茵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
皇后见她这副神情,放柔了声音:“明妃,此事必然有人诬陷,本宫知道,姜淑女是你的表妹,你难免会有私心,那簪子已碎,无从查起,如今既然查不出证据,便到此为止,再闹下去,淑女们不免人心惶惶。”
皇后的意思,唐文茵没彻底明白,只是问:“那徐淑女?”
皇后嘴角含着浅浅的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没什么温度:“两支相似的簪子罢了,是姜淑女一时看岔了。徐淑女虽是为了自证清白,却也失了规矩,念在她还未入宫的份上,不必罚了,让人好好安抚就是了。”
唐文茵张了张口,触及皇后的目光,还是低了头:“是,妾身遵旨。”
闻褚语气平淡,口吻却算温和:“明妃,你回去再跟着尚宫多学学,宫务就先放一放,这段日子,你也累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唐文茵猛然打了个寒颤,抬起来的目光撞上了他那漆黑沉静的眼眸。
只是收回宫权而已,对她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可她不知怎的,听完他这句话,心里生出一股说不清楚的、奇怪的感觉。
皇后见她怔愣,出声提醒:“明妃可有异议?”
唐文茵颤着唇:“是,多谢陛下体恤,妾身遵旨。”
她如踩着棉花一般,双眼空洞地走出乾坤殿。
迎面忽然来了一阵风,明明是初秋时节,气温也还算暖和,她却觉得这阵风带着一股寒气,深深刺入她的骨头里,让她宛若置身隆冬。
白洪涛忙上来扶住她,见她脸色发白,不禁发问:“娘娘,您怎么了?”
唐文茵白着脸,摇头不语。
她一走,皇后立即收回视线,望向闻褚,笑着道:“妾身瞧着,明妃被陛下吓坏了。”
闻褚看着淑女们的花名册,头也没抬,似是不解:“朕何时对她说了重话?”
皇后不禁叹惋:“明妃从前不经事,陛下也知晓。但愿经此一事,她能有所长进吧。”
她吁了一口气,很快转移了话题:“陛下,淑女们的位分该定下来了。”
闻褚“嗯”了一声,问道:“皇后有什么想法?”
皇后抿了个笑,却道:“妾身想与陛下一同商议此事。不过,陛下还未看过淑女们的画像呢,不如先看看,再做决定?”
闻褚点头,皇后朝外唤人进来。
宫女们入殿,将八位淑女的画像一一展开。
闻褚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
皇后循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道:“陛下,这是淑女王氏,从永州来的,淑女中,属她容貌最出挑,妾身听闻,她也是个知书达礼的。”
闻褚不由地挑眉,“永州来的?”
皇后点头,“是,陛下,今年永州参加采选的,只有王淑女一人入选。”
闻褚笑了笑,语气颇是怀念,感叹道:“永州可是个好地方。”
皇后也笑,“王淑女是良家子,初封最低是采女,不过妾身瞧着她心生欢喜,陛下以为呢?”
“皇后既然喜欢她,这采女的位分确实低了。”闻褚捻了捻手指,思忖须臾,“便封个常在吧。”
皇后轻轻颔首:“是,妾身替王氏多谢陛下。”
“其他几位淑女的位分呢?妾身想着,毕竟是陛下登基后第一次采选,初封高一些也无妨。”
闻褚想了想:“白氏和裴氏,封为贵人;姜氏,封为良人;云氏、桑氏、虞氏封为御女;至于徐氏……”
他顿住片刻,道:“徐氏封为选侍。”
见他没有因为自缢之事而怪罪徐梓英,皇后不禁有些惊讶,面上却没显露,仍是笑着:“是,陛下。既然新人们的位分定下来了,那妾身回头让荣妃为她们分配宫殿。”
闻褚没说让皇后来管理后宫,皇后也没有接过宫务的意思,唐文茵又被收回了管理后宫之权,于是这宫务,便全落在了荣妃手里。
第087章 和解
长乐宫
沈媛熙看着凤仪宫送来的淑女名册, 嗤了一声:“白氏和裴氏都是贵人,怎么姜氏只是良人?”
按照家世来说,姜氏和裴氏家世旗鼓相当,封个贵人绰绰有余, 白氏若是低一些倒还正常。
绯袖一边为她捏着腿, 一边思索:“奴婢想, 姜淑女恐怕是因着徐淑女自缢一事惹了陛下不喜吧,明妃不也是因此丢了宫权吗?”
沈媛熙眼底闪过一丝嘲讽和不满,“出了这事, 皇后倒是撇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