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278)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她屈膝一福,“奴婢给娘娘请安。”

四下脏乱,气味冲鼻。沈听宜恍若不觉,静静地看着她,“你想与我说什么?”

短暂的一息沉默后,汝絮道:“奴婢已经认罪,望娘娘得偿所愿。”

她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响头。

沈听宜没说话。

汝絮等了一会儿,面显复杂,“奴婢以为娘娘会问奴婢为什么。”

问她为什么揽下了那下毒的罪名,或是问她为什么要将沈媛熙的所作所为都吐露出来,为什么背叛沈媛熙等等。

知月皱着眉,下意思地白了她一眼,“你想让娘娘问你什么?都是你自作自受,娘娘待你还不够好吗?你如今回报娘娘一二不是应当的?”

汝絮不禁苦笑:“你说得对,是奴婢想多了。”

沈听宜来得快,走得更快,只是两句话的功夫,就离开了宫正司,像是当真只为了来看汝絮最后一面。

汝絮抬起头,愣愣地注视着沈听宜的背影,只觉得恍然如梦。

“奴婢,恭送娘娘。”她再次磕了一个头,声音逐渐消散在风中。

暗中候着的人见状,快步走出来,将她关回了黑漆漆的屋内。

汝絮知道,帝王大概是不会留下她的性命。或许,在昭阳宫时,她也有过一瞬间的后悔吧……

出了宫正司的知月跟着沈听宜走了好一段路,才缓缓问:“娘娘,您没事吧?”

沈听宜摇摇头,“只是唏嘘罢了。”

一路上她想了很多,想到了从前与汝絮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也想到了汝絮给她的致命一击。她原来一直想着只有亲手杀了绯袖和汝絮,才能解下心头大恨,可这会儿却忽然放下了。

放下了那些仇恨,她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沈听宜看一看满面担忧的知月,展颜一笑:“有你在身边,我觉得什么都好。”

她们都不值得她一直怨恨,她也不必一直困在前世的仇恨里。

她该向前看了。

*

两三日后,宫中关于昭婕妤封妃的消息传得愈演愈烈,请安时,众嫔妃看沈听宜的眼神多了些探究和打量以及隐隐的嫉恨。

庆容华忽然病了,不知是避让沈听宜还是真的病了。

这日请安后,沈听宜如常坐上步辇,准备回宫,刚过了御花园,忽然被人叫住:“昭婕妤娘娘留步。”

轿辇停下,沈听宜垂眼看向来人,“奴婢给婕妤娘娘请安,贞妃娘娘您来一趟净心堂。”

她将话带到,就躬身告了退。

浮云不由地问:“娘娘要去吗?”

“走吧。”沈听宜没有犹豫。薛琅月等了这么久才见她,怕是准备收手了。

薛琅月如上次两人见面时那样跪在蒲团上,沈听宜上了柱香后,就站在了她身侧。

良久,薛琅月站起来,淡淡地看向她,“听闻昭婕妤要封妃了,恭喜。”

沈听宜轻笑,“以讹传讹的谣言罢了,陛下并未下旨。”她顿一顿,转移话题,“今日娘娘的母亲不是入宫吗?时辰快到了吧,娘娘怎么不回宫?”

薛琅月没有想象中那般高兴,语气也没什么情绪:“是该回了,多谢昭婕妤提醒。”

她说着便转了身,却没立即离开,而是迟疑了一阵,问道:“昭婕妤当真不在乎沈家吗?”

她也听说了沈家受罚一事,却没听到沈听宜向陛下求情,每日除了请安,就一直待在昭阳宫。

薛家出事后,即使生了稷儿,她也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怕听到薛家的消息,更怕听不到薛家的消息。

先前她还觉得唐文茵对家族冷漠,说得话也都冠冕堂皇,没想到,昭婕妤比唐文茵还要稳得住。

沈听宜有些错愕地转过脸,“娘娘,妾身先是陛下的昭婕妤,再是沈家的女儿,沈家受罚,妾身去求情便有用吗?”

薛琅月一噎。

沈听宜又问:“在娘娘心里,薛家胜过一切吗?”

这话,她先前问过唐文茵,得到的答案与她心中所想截然相反。

“胜过一切么?”薛琅月微微沉吟,而后摇摇头,“倒也胜不过一切,却也是很要紧的。”

她道:“没有薛家,我如何能有今日?”

世间的女子都仰赖于家族的培养,依靠着家族嫁入好人家,自然要反过来给家族助上一份力。

“我不是薛家长房一脉,可薛家这一辈只有我与陛下年纪相仿,若非如此,我也不会侍奉在陛下身边。”薛琅月浅叹了一声,“昭婕妤问我这个做什么?莫不是在你心里,沈家不重要?”

这话自然不能对她说。沈听宜笑了笑,索性不语。

目送她离去后,沈听宜回头望了一眼佛祖。

金身塑造的佛祖慈眉善目,眼神中含着怜悯众生的模样。

与这庄严肃穆却喜欢粉饰太平的皇宫格格不入。

*

安福殿宴会将近,皇宫里的气氛也渐渐变得微妙了起来。薛家夫人奉帝王圣旨,进宫得见薛琅月的这一天,唐家夫人也递牌子请见了唐文茵。

妃位娘娘,有权传见自己的家人,一品诰命夫人也有权请见宫中娘娘。

靖安侯夫人楚氏是一品诰命夫人,女儿是唐妃娘娘,因而每个月她都能向皇宫递牌子请见唐文茵。

承乾宫内,唐文茵见到母亲自然十分欣喜,一如往常地与母亲坐到了榻上,这回,她却被母亲说出来的话惊住了:“母亲,你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楚氏长吁一口气,解释道:“你父亲从北城调过来,举家迁入了长安,可你以为长安是那样好住的吗?左邻右舍都是朝中显贵,人情来往,到处都需要打点,没有银子怎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