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287)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沈听宜莞尔:“劳烦丁太医了。只是本宫今儿早上有些气闷,不知是为何?”

丁实逸想一想,问:“敢问娘娘今儿早上用了什么早膳?”

沈听宜托着下颚,慢慢说:“寅时便起了,并未用膳。”

丁实逸沉吟半晌,终是道:“娘娘,那位中毒已深,无药可医。”

“哦?”沈听宜略作思量,“陛下知晓此事了吗?”

丁实逸颔首:“回娘娘,微臣已经禀告了陛下。”

沈听宜再问了几句,丁实逸都做了回答。

最后,沈听宜眉心微皱,故作不解:“丁太医何以将此事告知于本宫?”

丁实逸跪拜在地,在沈听宜的注视下,用手在地上写下一个“赵”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如此说道。

沈听宜心下了然,没再多问,只挥手让他退下。

知月送走丁实逸,返回来后,便惊愕道:“娘娘,您先前不是怀疑他是大长公主的人吗?”

“看来不是。”沈听宜若有所思,“不过此事需谨慎,改日找个机会问一问吧。”

若丁实逸自始自终衷心的是赵家,那倒不算一件坏事。

不过,那药效竟发作的这么快吗?

沈媛熙虽被废,却有太医出入看照,这怎么看都不大对劲。看明白的人不会轻举妄动,可看不明白或是不在乎的人却已然在暗中行动起来。

*

那位假世子赵辞让,没了齐国公府的庇佑后,因为伤人性命等诸多罪名,很快被下了狱。

沈听宜记着他对浮云造成的伤害,暗中一直留意着他的消息。然而没等两天,他就在狱中死了。

消息是刘义忠传达的:“娘娘,狱中的那位已经死了。”

不等沈听宜询问,刘义忠又说:“娘娘放心,是陛下让奴才告知娘娘的,长乐宫那晚发生的事,陛下已然知情。陛下还说,让娘娘您受委屈了。”

沈听宜一怔,动容道:“劳烦刘总管,替我多谢陛下。”

她的表情在刘义忠退出内殿后全然消逝。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那晚上她做全了戏,闻褚作为帝王,定然会疑心她的举动。长乐宫是沈媛熙的宫殿不假,但沈听宜相信,闻褚有法子知晓偏殿的细节。只要他知晓了,她不信他能容忍得了。

如此一来,根本不用她动手。

瞧,赵辞让丢了性命,她还受了“天大的委屈”呢。

因着赵幸,齐国公夫妇也在长安暂且住下了。闻蕙即使犯了再大的错,也是齐国公的生母,大长公主的宅子被收了,她只能同齐国公夫妇住在一起。

宅子是沈钟砚名下的,离沈府很近。

此时丛钰执掌中馈,并不吝啬将赵家的消息传到赵锦书耳中。而赵锦书听到了母亲的消息后,大受打击,又病了一场,哪怕两座宅子离得近,也没能去看望母亲一眼。

这个消息是沈听宜去棠梨宫时,闻缨告知的。

对此,沈听宜含笑不语。

六月底发生的事影响到了后宫。自安福殿的宴会后,陛下没有再来后宫,后宫嫔妃也耐得住,只偶尔让人去御前送些糕点罢了。

时光静静地流逝着。

菡萏花开了满池,七月悄然而至。

天色昏暗,甬道里的寒风呜咽,似是小孩的哭声,听着格外瘆人。来来往往的宫人都行色匆匆,不敢左顾右盼。

夜里比白日更要静谧,风声回荡在宫道间,显得格外寂寞。

云意定一定息,只身迈进了敞了一侧的门。

空落的院子里,只有一扇窗那儿亮着光,映出一道人影。

她深吸一口气,走向那光影处。

阖宫都陷入了沉睡,唯有一缕风,停歇在黑暗中的树梢上久久不肯离去。

……

翌日是个极其清爽的天气。沈听宜站在廊下,看着和风送来的绵绵细雨,伸手接了接。

徐梓英正巧过来请安,见她这般闲情雅致,一时笑起来:“娘娘喜欢下雨天吗?”

沈听宜不喜欢,但她没否认,只道:“夏日里下雨,散去了闷热之气,叫人舒心。”

徐梓英附和:“娘娘说得是,不过妾身喜欢听雨声。妾身听说听风阁那儿最适宜赏雨景,等会请完安,娘娘可得闲?”

闲着也无事,沈听宜便应了。

哪知晓,她们刚要踏出昭阳宫,和尘便来报:“娘娘,静安宫出事了。”

他言简意赅:“奴才在路上得到消息,沈庶人殁了。”

“除了沈庶人,云选侍也在静安宫。”

他咽了咽口水,“听说,是云选侍杀害了沈庶人。”

沈听宜面露讶色:“云选侍怎么会在静安宫?”

和尘摇头不知,“殿下说,今日不必去凤仪宫请安了。”

沈听宜点头,出了这件事,怎么可能还要她们去请安?不过沈媛熙到底是她的姐姐,她该去一趟……

短暂的迟疑后,沈听宜朝徐梓英道:“走吧,我们去静安宫看看。”

等她们到静安宫外时,已经围着不少嫔妃了。

众人见她来了,都让出了一条路。

许贵嫔低声道:“陛下还没来,不过殿下方才已经进去了。”

沈听宜谢过了她的好意,又问:“殿下不让我们进去吗?”

许贵嫔轻轻点头:“殿下只让胡修仪进去了。”

胡修仪协理后宫,她能进去倒是不让人意外。沈听宜又环视了一圈,却没见到唐文茵的身影。

她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第172章 第 172 章

暖融融的光线洒在众妃嫔的身上, 她们看着宫正司、太医院的人进入静安宫,却不见人出,便与身边的人面面相觑,或是窃窃私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