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宠冠后宫(290)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只是她不自信, 也不敢相信帝王的心意。

从决意向帝王表明衷心开始,她就注定是帝王掌心的棋子。她要做的, 仅仅是顺从帝王的心意。

庆阳大长公主被废,除了让赵家的名声一落千丈外,赵家的姻亲、党羽等也深受牵连, 听闻缨说,已经有不少朝臣被贬、或是主动请辞。朝臣勋贵们在摸清了帝王有意整改世家的心意后, 再回想帝王从前的诸多举措, 也不难发现帝王对他们这些世家的徐徐图之。

帝王生母宋家与养母秦家, 大陵两个底蕴最深厚的国公府都选择了急流勇退,单从这一点上来看, 还看不明白局势吗?想要保全自家,必须顺着圣意来。

齐国公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谁不知晓,当初齐国公府有意与定国公府结亲,可结果呢?亲没结成,还丢了命。或许后续的发展,都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沈听宜不免想起了前世的这个时候,当时沈媛熙还是掌权的荣妃,她只是有圣宠的贵嫔,与今世的境遇完全不能比。可就在她要晋婕妤的那段时日,二皇子突发高热,所有证据都直指向她。

她被贬为贵人入冷宫后,没多久,就听说了庆阳大长公主混淆齐国公血脉一事,只是当时证据虽足,却没找到齐国公真正的血脉。之后帝王下旨找遍了后宫,最终在记载宫女的簿子上发现了符合所有条件的“浮云”。可那时候,浮云已死。

庆阳大长公主被废,齐国公府却屹立不倒,加之沈钟砚深得圣心,赵锦书也仍是顺康郡主,沈媛熙在后宫的地位并未动摇。

这个时候,沈媛熙彻底放弃了她,让她背负着谋害皇嗣的罪名死了——她死了,关于二皇子的事就一笔勾销了。

薛家倒台,二皇子殁了,贞妃又如何争得过她呢?那个时候,沈媛熙就是后宫中最得意之人。

后来发生了什么,沈听宜不知道,但有一点她可以确定,前世的沈媛熙不会得偿所愿。

“娘娘在想什么?”知月的话唤回了沈听宜的思绪。她转眸看了看四周,已然到了昭阳宫。

知月见她失神良久,不免担忧:“娘娘是不是在想方才的事?陛下说给您晋妃,可圣旨还未下,就让您跟着学习管理六宫之事了。”

沈听宜摇头:“不是为了此事,我只是在想,那石榴发簪为何会出现在静安宫。”

“这不是好事吗?”知月迷茫地眨眨眼,“如今石榴发簪已经出现了,不是解决了娘娘的一番心事?”

“出现得不合时宜。”沈听宜皱了下眉,“按理来说,它不该出现在静安宫,也不该出现在云选侍手上。”

幕后之人若是想利用云选侍之手,陷害她杀害了沈媛熙,现在这样也太不痛不痒了些。她完全可以换成其他的东西,哪怕是让云意张口来说,都比一支发簪好使、管用。

为何会如此简单呢?

还有唐文茵,她怎么会让司珍司制作一对石榴发簪,还偏偏丢了一支。

若是当时有人提出,让她将石榴发簪拿出来,那便暴露了。可她们都被唐文茵的话扰乱了,没能想到这一点。

知月有点迟疑:“娘娘的意思是,这局早就被人看透了?”甚至,有人借此机会将计就计,破了那人的计划。

沈听宜颔首,用手指敲了两下桌面,忽然想明白了唐文茵在这里面发挥的作用。

“和尘,你去瞧一瞧唐妃如今在何处?”她扬声吩咐完,又犹豫住了,“罢了,不必瞧了。”

和尘稍稍抬头,道:“娘娘,昨儿承乾宫的蜡烛亮了一整夜。”

沈听宜示意他说下去。

“奴才还瞧见,云选侍身边的蒹葭曾与承乾宫的白公公有接触。”

他顿一顿声,“娘娘还记得听风阁那晚上发生的事吗?奴才着人打听到,那晚过后,神怡园里多了一只猫。”

知月倒吸一口凉气,“是唐妃娘娘?”

沈听宜有些意外,想一想,却觉得在意料之中。

若是此事与唐文茵有关,那么,她这么做,定然与帝王通过气。帝王又将此事交给她来调查,倒也不算意外了。

云意背后之人,唐文茵恐怕也清楚了。

根据今日的场面来看,不是沈媛熙,也不像是莲淑仪。皇后?贞妃?还是胡修仪?

和尘低声再说:“娘娘,其实不论是谁,此人都是您与唐妃的共同敌人。眼下,唐妃与您利益一致,您不妨通过唐妃来知晓。”

后宫之中,能让云意舍弃了沈媛熙之后卖命的,要么有云意的把柄,要么有权有地位,而有这个能力的人,后宫里一巴掌都能数出来,她现在实在不必自扰。

“你说得对。”沈听宜笑一笑,“且看三日后的结果吧。”

她这样说着,心里却隐隐有了计较。

三日的时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宗人府检查了沈媛熙的尸身,发现她体内中了慢性毒药,而致命的伤口与簪子吻合。

云选侍受了惊吓,精神恍惚,她的贴身的宫女蒹葭受了宫正司的审讯后,吐露出一些真相,说云选侍暗中投靠了沈庶人,当初也是她献计,让沈庶人去查三公主的八字。那晚上云选侍也是受人所邀才去的静安宫,至于是何人,她却死也不肯说。

而通过排查,当晚竟无人瞧见云选侍是如何去的静安宫。

“沈庶人中毒已深。”唐文茵道,“即使没有人去静安宫,沈庶人也没几日可活。”

沈听宜静静地听完,问道:“谁让人下的?”

唐文茵叹息一声:“宫正司的人从长乐宫的小厨房中找到了剩下的毒,是沈庶人身边的青鸢,她在沈庶人常用的茶具里下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