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293)
霎时间,诸多人都短暂地怔愣了:皇后未至,昭妃竟与帝王相携而来?
行礼问安后,让人惊讶的事还在后面——帝王吩咐人,在御案右侧添上了一个位置。与之相对的,是左侧的皇后之位。
沈听宜目不斜视地坐了下来。
仍是那句话,帝王的意思,她需顺着来。
等郑初韫姗姗来迟,哪怕心里早有准备,可见到沈听宜的座位时,瞳仁也不可抑制地缩了缩。
然而她到底是世家贵女,很快稳住了心神,率领嫔妃向帝王敬酒贺寿。
说实话,沈听宜对郑初韫这个皇后没有什么感觉和想法。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郑初韫作为皇后,行事还算公允,在她的掌管下的后宫也算和睦。她对下宽容,不乏威望,哪怕是如日中天的荣妃和贞妃,在她面前也都能以礼行事。
郑家在北城的声望虽不及宋、赵二家,爵位也只是固安伯,可亦是有着数年底蕴的钟鸣鼎食之家,否则,先帝也不会选定她为未来的皇后。
从闻褚对于郑初韫的态度上也不难看出,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扶持,携手共进。闻褚管朝廷,她管后宫。
一直以来,帝后二人都是同心向前的,可这会儿,怎么反而有些离心了呢?
沈听宜忖度了一番,没想出个所以然。
她抬头看去,郑初韫正噙着笑,与闻褚说着什么。而宗亲那边,闻缨身侧的赵幸冲她笑了笑。
赵幸原打算在宫里待几日就走的,可不巧的是,闻蕙重病在床,齐国公夫妇守着孝道侍奉在侧也就罢了,心里却不想让赵幸来侍奉,闻缨便顺水推舟说与赵幸投缘,想让她在宫中与自己一起听夫子授课。
如此一来,赵幸便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棠梨宫,与闻缨同进同出。
说是请了夫子授课,也不是幌子,毕竟赵幸从前连字都不识几个,以后要掌管自己的食邑和齐国公府,没些能力怎么行?因而,沈听宜没去打搅她,也与她好几日不曾相见。
沈听宜举杯遥遥敬向二人。
杯子里装的是果酒,味道有些涩,却胜在香醇,沈听宜嗅着嗅着,便较平日多喝了两口。
闻褚不知何时看了过来,略蹙了眉,道:“别喝醉了。”
说罢,竟夺去了她的杯子,将一盏蒸鸭推到她手边,“吃些垫垫肚子。”
蒸鸭是沈听宜喜欢的一道菜,鸭子是剔除了骨头的,盘子中还有糯米。
沈听宜点点头,乖顺地应了。
郑初韫抬手,将杯中的酒水一口饮尽,方笑吟吟提议:“今日是陛下的生辰,各宫嫔妃为陛下准备了贺礼,不知陛下可赏脸一看?”
闻褚轻颔首:“皇后安排吧。”
第175章 第 175 章
郑初韫招了招手, 让安之呈上自己的贺礼。
“这是妾身让人从宫外购得的一幅画,陛下不妨看一看?”
这是一幅山水画,展现的是万象升平的景象。
闻褚不禁欣然:“朕很喜欢,孟问槐, 将此画挂到御书房。”
又说:“皇后有心了。”
郑初韫面露喜色, “陛下治国有道, 大陵才有如今的繁荣盛景。”
胡修仪立即附和:“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嫔妃也不甘示弱,跟着夸了几句,朝臣那边也自发夸起了“陛下圣明”云云。
闻褚脸上保持着笑意, 与郑初韫敬了一杯酒。
皇后之下,是贞妃薛琅月献礼。让人意外的是,她也准备了一幅画。
沈听宜一眼望过去,倒是有些惊愕。
百子千孙图。她怎么敢的?
薛琅月站在殿中, 一字一句道:“恭祝陛下江山永固,愿大陵千秋万代。”
祝词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搭配上那幅画, 真真让人多想。闻褚膝下子嗣单薄,这可不是在戳人心窝子吗?同时, 她更像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
顶着众多的视线,她状似未觉继续说:“不知陛下可满意妾身的贺礼,这幅画可是妾身花费了好长时间才得到的真迹呢。”
闻褚眸光深深地看着她, 让孟问槐将画卷收起来,平静地道:“贞妃费心了, 比起千秋万代, 朕更希望大陵能河清海晏, 时和岁丰。”
闻缨见此,忙提起了孝德皇太后来转移话题:“陛下生辰, 母后可送了什么礼?”
有了这个岔子,众人纷纷回神,不由自主地揭过了这个话题。
薛琅月回到位置上,她坐在唐文茵的左侧,因而轻易地听到了唐文茵的话:“贞妃,你这是何必?二皇子的死,你难道要怪陛下吗?”
“我知你心中难过,可今日这般举动,你实在有失体统。”
对于唐文茵的说教,薛琅月拢着袖子一嗤:“本宫如何,还轮不到你来置喙。唐妃,你真是自以为是。”
唐文茵无声叹息,摇头道:“我只是提醒你,你听不进去便罢了。”难道陛下还能让自己吃亏不成?今日当着宗亲和朝臣的面,陛下不好说什么,可过了今日呢,陛下寻个由头发作她还不简单吗?
何必因着二皇子,与陛下闹得这样僵?二皇子之事已成定局,何不往前看?这都是唐文茵的想法,可看着薛琅月的态度,她将这些话都咽了下去。
说出来,薛琅月也听不进去的,她何必自找麻烦?
薛琅月之后,该是沈听宜,她看着闻褚和郑初韫投过来的眼神,笑一笑,起身道:“妾身请父亲去国定寺求了一道平安福送给陛下。”
莲淑仪缓缓道:“既是沈大人求的,这心意可不算是昭妃的。”
沈听宜一哂:“本宫话还未说完呢,莲淑仪何必这般着急。”