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253)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沈听宜见她这样紧张,一时哭笑不得:“知月。”

她按住知月的动作,笑了笑, 声音低了下来:“我没事。”

知月恍然大悟,顿时心神一松, “娘娘,您可吓死奴婢了。”

“不过,娘娘要请哪位太医?”

“我记得, 中毒那会儿是那位叫丁实逸的太医给我把的脉。”

沈听宜语气轻缓:“若是丁太医在,便请他来一趟吧。”

知月点头应下。

路走了一半, 她忽然想起来什么, 往四周看了看, 轻声:“娘娘,奴婢记得这位丁太医是负责给三公主看脉象的。”

她抬头看着自家娘娘, 却见娘娘冲她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知月了然。

丁实逸是太医院正五品同知,职位并不算低,且在太医院里他很得章院使看重,所以在帝王面前也能叫得上出名字,但此次因着照料三公主不周,被帝王狠狠罚了几个月的月俸,又被章院使耳提面命的嘱咐了良久。

和尘来时,他正在埋头写药方。

“丁太医,昭婕妤不知怎的有些头疼,想请您过去看一看。”

此话一出,座位上几位太医的目光瞬间看了过来。

丁实逸感受到了他们的注视,面不改色地看向和尘,拱手道:“烦请公公稍等片刻。”

和尘笑着点头。

此时当值的太医约莫数十人,若无其事地等他们离开后,才面面相觑了起来。

后宫中的主子和娘娘们,大多会有自己惯用的太医和医女,昭婕妤正值圣宠,且身边并无常用的太医,私下里他们早就有了搭上的想法,可现在看来,要被丁实逸捷足先登了。

不免叫人惋惜。

没有人发现一位原先正在称药材的太医盯着丁实逸的桌子久久未动,漆黑的瞳仁里闪着莫名的情绪。

丁实逸来得不巧,沈听宜刚回昭阳宫没多久,赵锦书就来了。

汝絮听说赵锦书要来的消息,倒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出屋子。兰因从她的屋子前经过,见她躺在榻上似乎睡着了,摇摇头便离开了。

汝絮在她走后,慢慢睁开了双眼,她看着床帐,思绪纷飞。

眼前闪过常尚仪的脸,闪过沈媛熙的脸,闪过沈听宜的脸……一时间,万千情绪涌上心头。

主殿里,繁霜和知月给沈听宜和赵锦书分别上了一盏香茶。

“雨后龙井一贯是母亲最喜欢的茶,母亲尝尝吧。”

沈听宜的态度极其和煦,仿佛这儿与沈府无异。

这虽是赵锦书第一次进昭阳宫,然而她不是没见过世面之人,更是如此,她才能看出昭阳宫隐藏的奢华。这规格和布置,哪里是小小婕妤就能拥有的?

恐怕,与长乐宫比都不逊色了吧。

时至今日,她才真正的有所感触:沈听宜,再也不是后院里那个任由她拿捏的区区庶女了。

当初谁能想到她有如今这样的造化呢?

不论她想不想承认,沈听宜得圣宠,这是不争的事实。

雨后龙井是江都盛产的茶叶,除了进贡,便只能去江都采购。沈钟砚每年都会得到帝王赏,沈媛熙知道她爱喝,每每得了都会让人送到沈府。

而今,这茶却被沈听宜拿出来招待她。

赵锦书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沈听宜见她不语,笑吟吟地对知月招了招手:“陛下赏了许多这茶叶,女儿都给母亲留着的,等会母亲出宫时,可得带上。”

知月将早就准备好的茶叶取来,递到赵锦书的面前。

赵锦书看着面前这一罐茶叶,强笑道:“好,听宜有心了。”

繁霜扬了扬眉,没想到赵锦书竟是这样称呼自家娘娘。

沈听宜仿若未闻,笑道:“母亲喜欢就好,女儿也没什么可给母亲的,这段时日有些忙,倒是把抄经一事落下了,是女儿的不是,母亲放心,您下次进宫时女儿一定给您补上。”

赵锦书略有变色:“听宜侍奉陛下要紧,若是不得空,便不要抄经书了。”

沈听宜顺势应下:“多谢母亲,那女儿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知母亲今日过来,是有何事要吩咐女儿?”

说到正题,赵锦书神色微敛,朝繁霜和知月身上扫了一眼。

沈听宜却装作没看见,低眸抿了一口茶。

赵锦书见状,只好道:“此事关系重大,听宜不如让伺候的人都退下吧。”

沈听宜这才挥手,让她们离开。

“母亲,什么事叫您这样急?”

她唤得亲热,脸上除了笑再不显露别的情绪。赵锦书瞧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个人的变化当真会这般大吗?明明年宴那会儿,她还是战战兢兢、恭恭敬敬的态度,这会儿瞧着态度温良与从前无异,可她能感觉到,她变了。

然而此刻,她却不能深想,毕竟她入宫的时间有所限制。

“听宜,你父亲去前段时日去了云州巡察。”

赵锦书长话短说:“去年云州水灾后,陛下命人重建了云州。今年,陛下听说那儿有山匪横行,还抢劫了官银、刺杀了云州的刺史,前不久便派了你父亲去巡察。可如今你父亲去了这么些日子,一直没有传信回府。”

她停一停,语气焦急:“昨日,你三叔告诉我说,你父亲遇了险,深陷土匪寨,如今生死不明。”

“听宜,此事还被瞒着,尚未告知陛下。”

沈听宜眼中掠过一丝错愕,“父亲怎么会——”

赵锦书掩面道:“消息是你三叔传的,你三叔什么人你也知晓,他怎会糊弄我呢?”

“当及时告知陛下啊,母亲。”沈听宜当即说,“让陛下派人去救出父亲吧,父亲是朝中重臣,岂会丧命于土匪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