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216)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怀揣着这种心思,众妃们也不约而同都歇了下来,等待时机。

对于旁人的想法和态度,沈听宜看在眼里,并不放心上。

转头与唐文茵聊了起来,唐文茵约莫是受她影响,竟也觉得心格外平静。

沈听宜自斟了一盏茶,“娘娘可查出什么来了?”

唐文茵告诉了她当初发觉的异样:太医检查了姜瑢的尸首,断言她是被人勒死,做成自缢的假象。然而,静安宫两位看守的太监都已经身亡,没有人知晓那夜发生了什么事。中间又隔了一段日子,查起来何其困难。

唐文茵摇头,怅然一叹:“毫无发现。”

沈听宜并不意外这个结果,只是淡声问:“若是一直找不出凶手,娘娘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唐文茵弯唇笑了下,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那便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第136章 第 136 章

两人对视一眼, 异口同声:“桑才人。”

得从桑才人身上着手才是。不过她因着流产伤身,这么多日子一直在永和宫休养,并未出现在人前。

沈听宜并不追问唐文茵会如何做,也不打算干涉她的行为, 只道:“娘娘如今, 与从前判若两人。”

唐文茵垂着眼帘, 望着自己白皙纤长的双手,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喃喃道:“是啊, 我从前也不知自己这双手会沾上瑢儿的血。”

明明瑢儿的一颦一笑还浮现在脑海,可一转眼,她已经香消玉殒了。

她有些惆怅,长吁一口气:“可活在这宫里的人, 到了最后,谁手上没有沾上过血呢?我亦不会免俗。”

沈听宜静静听着,嘴角笑意微敛。

唐文茵摇一摇头, “或许昭贵嫔手上现在还是干净的,可谁知以后会如何?”

以后的事, 谁能说得准呢?

她们就像困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日子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置身于四方天,她们看不见前面的路, 都是数着日子在熬,脚下的路是铺满了鲜花还是万丈深渊的悬崖, 没有人知晓。

但沈听宜知道, 这一次, 她不能再走错一步路。

帝王的恩宠或许就在一念之间。而她,这一次万万不能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别人手中。哪怕是帝王, 也不能决定她的生死。

“好了,好了,我与你说这些事做什么,徒增伤感罢了。”

唐文茵整理了一下情绪,赶紧转移了这个话题:“方才我在回宫的路上遇见了尚寝局的人,听说她们正在赶制玉牙牌,这可是陛下给你的?”

沈听宜笑了笑,还没说话,就听唐文茵继续说:“你若晋为婕妤,以后的路也更好走了。”

婕妤,会上皇室玉牒,生了皇嗣就能亲自抚养,不用再受制于人。

听清了她的言外之意,沈听宜也不多言,只是笑着替她斟了一盏茶:“娘娘尝一尝,这是西属新进贡的新茶。”

唐文茵看着她不为外物所动的模样,不禁心生羡慕。

“是不是,日后自见分晓。不过,我在这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愿你得偿所愿。”

沈听宜举杯,与她相碰。

“也愿娘娘万事顺心。”

喝完了一盏茶后,唐文茵才告辞离开。

汝絮进屋子收拾茶盏时,不由问道:“主子近来,为何与唐妃走得愈发近了?”

沈听宜心情还算愉悦,淡淡瞥了她一眼,搪塞道:“充仪娘娘被禁足,我总要想法子救娘娘出来。”

汝絮愣愣地点点头,却在走出屋子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一个问题:救出充仪娘娘,又和与唐妃有什么干系呢?

她摇了摇脑袋,将这种想法甩开。

主子这样做,自然是有主子的道理,她且等着就是。

知月往汝絮离去的方向白了一眼,朝沈听宜嘟囔:“作为奴才,她倒是都管到主子头上了。”

沈听宜叮嘱道:“你日日盯着她,可小心一些,别叫人察觉了。”

知月立即笑起来:“主子放心,奴婢机灵着呢。不过有件事,也不知是不是奴婢想多了——”

她挠了挠头,“主子每每侍寝后,奴婢都能瞧见汝絮鬼鬼祟祟的在外面走动,只是走动,什么也没做。主子昨日午憩时,奴婢还无意中瞧见汝絮往乔医女屋子里走了一趟。”

沈听宜抬眸,“乔医女?”

知月点头道:“是,只不过汝絮在里面只待了半刻钟不到,就拿着药出来了。那药是主子每日都要服用的药膳,倒也没什么特别的。”

沈听宜沉吟道:“谨慎些总没问题,那些药渣在何处?”

知月道:“都倒在了前院的那棵树下。主子,可要请太医来查一查?”

沈听宜蹙眉,“不可打草惊蛇。”

乔颂声是皇后的人,汝絮是沈媛熙的人,这两人若能搅和到一起,那真是有些奇怪。

沈听宜想一想,再道:“这两日的药渣你且留下一些,我想法子去查一查。”

知月一脸凝重地应下:“是,奴婢明白。”

*

承乐四年四月八日是沈听宜入宫满一年的日子,这一大早,窗外的树枝上就停栖了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知月往窗外看了一眼,喜不自禁:“娘娘,是喜鹊报喜呢,想来今日是有好事发生。”

沈听宜笑而不语。

凤仪宫请安时,郑初韫照常与众人说了几句话,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尖细地嗓音:“陛下圣旨到——”

众人一静,郑初韫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沈听宜,与忙不迭起身的嫔妃们一起跪下去。

孟问槐捧着圣旨,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昭贵嫔沈氏蕙心兰质,雍和粹纯;淑德含章,恪恭于礼。以册印晋尔为婕妤,号昭,居于昭阳宫正殿。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